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科技专家服务团打通农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2020-09-05 08:28:46曾科湖南省科技信息研究所
中国农村科技 2020年5期
关键词:服务团专家科技

文曾科 湖南省科技信息研究所

2018年以来,湖南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特派员制度推行20周年重要指示精神,大力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依托全省123支科技专家服务团组织各级科技特派员、“三区”科技人才到基层一线去扶贫扶智扶业,有效强化了基层科技创新发展的意识,提升了基层党委政府对科技创新的认识,营造了创新驱动乡村振兴的良好氛围,成为党委政府的有力助手,打通农村科技服务“最后一公里”的有效桥梁。人才、技术、产业、服务多位一体的有机载体,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的有生力量,为县域经济发展以及人才链、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奠定了坚实基础。两年来,全省科技专家服务团(以下简称服务团)共建立科技专家服务团基地1555个,服务企业2767家、专业合作社5000家,开展技术培训17747次、培训人员94.18万人,推广新技术5464项、引进新品种3648个,带动了40.22万户农户增收。

抓调研 当参谋 推进决策落实落地

专家服务团调研江华茶产业

服务团已经成为地方党委政府的智囊团。围绕服务县域经济发展,各服务团深入各单位部门、乡镇、企业,开展广泛调研,掌握县情,摸清技术需求,主动对接精准扶贫、现代农业发展、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培育、生态环境保护、社会民生建设等领域的重大科技需求,带着政策、资金、信息深入基层一线开展产业和技术帮扶,提出了一些有前瞻性、创新性、针对性的研究成果及对策建议,成为党委政府的有力参谋,有效推动了党委政府重大科技创新决策落实落地。如邵阳洞口县科技专家服务团牵头制订《洞口县“十四五”科技事业发展规划》《洞口农业科技园区总体规划》2项,制定《雪峰蜜桔》地方标准1项、相关科技创新文件3项,协调推进空山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区项目入选大湘西地区文化生态旅游精品线路景点集群,洞口县成功创建“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益阳安化县科技专家服务团参与编制了《安化黑茶贮存通则》等四个地方标准,制订了“安化小籽花生”产业发展规划,制定了“安化小籽花生”生产技术规程,协助创建了安化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推动科技专家服务团工作率先纳入2019年县政府工作报告。桑植县科技专家服务团以推品牌拓市场倒逼加工、基地建设,将2019年白茶产业建设资金3200万元的20%以上用于品牌推广,在省市举办3次桑植白茶品牌专场推介会,在中央电视台推广桑植白茶。多措交举让茶叶产品供不应求,茶叶基地发展到1万亩,桑植白茶进入省委省政府“三湘四水五彩茶”主推区域公共品牌,多次获省级名茶评比金奖,年产值从0做到2亿元以上。安仁县科技专家服务团推动温氏安胜猪场项目(总投资15000万元)、兴旺海狸鼠养殖项目(2000万元)、安仁县富鑫生态农场项目(总投资15000万元)3个地方重大项目落地,成功创建湖南省现代农业特色产业集聚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申报、安仁县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南方现代草地畜牧业推进行动项目等,成立安仁县科技扶贫专家服务团办公室,并向县委申请单独固定的办公室,招聘专家服务团专职工作人员,获得了省级农牧渔业丰收奖贡献奖。新化县科技专家服务团推动企业成功申报“新化红茶”“新化黄精”“白溪豆腐”3个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其中“新化红茶”进入湖南省“一县一特”产品目录,投资1.2亿元的新化中民筑友房屋科技有限公司正式落户新化。湘西州科技专家服务团建议有关县市完善了柑橘、中药材等6项产业规划,先后发表50余篇关于湘西州特色产业发展的学术论文。

抓协调 破瓶颈 促进成果转移转化

服务团已经成为打通农村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最后一公里”的尖刀团。服务团围绕制约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关键瓶颈技术问题,解决了“最后一公里”不畅的问题,有效推动了现代农业农村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如:2019年,郴州市科技专家服务团开展重大产学研对接活动8次,推广实用新型技术165项,引进新品种88项,解决生产技术难题100多项。永州市11个县市区科技专家服务团组织实施各级科技计划232项,开展关键技术研发63项,引进新品种366项,解决生产技术难题262项。平江县科技专家服务团组织旺辉食品、玉峰食品、方正达、山润山茶油等公司与湖南农业大学、武汉轻工大学等四所高校开展科技成果转让与产学研合作,完成湘式休闲卤制品工业化生产关键技术,优质油茶籽油生产全产业链关键技术攻关。娄底双峰县科技专家服务团推动25家企业同湖南省人文科技学院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引进新产品30个,推广新技术55项,带动了8000户农户增收,实现新增产值3亿元以上。湘潭县科技专家服务团举办共性技术难题集体攻关“研讨沙龙”活动36场次,协助项目单位实施科技开发项目52个,推广新技术126项、引进新品种新配套96 个,组织实施了市级农业科技项目50多项,市级农业科技特派员产业化项目36项,安置劳动力1100多人,带动农业生产新增效益10亿元以上。江华科技专家服务团组织鉴定江华苦茶新品种2个,制定江华苦茶新标准2项,引导新建江华苦茶标准茶园2万亩,标准化加工厂10个,打造省级龙头企业1家。

古丈县科技特派员唐文源(右一)调研柑橘基地

抓培训 育能人 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扶贫先扶智,服务团已经成为扶智扶志脱贫致富的培训团。服务团结合各地技术实际需求,整合各类培训资源,深入贫困地区举办农民先进实用技术培训班,带领贫困群众走上科技致富之路。如:邵阳县科技专家服务团采取集中授课、田间实训和跟踪服务等方式,举办全县油茶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班10期,培训420人次;集中培训全县油茶种植合作社主体、创业人才和职业技术农民5.03万人次;先后培育油茶类国家林业标准化示范企业1家,林业产业龙头企业14家;培育油茶种植大户379户、专业合作社112家、公司33家;指导建立油茶示范基地69个,其中万亩以上的3个。石门县科技专家服务团开展各类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指导及专题讲座200多期,发放各类技术资料30000多份,进行田间技术指导300多次,培训农民10000多人次,解答各类技术咨询500多人次,全县300多个贫困村和非贫困村都有了集体经济,累计带动贫困人口6.45万人脱贫致富。宜章县科技专家服务团依托脐橙产业院士工作站组织开展了8期培训班,培训基层农技人员215人次、农民786人次。依托专家服务团开展科技服务865人次,举办技术培训178场共6984人参加培训,组织举办“蒙泉讲堂”70期,先后邀请欧盟专家、农业部、湖南农大等专家教授授课,培训各类实用人才2万余人次,帮助全县4903户贫困户通过发展产业、自主创业实现脱贫致富。

抓平台 聚良才 实现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的深度融合

人才是第一资源,服务团已经成为农村引智聚才全方位服务的后勤团。围绕区域公共品牌、“一县一特”优势产业,服务团大力引进培养急需紧缺人才,完善科技服务体系,推进贫困地区创新创业载体建设,引导人才向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流动,推动贫困地区人才链、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如:宁乡市科技专家服务团支持举办了“2019年宁乡英才大会”及系列对接会,成立了135专家教授(含2位院士)组成的四个专家指导委员会,与国内27所著名高校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成功引进法国法学院院士让•索维奇教授成立诺贝尔奖工作站,引进陈焕春院士组建宁乡花猪院士专家研究基地。祁东县科技专家服务团引进中国工程院院士罗锡文教授为祁东云兴湖现代农业科技生态园项目做规划,引进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宝国教授担任华南农业大学——祁东县(云兴湖)黄花菜产业科研合作项目组顾问,成功创建省级星创天地2家——“南方枣产业科技创新”“姜品行业星创天地”。醴陵市科技专家服务团结合“湘雅乡情•专家醴陵行”活动,柔性汇聚湘雅专家90多名,累计赴醴190余次,门诊接待人数达2400多人,查房讲课110多次,惠及群众5万余人,辐射到江西莲花县、攸县等地,直接为群众减少医疗费用1500余万元。在怀化市科技专家服务团的支持下,怀化市与湖南农业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省农科院、省林科院、省茶叶研究所等建立了合作关系,2019年柔性引进省内高校、科研院所水稻、水产、油茶、蔬菜、畜牧等领域专家49名,与本地企业开展技术攻关,为企业解决难题70余个。湘西州科技专家服务团将“黑土麦田”公益组织纳入管理范畴,近两年来共引进耶鲁、清华、北大64名名校毕业生进驻湘西州服务,培育了“桃花蜜”“包谷烧”等扶贫产品,受到了央视等媒体关注。

科技专家服务团在莽山瑶益春茶业有限公司指导茶尖采摘技术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湖南科技专家服务团工作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少数地方党委政府重视不够,服务团作用没有充分发挥。部分地区人手、经费紧张,省级层面经费支持力度有限,个别县甚至没有任何配套,实际工作推进难度较大。个别派出单位后盾作用发挥不够。二是少数服务团主观能动性还未充分发挥,沟通协调不够,工作进展缓慢。三是服务团队人才结构较为单一,种养殖领域人员较多,文化旅游、生态环境等人才偏少,难以满足各地区县域经济及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现实需求。

打通农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也是湖南建设创新型省份的关键之年。湖南省科技厅将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拓宽服务范围,年内实现全省123个县市区科技专家服务团全覆盖,进一步引导科技人才向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流动,打造科技专家服务团这一“金字招牌”,努力使之成为乡村振兴新引擎、脱贫攻坚新标杆、创新发展新动能。

以考核为手段,加强管理服务。加强对科技专家服务团的考核管理,明确服务团团长必须分管或联系县市区科技工作,明确专人负责,统筹督促派出单位和派驻地区落实相关人才激励保障措施。打造地方一站式人才服务平台,定期开展工作督查,及时帮助解决人才实际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以需求为导向,优化人才结构。围绕全省打赢脱贫攻坚战、污染防治战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需要,因地制宜,精准选人,选好团长,配好团员,进一步优化科技专家服务团人才结构,把地方紧缺的文化旅游、生态环境、园区建设、财政金融等人才纳入科技专家服务团、科技特派员队伍。

以产业为重点,加强协同攻关。进一步做好技术和专家需求对接工作,建立需求清单,推动人才、技术、资金、项目向基层一线聚集。立足区域优势资源,围绕“一县一特”主导产业,加强技术协同攻关,促进中药材、茶叶、油茶、苎麻、水果等特色产业发展。

以培训为形式,培养乡村能人。组织举办服务团交流培训活动,着力提高科技专家服务团服务水平。结合科技特派员、“三区”科技人才支持计划,组织各类人才到基层一线开展科技服务,提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线上线下结合的实用技术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养和技术应用能力,培养懂科学、会技术、善经营、能管理的乡村能人。

以宣传为抓手,打造“金字招牌”。及时总结推广服务团的工作成效和经验模式,鼓励引导服务团用脑、用心、用情、用力做好科技服务,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树立先进典型,大力宣传在科技扶贫工作中表现优秀的单位和人才团队。

猜你喜欢
服务团专家科技
在“试点”上为科技服务团“搭台”
学会(2022年11期)2022-12-31 14:57:38
致谢审稿专家
计算机应用(2022年2期)2022-03-01 12:35:06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省文联组织文艺志愿服务团赴梁家河活动
陕西画报(2016年1期)2016-12-01 05:35:35
省文联组织文艺志愿服务团赴安康活动掠影
陕西画报(2016年1期)2016-12-01 05:35:34
科技在线
请叫我专家
红手环志愿者服务团欢迎您的加入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