黄韬 黄思雨 苟坤
摘 要:视听文化在新媒体语境下强势崛起,通过形式丰富的音乐类综艺节目占据着人们的视线。面对受众的迫切需求,传媒行业迎来了新的生机,但机会也是挑战,节目制作和呈现在主打品牌节目时也会出现失格现象。其背后的传媒机构、公司和传媒人都应警觉,品牌战略到底该如何实施。
关键词:视听文化;节目;品牌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079 (2020) 19-0-01
注意力经济伴随着高新技术手段的发展强势崛起,让传媒行业重新找到了突破口,如今已然是赢得注意便是赢得了流量,从而获得收益。反观当下,无论是移动端上随手可拍、随时随地可看的短视频,还是荧幕前的影视剧、综艺节目等,都有大基数的稳定受众,并还在不断地吸引着新用户,其背后团队和运营者都在用最直观的视觉感受来吸引受众。本文将以音乐类综艺节目为切口,在视听文化的层面,借助相关理论,分析视听内容背后的走向和效应,旨在从传媒经济学的角度出发,探讨音乐类品牌节目应该如何寻找长盛之路。
一、受众对视听内容需求迫切
4G技术的纯熟和5G技术的开发,极大地推动了移动端载体的发展,为新媒体的普及提供了技术保障;工作与生活的压力让人们对娱乐需求更加迫切,为新媒体的运用奠定了受众基础。
而综艺节目的收视表现极大程度上反映了娱乐行业的变化,综艺节目近年来不断推陈出新,亦是观众对节目制作方的反向推动力,也说明人们对视听内容的追求和品位在不断上升,需求变得愈加迫切。
麦克卢汉阐述媒介是人的延伸、是场景的延伸,音乐类综艺节目便可以看作是普通人精神的一份延伸。如今人们滋生在拟态环境之中,节目通过光鲜亮丽的形象、动人的歌声这两种最直观的外界接触形式,唤醒了普通人对生活和幻想的奢求,让人们忽视了时间和距离的因素,错觉自身也终将在延伸中找到高光时刻,进而不断地去汲取视听内容中的养分。
二、視听文化地位稳固
如今不断有学者认为音乐类综艺节目的霸主地位只是一场虚拟的繁荣,是娱乐至死的一个征兆。随着各种同质类节目的相继出现,竞争性和创意便只建立在了趋同性和利益之上,不禁让受众感到审美疲劳。
但某种意义上,审美的疲劳说明了视听文化已然同化成为人类的一种精神状态,也变相地说明了视听文化的地位稳固。另一维度上讲,音乐类综艺也存在其必然的文化传承功能,拉斯韦尔的“三功能”说中强调了大众传播的社会遗产传承功能。不同时代的中文歌曲也记录着每个时代的故事,旋律和歌词,复现与改编,让新生代受众或多或少地领略到过去的文化或情结。除此,音乐类综艺还传承着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文化,塑造了、重塑了人们的精神世界。
三、效应受到内容质疑,品牌节目应拒绝高开低走
传媒经济学中的三次售卖理论是所有综艺节目不可或缺的营销模式和手段。从“卖内容”到“卖广告”,再到“卖品牌”,其中最重要的便是“卖品牌”,它所承载的功能便是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对综艺节目来说,要想树立好的品牌就必须从知名度和美誉度入手,知名度依托宣传渠道和包装手段,美誉度建立在节目的内容与质量之上。
但随着“万物皆媒介”时代的到来,渠道已然得到了最大化的延伸,知名度的打响会变得简单轻松许多。由此,节目的美誉度成为最重要的立足点,外加互联网赋予了网民“人人皆是自媒体”的属性,让反馈的声音能够切实地传递。如果节目的内容和质量不尽人意,不能够推陈出新,必然会背负网络骂名。在综艺节目中,“内容为王”可谓已经战胜了“渠道为王”。
像《中国好声音》《歌手》这样的老牌节目,经过了数季的沉淀与发酵,已然形成了综艺品牌。这类的品牌节目在刚推出的时候往往口碑甚佳,抓住了形式的新颖,无论是素人歌手还是明星竞技,都与以往的综艺节目划开了界限,告别了以“同性选秀”为主题的综艺时代。
但好的品牌节目如果后期乏力,缺乏创新,或是想利用品牌来强撑获得关注和利益,可能只会得到受众的抵触,反受更大的伤害,落下口碑欠佳的名头。《中国好声音》和《歌手》这类节目每年都如期而至,形式上或许每年都有些许改动,但总体上不尽人意的时候则更多。
品牌节目的出路在于突破,在于视听方面有无呈现新的冲击。笔者认为这其中有两个最为关键的方面,第一是节目的形式能不能摆脱单调固有的“唱、评、比”的流程,在借鉴、糅合和创新的基础上,开发前所未有的新形式。第二则体现在这档节目中明星嘉宾本身的号召力上,号召力带来流量,流量带来收益。音乐类综艺节目往往可以将焦点放置在重量级明星身上,其中老牌明星可以主打情怀,时间为他们积攒了足够的人气。而近年来“造星”之势盛行,辅以经纪公司的包装,节目的强势宣传,流量明星让粉丝经济极大程度具现化。但在选择上依然要慎重起见,考虑好节目预算,配合好节目形式,当流量明星兼具名气与才能,口碑与收益才会实现双收。
四、结论
视听文化借由形式越来越丰富的音乐类综艺节目稳定占据人们生活和娱乐的一席之地,它不仅拓宽了人们的物质、精神文化格局,还为整个传媒行业指定了新的方向——品牌效应。品牌带来效应,如何实施品牌化战略,是传媒机构和公司在未来发展布局中的重中之重,同样也是传媒人在新媒体语境下不得不思考的新的出路。
参考文献:
[1]房艳凡.浅析中国电视音乐节目的品牌化发展策略[J].新闻传播, 2013(05):17+19.
其他作者简介:
黄思雨,女,汉族,四川德阳人。研究方向:会计学。
苟坤,男,汉族,四川德阳人。研究方向:资产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