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馨月
清明又至,草木繁茂,一片蓬勃之感。我的心中却溢满沉重。微风袭来,吹起我的愁思。
我随着舅舅一行人上山祭祖。到了山顶,放眼望去,满山绿色,绿得让人心里发慌。立于祖宗墓前,众人皆沉默不语,只听见风拂过萋萋墓草发出的飒飒声。
犹记儿时,太姥和太爷身体还健朗,他们在冬日里顶着朔风劈柴都不在话下。可时光易逝啊,曾经拉着我的手絮絮叨叨的人儿已经入了土。我望着冰冷的墓碑,回想着往日的时光,心中惆怅不已。
众人开始点燃纸钱,火苗疯狂地舔舐着,纸钱很快蜷成一小团,随即化为灰烬,飘向未知的远方。“拜!”舅舅大喝一声,众人纷纷跪拜。一拜,二拜,三拜......在额头轻触泥土之际,我心中的一切杂念瞬间灰飞烟灭,只剩下对生命的敬畏。
不知是谁轻叹一声,叹得我心里一颤。这一叹,叹出多少辛酸无奈,多少思念忧愁。众人呈上贡品:新煮熟的鸡、满滿一杯烧酒。舅舅伸手拂去碑上的尘埃,眼含泪水,声音微颤:“爸,喝酒......”他抽泣了一会儿,随后抹去泪水,像是自我安慰地说道:“都过去了,都过去了......”
我们走向下一座坟墓。一路上没有人说话,空气中弥漫着沉重。青草不时映入眼帘。我看着它们在春光中尽情舒展,竟觉得有些可恨。凭什么它们能“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而人类的生命却有终止的一天?
下山,我望见蹒跚学步的孩童跌倒又爬起,爬起又跌倒,然后渐走渐稳。回望青山,我终于豁然开朗。原来生命确实是永恒的,它在死亡与新生中循环。祭祖寻根,在纸幡飘摇中,我们追溯过往;而婴孩学步,则寓意生命的生生不息与传承。清明祭扫,让我们知晓生命从何而来,又将到哪里去。
我深吸一口气,清新的空气涌入鼻腔,是一种从未体验过的清爽。脚边的青草又可爱起来,微风再次袭来,携着四月的美好。清明啊......
(指导教师:周国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