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批判性作品对当代青少年群体的影响

2020-09-06 13:30陈梦甜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0年8期
关键词:鲁迅

内容摘要:通过发放鲁迅课文对青少年自身成长影响的问卷,我们发现鲁迅课文会影响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态度。部分受访者做出了看似矛盾的选择,一方面认为鲁迅课文批判的是国民的愚昧,对“传统”的盲目模仿,而非真正的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又认同鲁迅课文使自己将封建文化视作可恶的。对此,教师在鲁迅课文教学中应改变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们用正确的态度对待鲁迅批判对象和中国传统文化。

关键词:鲁迅 传统文化批判性作品 青少年群体

鲁迅先生格外注重青年人的培养,重视青年人的思想教育,其作品,尤其是在上个世纪影响了千千万万的青年,唤醒了中国人麻木的心灵,发挥了巨大的社会作用。在鲁迅先生作品的众多方面中,先生尤以尖锐的笔触深刻地批判了我国几千年来封建社会的传统文化,积极引入新思想,这在当时的黑暗社会而言无疑是一味猛药,对改变国民观念、促进社会变革有重大影响。

当今社会飞速发展,我们更应关注青年的思想状态。在当下,国家倡导文化自信,提高自身文化软实力,对此,青少年更应积极响应,思想教育从小抓起,文化自信从小培养。青少年对于祖国传统文化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自身的文化自信,而选入中小学课本的鲁迅是颇受争议的文学大家之一,其作品一方面被人批判尖锐刻薄,另一方面又彰显着其思想的伟大,作品中对传统文化尖锐的批判是否会影响青少年对“文化之根”的信心则有待进一步探究。鲁迅先生对整个传统文化的态度是否明确,在作品中对整个传统文化的激进态度应该如何理解,当代青少年理解作品中思想时,是否容易产生对当下文化理解的偏颇,青年人应如何正确对待鲁迅作品与传统文化,这些问题都值得深思。近年来中小学课本“去鲁迅化”的讨论也从侧面反映了这个问题需要重视。

一.青少年关于鲁迅课文的态度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发放了一份关于鲁迅课文对青少年自身成长影响的问卷,在三百份问卷调查样本中,年龄为十五岁至二十五岁的年轻人占比为92%,二十五岁至三十岁占比7%,三十岁以上占比1%。

本次问卷调查显示,在鲁迅所有中小学课文当中,最使人印象深刻的文章排名前三分别为《孔乙己》、《祝福》、《故乡》;“在所排课文给您印象最深的理由”一题中,“表达内容突破个人经历及认知,造成冲击力”选项排名第一,接着依次为“真挚动人、产生情感共鸣”、“语言风格独具一格”和“情节跌宕起伏”。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相比于较为温和的《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体现对封建社会“吃人礼教”直接而严厉的批判的课文显然更深入人心,其原因主要为这样的描述与新生代青年的生活大相径庭,而情感上的共鳴则使文章产生了更强烈的冲击力。

鲁迅用讲故事的方式将自己对旧传统旧道德的态度融入其中。在对一些大学生的采访中,超过一半的学生认同第一次真正了解旧社会的丑恶百态源于中小学鲁迅课文的说法。其中一名学生表示,鲁迅的课文让他看到了小人物的“国民劣根性”,他仿佛可以在生活中找到类似这样的人,这让他读起文章感同身受。

针对鲁迅课文影响的问题,我们设置了另外两个问题。在“您心目中鲁迅对传统文化的态度”的问题中,约79%的人选择了“批判的是国民对传统的愚昧模仿而非真正的文化之根”,有约19%的人选择了“批判文化之根的部分”,约2%的人选择了“全力批判传统文化之根”,即大部分被调查者认为鲁迅课文批判的是国民的愚昧,对“传统”的盲目模仿,而非真正的传统文化;而在“鲁迅课文对自己认知的影响(多选题)”一问中,约83%的人选择“学会用批判的眼光看世界”,而“封建文化是十分可恶的(完全赞同)”“封建文化是十分可恶的(比较赞同)”“封建文化是十分可恶的(不敢赞同)”三个选项被选择的比例分别约为15%,42%,6%,即超过一半的被调查者赞同鲁迅课文使自己认为封建文化是可恶的,但两个问题结合来看,大部分人仿佛做出了一个矛盾的选择,一方面认同鲁迅批判的并非是真正的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又比较认同鲁迅课文使自己认为传统文化是可恶的。

二.学生理解鲁迅课文发生偏颇的原因

这样的现象看似矛盾,却有其原因。其中一方面,源于被调查者将“封建文化”与“国民劣根性”二者混淆,而全部当作“封建文化”来看,来批判。“国民性”并不等同于“传统文化”,甚至一部分“国民性”可以视作普遍的人性中的一部分。如《阿Q正传》中的阿Q:“加以进了几回城,阿Q自然更自负,然而他又很鄙薄城里人,譬如用三尺三寸宽的木板做成的凳子,未庄人叫‘长凳,他也叫‘长凳,城里人却叫‘条凳,他想:这是错的,可笑!”阿Q无知而又自诩高人一等,以自己的认知做标准衡量嘲笑他人,绝不能说是封建文化导致的。这样的自负感是一种人性劣根,我国人民有,西方人民也有,封建社会有,现代社会也有,绝不能将之完全看作封建文化的产物来批判,应有所区别,有针对性地找到病根再思考。

此外,在教育的末端,未接触到文化思想核心的人民群众容易被文化中易被模仿学习的“形式”部分所左右。如我国封建礼教中对待长辈要行大礼,其核心思想是“孝”与对长者“尊敬”,但久而久之,行大礼的形式越来越严格,而“孝”逐渐表面,失其本质;阿Q在行刑前画押,扑通跪下去,也是形式的毒害,但体现的核心思想是对上级的“尊”,现代社会中,对领导、对领袖的“尊”也是必要的,但是过于严苛的“礼教”却是盲目跟随模仿的糟粕;在建国后,疯狂的小“红卫兵”们对知识分子的迫害也是其中一种,将只认“身份家底”的打压行为视作“政治正确”,来彰显自己的爱国,却并不深入思考一个人错误的程度与贡献的程度。“行为”会加强“思想”,当一个人看的多了,做的多了,便会执着于细枝末节的形式,忽略其本质。此种问题与到底是哪一种文化思想无关,是教育普及程度及学习深度的问题,鲁迅课文中暴露的封建礼教问题也并不能完全归罪于“传统文化”,其大部分都是“执行形式”的问题。我国对传统文化批判继承的道理就在这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取的是“核心”,去的是繁缛的“形式”。

从课文中看,人性中劣的部分在鲁迅的文章中显露无遗,但结合文章整体,学生在学习时并不会有意识地区分“国民劣根性”与“封建文化”、“核心思想”与“执行形式”,而笼统地全部看成“封建文化”的过错,在一堂课最后的思想总结中,学生理解的也只是“本文体现了国民劣根性与封建礼教对人性的毒害”,如果没有老师主动引导思考,学生们甚至容易将“封建传统文化”与“国民劣根性”理解成因果关系。这样,学生通过学习鲁迅课文,将所有的“糟粕”全部归因于“封建传统文化”上就不足为奇了。

从另一方面讲,一部分人认为鲁迅批判的并非真正的传统文化又赞同鲁迅课文让自己认识到封建文化是十分可恶的这一矛盾现象,也源于被调查者对封建社会的割裂认知。即大部分人很容易下意识认为“传统文化”是优良的,而“封建文化”是可恶的。一词之差,情感态度却是不同。那么。二者是否等同?可以明确的是,“传统文化”必定是“封建文化”的一部分,精华与糟粕只是其中的不同方面。问卷中设置一问“您对古典诗词、国学教育经典(如《论语》《老子》等)看法(多选题)”,约79%的人选择“所体现的个人修养、道德水准影响了自己,从中学习了许多”,约48%的人选择“遣词造句十分讲究和优美,从中学习了许多”,约39%的人选择“透出的一些封建糟粕思想使自己反感(总体可以接受大于反感)”,约10%的人选择“透出的一些封建糟粕思想使自己反感(总体反感大于可以接受)”。由此可见,约90%的被调查者对传统文化持认可态度,这与鲁迅课文的读后感是完全相反的两个结果。

我们教学中很容易出现这样的现象:在学习诗词歌赋时,学生们感受到的都是文化的优秀;而在鲁迅课文中,又深感封建社会的可恶,所以容易理解成“传统文化”是精华,这是要学习的东西;“封建文化”是糟粕,这是批判的对象。但学生们却很少将二者结合起来,对封建社会有一个整体的认知,因此出现了上面两个问题中,有被调查者对同种事物产生了两种几乎相反的评价。我们在问卷中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您脑海中古典诗词中的社会与鲁迅笔下的社会二者关系是”,选项“容易下意识分割成两个社会,很难主动将二者联系成同一个中国封建社会”“明确清晰的认识到是一个封建社会的不同方面”的选择占比分別约为45%,55%。接近一半的被调查者承认自己难以下意识将二者联系成一个,这也正面证实了上面的分析。

三.教师在教学中思想引导的重要性

这一现象就要求老师在日常的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总结,在学习鲁迅课文的时候不要照本宣科,要注重联系实际。问卷中在“鲁迅课文对自己认知的影响”中有一选项为“无需他人引导,读完课文能自己主动反思当今社会的幸福来之不易”,仅有27%的被调查者选择此选项。这也说明了老师在教学中进行思想引导的重要性。

但教师只引导学生歌颂当代中国的成就是不够的,中国上下五千年是一个整体,在学习批判旧社会的课文时,老师更应注意,此类课文容易降低学生们的文化自信,对自己的文化之根产生怀疑,因此老师需要在明确清晰地指出文化糟粕的同时,更应注意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哪些是糟粕,哪些是精华,这是同一件庞然大物的两个方面,而不能简单地分开看。

但在搜集网络上的“优秀课文教案/课件/实录”时,我们遗憾地发现,极少有课件、教案上能区分一个事物的两面。以其中一个课件为例,该课件列举了“封建思想”的“三纲五常”“三从四德”和“贞洁观”,提到了“五常”为“仁义礼智信”,结论是“封建礼教就是封建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封建等级制度,制定的以三纲五常为基本内容的封建礼法条规和道德标准”,最终结论为“中国妇女则是中国封建思想最大的受害者。鲁迅选择妇女题材,深刻地揭露了封建思想的流弊和余毒”。匆匆一看无可指摘,但细读起来却会发现,这些内容过于笼统,尊重父母、长辈、朋友,为人彬彬有礼等暗藏其中的优良品德被一同包括在内,全部视为“封建思想的流弊”。“仁义礼智信”在鲁迅课文中出现便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礼法条规,在学习孔孟时便是我国的优良传统。这是教学的失误,是老师自身为了教学目标的选择性忽略,所以学生易对“传统文化”产生割裂感也就不足为奇了。老师们要对此加以重视,明白语文课堂“育人”的特殊性,学习“思想与情感态度”是为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而不是为了在试卷上写上标准答案。

为了进一步研究老师教学情况,问卷“印象中您的老师在鲁迅课文教学中,关于思想情感与态度的教学上”一问中,“以帮助学生理解封建社会的黑暗为主,很少提及封建社会的其他方面以帮助同学有更全面的认识”选项占比约为36%。如此高的占比说明了老师课上引导的不足。此外,“您对我国封建社会的总体态度更倾向于”一问中,“孕育了优秀的传统文化,精华大于糟粕”选项占比约为69%,“黑暗的社会制度孕育了吃人的礼教等,糟粕大于精华”占比约为13%,“没有明显倾向,未明确思考过自己的态度”占比约为18%。也就是说,仅大约70%的被调查者对我国传统文化有明确的尊崇感、认可感;而约10%的被调查者从未思考过自己的态度,表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忽视,专注度不足,则说明教师们思想引导的不足;另外约13%的人对传统文化有明确的厌恶感,则表明教师思想引导水平有待加强。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在现今应试教育制度下,老师们更关注考试考查的内容、教学参考上的内容,很少在学习鲁迅课文时提醒孩子们注意优秀文化品质与封建礼教的不同,封建文化核心与执行形式的不同,而着重表现“封建礼教社会的黑暗”,一味批判旧社会,忽视培养学生植根于悠久历史的文化自信。

对青少年来说,鲁迅课文指出的国民劣根性在当今社会是依旧存在的,文中对人性的精确把握让同学们叹服并“恍然大悟”,容易将之与自身经历相联系,更误将之与传统文化相联系,使得学生更难把握现今倡导的植根于中国几千年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文化自信。

此外,学生们对鲁迅文章的理解还不够深刻,难以全面把握鲁迅思想与精神,只能简单理解课文内容及大意,粗糙概括鲁迅课文的重点和主要思想——即批判旧社会,又因鲁迅其他文章阅读不足而难以总体联系、体会到鲁迅对社会、对传统文化“爱恨”中的“爱”。如果无人引导,学生们容易陷入对“万恶的旧社会”的厌恶中去,从而下意识认可脱胎于“旧社会”的传统文化之劣,将今日祖国的成就与过去的积淀切割成两个部分来看。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大部分学生喜爱优美的古诗词却难以将之与鲁迅先生笔下的旧社会相联系,说明了同学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喜爱,但“精华”与“糟粕”之间的联系却被深深割裂,存在巨大的鸿沟,学生无法认清中国传统文化自身精华与糟粕对立统一关系中的统一性。

当下我国正处在高速发展时期,中国的历史任务已经发生改变,对于青少年来说,全面打破旧思想不是他们的任务,打破对“旧思想旧道德”的偏见,提高自身文化自信才是当下的任务。文化自信要从小培养,而培养祖国接班人的,正是奋斗在一线的人民教师。对于接触不到更多更前沿的鲁迅研究结果的青少年来说,自己的阅读感受是第一标准。但鲁迅先生奋力呐喊的对象已经完全不同,学生在学习鲁迅先生文章时容易对批判对象产生歧义,因此格外需要老师们的积极引导,去了解五四时期的历史,明了旧时与当下社会的不同。对此,我们必须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一、改变教学内容,修改鲁迅课文的教学措辞,明确哪些是遗留的糟粕,哪些是值得传承的品质。二、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探究传统文化与封建糟粕的区别。学习批判封建社会的同时,也要鼓励学生思考:我们真正批判的是什么。

参考文献

[1]鲁迅.呐喊[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2]于培学,蒋於缉.论鲁迅的“世界人”概念[J].鲁迅研究月刊,2007(3):41-46.

[3]谢玉明.鲁迅语文教育思想探析[J].河南农业,2020(02):49-58.

基金项目:江苏大学2019年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910299466X

(作者介绍:陈梦甜,江苏大学本科在读,汉语言文学专业)

猜你喜欢
鲁迅
鲁迅虚拟(外一首)
鲁迅《自嘲》句
鲁迅的真诚
阿迅一族
鲁迅与西方现代主义
她曾经来到鲁迅身边
解读鲁迅《呐喊》内部的思想
早期受控之鲁迅的翻译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