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本刊记者 冯为为
2020年7月17日,“北京市能源资源节约及创新发展大宣讲”第十六期活动在北京节能环保中心举办。本次大宣讲活动面向全市节能超市、电器电子产品生产企业、废旧家电回收服务商、拆解企业、社区居民、消费者,继续采用“云宣讲”模式,以“透视废旧家电回收体系”为主题,专家对废弃及废旧电器电子产品分类的必要性、分类原则、废旧电器电子产品流通与回收对促进节能环保的意义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为引导绿色消费、助推资源循环利用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废弃及废旧电器电子产品回收体系包含生产、回收、处理三部分。其中,生产企业作为电器电子产品的生产者拥有成体系数据及规范化管理;处理企业按照《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条例》中明确要求“处理企业应当建立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的数据信息管理系统”,已率先使用信息系统进行管理。“‘十三五’以来,国家大力推行‘互联网+’技术发展,一大批‘互联网+’回收企业才兴起,传统回收企业才逐渐开发了APP或管理系统,对回收相关信息进行统计汇总。”北京节能环保中心工程师亢远飞在本期宣讲活动上对“信息技术赋能废旧家电回收体系——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分类与代码标准介绍”时指出,虽然生产企业、回收企业、处理企业现都已有一套管理体系,但这些体系的数据却是相互独立,数据在同行业企业内无法共同识读,成为目前北京市废旧家电回收行业底数不清、现状散乱的一个主要原因,也影响了行业内绿色升级的结构调整,使得资源全生命周期和循环利用就此止步。
我国是一个“资源约束性”国家,人均资源拥有量排名在120位左右。旧货流通可使“多余”的物品在社会范围内得到合理利用从而节约经济资源和社会劳动,使资源配置符合全社会经济发展的长远利益,有利于低碳社会的建立。旧家电产品作为旧货的一分子,其回收流通再利用,对绿色发展而言具有很大助力。按照《旧电器电子产品流通管理办法》,只要经营者建立了旧电器电子产品档案、实名制销售、产品贴有旧货标识、设有3个月的保修期,旧家电在内的旧电器电子产品便可以流入旧货市场进行交易。但现实情况是,旧家电流通却存在多种瓶颈。中国旧货协会副会长常大磊表示,落后的观念,让旧家电与拉动内需冲突,把旧家电产品的流通与拉动内需、刺激消费、促进生产对立了起来,同时把旧家电和废弃家电的概念混为一谈;专业水平不高,经营网点布局不合理、价格不透明,妨碍了旧家电的流通。
绿色和平发布的《中国废弃电子产品循环经济潜力报告》显示,2020年,我国电子产品废弃量将超过1500万吨,到2030年,将超过2700万吨。而北京市拆解企业年处理家电产品约200万台,家电产品废弃量却只有几万吨,与北京市大型家电消费市场的规模严重不符,严重脱节。“作为全国唯一一个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新型回收体系建立试点城市,北京理应率先探索一套适宜全产业链发展、体现全生命周期概念的产品代码。”亢远飞介绍,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分类是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管理的重要手段,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是减量化发展的必然之路,绿色回收贯穿产业链,分类代码是根连接线。于是,由北京节能环保中心、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北京资源综合利用协会、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和相关企业联合编制了国内首个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分类与代码标准——《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分类与代码》,并于2020年5月25日发布,6月10日正式实施。前期以北京节能超市为平台,依托实体销售门店,开展全品类家电以旧换新活动,对废弃电子电器产品进行编码和管理,追溯废弃家电产品的去向,从而实现废弃电子电器产品逆向物流的监督和管理。
目前家电产品绿色供应链构建一直在不断的进步完善,全生命周期每个环节,包括绿色设计、绿色产品到制造、销售,售后、回收利用都在进行着不同程度的绿色化改进。“四批绿色供应链示范企业里30%是电器电子企业。3年的生产者责任延伸试点在回收利用方面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目前电器回收利用与绿色信息披露都存在困难。”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电器循环与绿色发展研究中心蔡毅主任说,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家电企业在承担基金责任后,再去构建回收体系负担比较重,另一方面全生命周期的信息追溯平台并未打通。如何打通最后一环,打破产品逆向物流的信息孤岛?产品分类与编码是回收处理环节的信息共享的基础,可以建立家电生产企业、消费者、维护者和回收处理企业之间信息传递共享的渠道,使得供应链上的各方的信息交互更加高效、充分,较少回收处理企业的产品入场检测,提高回收处理效率;从而帮助生产者更好的履行其延伸责任-信息责任。同时,企业的大量数据采集和分析,可以通过信息反馈改善产品生态设计与服务,有助于行业大数据的统计,可清楚了解废旧家电来源和去向。
牵住标准“牛鼻子”引领废旧电器电子产品回收规范发展,大力推广分类代码标准,助力绿色回收事业蒸蒸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