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叔虞祠元代乐伎像与中国传统戏剧之间的关系

2020-09-06 13:24郝晓亮
北方文学 2020年12期
关键词:元杂剧

郝晓亮

摘 要:数千年来,戏剧文化经历了漫长的发展道路,中国的古代戏剧是世界上具有悠久历史和独特风格的戏剧艺术之一。中国古代戏剧在我国的文化地位一直居高不下,并且随着其发展,从孕育它的远古到蓬勃发展的宋、元、明、清,直到元代达到繁荣时期。在这个时期也诞生了中国古代戏剧的典型模式——元杂剧,中国戏剧逐渐形成了自己民族的完整体系,并且一直延续到今天。本文将通过唐叔虞祠享堂内的元代乐伎像这一视角对中国传统戏剧进行了解和分析。

关键词:唐叔虞祠;元代乐伎像;传统戏剧;戏剧文化;元杂剧

一、唐叔虞祠简介

晋祠博物馆北部展区,有一座山门高耸、石蹬陡峭的祠堂,就是供奉晋祠的主人姬虞的祠堂——唐叔虞祠。“唐”是姬虞初分到晋地时的国号;“叔”是古代对弟弟的尊称;“虞”是他的名字。

现存唐叔虞祠历经元、明、清各代修建,其享堂建于建国初期的50年代。唐叔虞祠享堂内供奉一组元代乐伎彩色泥塑像,原保存在太原大关帝庙中,新中国成立初期收归晋祠并建立享堂,得以妥善保存。本文谨以元代乐伎塑像与元曲的关系加以论述[1]。

二、唐叔虞祠元代乐伎像

唐叔虞祠享堂,位于院落中部,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单檐卷棚歇山顶,南北两向开门。殿内东西沿山墙各排列着泥塑乐伎侍女七尊,共十四尊,东山墙为管弦乐,西山墙为打击乐。这组乐伎的衣冠服饰为粗犷豪放的斜襟短衣长袍、身形丰满壮硕,具有明显的草原游牧民族的身体特征,从太原历史上多民族相交融的状况来分析,断定这组塑像为元代作品。

享堂内两侧元代乐伎侍女塑像排列状况如下:东面山墙北起第一尊像,身材矮小形似侏儒,身高仅146厘米,头戴官帽,手持奏册;第二尊像,身高163厘米,手持六弦古琴;第三尊像,身高168厘米,手持琵琶;第四尊像,身高150厘米(头冠失落),手持弹拨乐器三弦;第五尊像,身高158厘米,手持笙;第六尊像,身高158厘米,手持横笛;第七尊像,身高116厘米,自然发髻,手持印笏。

西面山墙北起第一尊像,身高148厘米,头戴官帽,手持黄包;第二尊像,身高156厘米,手持叉;第三尊像,身高158厘米,持手鼓;第四尊像,身高155厘米,手持钹;第五尊像,身高160厘米,手持锣;第六尊像,身高160厘米,手中乐器缺损;第七尊像,身高116厘米,自然发髻,手中乐器缺损。

这组元代乐伎像的身体比例较为协调,面部刻画表现出丰满圆润,衣纹呈现出自然流畅的感觉,演奏的乐器和动作颇有章法。乐伎们持有不同种类的乐器,有的手持印笏,有的手持琴、锣、鼓、钹,有的手持笙、箫、管等乐器。动作表情表现出吹奏状,像是一个完整的乐队,演奏着一场宏大的音乐晚会,他们的手指缓缓而动拨动着乐弦,同时琴、筝、瑟声好似流水一般;似横笛吹响,便牵动云朵、拂动清风。看那场面,仿佛人们也置身于音乐会之中,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

元代十四尊乐伎中有四尊身形矮小侏儒形式,在古代百戏、散乐中常会穿插一些滑稽、魔术等杂耍表演,这四尊身形特殊的乐伎像应是乐队中担任杂耍丑角演员。但从其手持器物来分析,又兼任着乐队的演出事务管理等类似于经纪人之类的职务。这是一组研究古代乐器的实物资料,同时对于研究元代演剧史有很高的参考价值[2]。

三、中国戏剧的发展历史

中国的传统戏剧好比是一个丰富无比的艺术资源宝库,自诞生以来经久不衰。中国传统戏剧产生于远古时期的原始崇拜、祭祀、酬神活动,先民以原始的舞蹈、说唱等形势祈求氏族部落的平安、繁衍和驱神,出现了最早的傩舞、傩戏。先秦时的俳优戏曲、两汉的百戏、贯穿大唐的参军戏、两宋及元代的杂剧、南戏都是中国传统戏剧在各历史时代的表现形式。

“戏曲”是中华大地上土生土长的戏剧艺术专属名称,是一种融合了音、表、歌、舞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为一体的综合艺术。“戏曲”这个词最早起源于元代的浙江黄岩陶宗仪的《南村缀耕录》,但此书所提到的“戏曲”被认为是专指宋杂剧,这便是中国成熟戏剧的雏形。后来,近代学者王国维使“戏曲”成为中国古代戏剧的代名词,他著有《宋元戏曲史》,此书是我国最早关于戏剧史的专著。在这本书中,“戏曲”一词是包括了宋元南戏、元代杂剧以及明清之后兴起的各种地方曲(包括京剧)在内的统称。由于我国传统戏剧历史上的戏剧与音乐(中国传统说法称为——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才有我国的传统戏剧“戏曲”[3]。

中国古代戏曲主要由元杂剧和明清传奇组成,是融和了古典文学、绘画、杂技等为一体的综合性舞台艺术,并且以演员的表演为中心,以唱、念、做、打等为基础。元杂剧作为一种完整的戏剧形式,是在金院本和诸宫调的直接影响下形成的,并通过唐宋词曲、讲唱文学的影响创作了很多成熟的文学剧本。前人又把元杂剧和元散曲合称为“元曲”。“元曲”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同时元代杂剧的出现也标志着中国传统戏曲艺术进入了相对成熟的一个阶段。

元杂剧是中国戏剧艺术的最高成就,是以散曲为主,兼有说、白的新型戏剧形式。晋祠唐叔虞祠享堂内的十四尊元代乐伎像就是反映元杂剧最高艺术成就的实物典范。

(一)在体制上,元杂剧的结构早期以音乐论称为“套”,以情节论称为“折”,“折”是更常用的称谓。一般来说,元杂剧四折为一本,在当時是能够作为单独演出的戏剧。四折代表着更快的戏剧节奏和更大的戏剧容量。

(二)从结构上看,四折包括了一个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折之外可以加一到两个楔子,为了详细地介绍剧情,一般放在第一折之前,就像是现代剧中的序幕;或者为了展示后来的过场戏,也可以穿插于两折之间;在曲的词中,不同于宋代杂剧和金朝院本的大曲,北曲才是元朝杂剧常用的曲词,北曲的不同曲牌都可以使用入套,它的每一套曲调都同属一个“宫调”,另外无论有多少种曲牌,它们的韵必定相同的。

(三)从演员阵容上看,表演人员的数量有所增加,又将每个系列中的演员细分成若干小类,通过表演人员的细致分类,能够将元杂剧的故事情节充分地表现出来,舞台表演能够更加发挥到位。

(四)在唱腔及演唱方面,元杂剧希望给人带来自然、悠扬而浑然天成的听觉感受,能够愉悦观众,使观众拥有回味无穷的精神享受。

(五)元杂剧的伴奏乐器以笛、鼓、板为主,有时也加笙、琵琶、锣等管弦乐器。唐叔虞祠享堂内的这组乐队正是由鼓板乐队为主,再加入管弦组成[4]。

正如我们所看到的,在晋祠博物馆唐叔虞祠享堂内的十四尊元代彩塑乐伎像,展示了元杂剧最丰富多彩的一幕,由此可以看到元杂剧的缩影,以及元杂剧当时流行的盛况,和对后世戏剧的多种影响。在古代文学艺术中,元杂剧标志着中国戏剧的成熟。

元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由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由于不同的文化基础,北方游牧民族传统文化与中原传统汉文化存在巨大的差异。而戏剧这种以说唱、歌舞、音乐为主的艺术表现形式,符合北方少数民族粗犷奔放的性格,以视觉、听觉为主要传播形式的戏剧,也更容易被各文化层次的大众所采纳和理解。因此,戏剧发展到元代时期,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5]。

从文学发展角度来看,文学艺术经过了唐代诗歌、宋代词牌的高度凝练,为元代戏剧的发展和兴盛提供了丰富的文学语言环境。元曲、元杂剧是在诗歌、词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是诗歌、词牌等文学艺术的高度传承和发展,以及音乐与舞蹈等多元艺术的必然结果。北方少数民族自身能歌善舞,对音乐、舞蹈的热衷都奠定了元代戏曲的繁荣发展。元代是中国历史上统治疆域最为广阔的时代,城市经济繁荣,上层社会歌舞聚会频繁,都为元曲、元杂剧的兴起提供了强大的市场需求。而音乐、歌舞与说唱艺术跨越多民族与各语言,便于各民族文化交流与融合,也为元代戏剧与元杂剧兴盛起到非常重要的支撑作用[6]。

元杂剧的形成与发展经过从上古至今的经验积累,漫长的实践过程为元杂剧的发展提供了深厚而宽阔的戏剧基础,加上当时的统治者和人民群众对戏剧艺术形式的喜好,使得元杂剧在当时的社会广为流传。

在我国传统戏剧史上,元杂剧留下了最为辉煌的一页,元杂剧的蓬勃和繁荣,是中国戏剧史上第一个黄金时代。作为中国古代戏剧最辉煌的一页,元杂剧让后人看到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当时社会生活中发生的一些故事情节,也引领着中国戏剧的发展趋势。

晋祠唐叔虞祠享堂内的元代乐伎彩色泥塑像,从完整的乐队建制、十四位乐伎的表演形式等多方面来考证,都是元代戏曲杂剧高度发展的实物例证,具有中国传统戏剧发展与兴盛研究的实际价值,是中国传统戏剧研究的佐证与实例。

参考文献

[1]杨纪.晋祠——中国最早的皇家园林[J].炎黄纵横,2020(03):64+35.

[2]马建春.元代的回回乐器与乐曲[J].回族研究,2003(02):74–78.

[3]乌兰杰.元代达达乐曲考[J].音乐研究,1997(01):76–80.

[4]陳国东.民族歌剧建设与中国现代歌剧文化的发展探析[J].艺术评鉴,2019(23):6–8.

[5]晏锦茹.元代商业发展与元杂剧的创作[J].文教资料,2019(21):13–14.

[6]樊晓艳.元代平阳杂剧复音词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2019.

猜你喜欢
元杂剧
衙兵·衙内兵马使·权豪势要——元杂剧衙内角色渊源考论
《鹧鸪》一调与“舞《鹧鸪》”“打散”——声诗格调与元杂剧的收场演出
论元杂剧的文学——以《单刀会》为例
磁州窑瓷枕上的元杂剧投影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成果推介 明代剧坛对元杂剧接受之研究
对“京都学派”元杂剧曲词评点的诠释
《赵氏孤儿》的改编与创新——从元杂剧到电影
元杂剧繁荣原因研究之话语系统变迁
元杂剧勃兴之演剧根源探论
英语世界元杂剧家地位的定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