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科技特派员让“创新之花”在陇原大地绽放

2020-09-05 08:28:44甘肃省科学技术厅
中国农村科技 2020年5期
关键词:特派员甘肃省防控

文/甘肃省科学技术厅

科技特派员高庆疫情期间服务农户修剪果树

科技特派员靳志强示范修剪果树

“说给大家听,不如做给大家看。”这是甘肃省科技特派员高庆从事科技特派员工作十几年的经验之谈。甘肃省是科技部于2002年选定的首批科技特派员试点省份之一,18年来,科技特派员制度在陇原大地生根发芽,人才下沉、科技下乡、服务“三农”,常年活跃在基层一线的万名科技特派员,架通了农民增收致富的桥梁,延长了农业产业链,助力甘肃省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结出了累累硕果。这项科技兴农富民创新机制展现出强劲生命力,已经从“星星之火”发展成为开遍陇原大地的“创新之花”。

五个“坚持”: 点亮陇原农村发展的科技之光

3月25日,甘肃省科技工作会议暨全省科技特派员工作推进会以视频形式在兰州召开。会上传达并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特派员制度的重要指示及科技特派员制度推行20周年总结会议精神。18年来,甘肃省不断完善科技特派员选派、支持、使用机制,坚持“人才下沉、科技下乡、服务三农、创新引领、因地制宜”,多措并举放大政策叠加效应,逐渐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上下联动、协同推进”的科技特派员工作体系和长效机制。

坚持“人才下沉”,壮大农村科技人才队伍。农村发展最缺的是人才,农民致富最盼的也是人才。甘肃省各级党委、政府认真组织,不断完善科技特派员选派、支持、使用机制,鼓舞广大科技特派员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科研人才都应该到生产的主战场上去”的谆谆教诲,积极响应号召,把技术带到广阔的农村大地,实现了科技特派员服务6220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全覆盖。同时,培养了一大批具有科技文化素质的新型农民,带动了一大批大学生、青年农民工返乡创业,有力激发了本土优秀人才的内生动力。

坚持“科技下乡”,打开甘肃省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通道。农业的出路在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在科技进步。全省广大科技特派员一头连接科技创新,一头连接生产实践,把先进农业科技成果和现代理念带给农民,把资金、技术、信息等创新要素注入农村,有力促进了科技创新和农民的“零距离”对接。同时,瞄准甘肃省“牛羊菜果薯药”优势特色产业,通过示范推广农村先进实用技术、良种良法,创新应用并举,适用农产品深加工技术、设施装备水平实现大幅提高,推动农业创新性发展。目前,甘肃省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已达到60%左右,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7%左右。

坚持“服务三农”,带动甘肃省农民群众增收致富。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科技特派员制度与甘肃省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紧紧相连,用技术推动精准脱贫、用产业为乡亲拔除“穷根”、用行动引领群众致富。科技特派员采取现场讲解、示范引导、手把手田间传授等形式传播技术,培育和造就了一批种植大王、养殖能手和种养专业大户等乡土科技人才。全省广大科技特派员以提升农民运用适用技能脱贫增收的能力为抓手,做给农民看、领着农民干、带着农民赚,开阔了农民的视野,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目前,甘肃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近万元,全省75个贫困县67个实现脱贫摘帽,552万贫困人口534.5万人实现脱贫。

坚持“创新引领”,架通传统小农经济与现代农业经济之间的桥梁。单打独斗的“小农”经济,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环境。甘肃省坚持以“项目+科特派+企业(合作社)+农户”“企业(合作社)+农户+科特派”等多种模式,真正把科技创新的动能注入农村田间地头,一大批农业企业成长壮大,实现了标准化、规模化生产,紧跟新时代发展趋势。全省广大科技特派员通过以点带面的服务方式,使分散的、单个的农业生产融入创新链、产业链中,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科技水平,大大拓宽了甘肃省农户分散小经营融入现代大生产的渠道。目前,甘肃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已达到55%以上,全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2800多家,县级以上示范性合作社达到1万家,家庭农场总数达到2万家。

坚持“因地制宜”,促成甘肃省乡村振兴的特色发展格局。农村发展不是千村一面,科技服务面宽量大。科技特派员围绕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把先进适用科技成果、试验示范、新型商业模式和营销模式引入农业发展、农民增收致富的实践中,在特色种养、农产品精深加工、乡村文旅等方面培育了一大批兴农富民的乡村产业,为调整农业结构、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引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标杆和榜样。全省广大科技特派员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用自己的专业特长和独门绝技积极培育、壮大当地的特色产业,形成了“茶叶之村”“百合之乡”“中药材之县”“马铃薯之都”等全省农业产业各具特色的新格局。

抗疫保生产: 线上线下相结合指导生产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肆虐,我国全面打响了疫情防控阻击战。农忙遇上疫情,“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甘肃省多措并举,积极服务,在疫情联防联控、群防群治中积极发挥作用,切实有效防控疫情,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同时,紧跟农时,有序恢复生产技术服务,做到战“疫”复产两不误,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的专业特长和桥梁纽带作用。

科技特派员谯显明(中)察看作物生长情况

桃树、苹果树怎么修剪、设施大棚如何管理……针对果农的许多问题,科技特派员靳志强通过电话、视频等形式一一解答指导。作为一名“老科技特派员”,靳志强的足迹遍布了秦安县17个乡镇,把实用技术送到了果农手中。他先后引进毛桃系、油桃系、蟠桃系桃新品种150多个,筛选出40多个适合秦安乃至全省发展的桃新品种。

甘肃省科技特派员深入农业生产一线奋战,指导恢复生产,利用各种线上平台,为农民排忧解难。从2月上旬开始,秦安县选派靳志强、赵贵祥、王存林、赵贵贵、郭世宜、胡平等9名科技特派员深入兴国镇柴家山设施农业生产基地、王甫镇冯贠村、西川镇王峡村上河湾和水沟村、中山镇果业合作社、陇城镇先锋合作社五镇多村进行科学防疫和冬季果树修剪技术指导与服务。同时,他们还利用微信平台宣传科学防疫知识和冬季果园管理中苹果早期落叶病的防治技术。

在武威市,武威市科技局紧紧围绕服务“三大特色产业带”和“八大产业”,整合武威市科技资源,组建了牛羊鸡菜果菌薯药和沙产业、医疗卫生等11个科技特派员服务小分队,面向产业发展需求开展科技精准服务。科技特派员小分队充分运用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网站等开展疫情防控科普知识宣传,学习和交流农业生产信息和技术。同时,主动对接东部对口帮扶地区,通过运用天津市“津科帮扶”科技服务平台,开展线上线下交流互动,指导农民开展春耕备耕生产和疫情防控工作,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解决生产技术难题。

甘肃省科学院为防止疫情在农村基层扩散,号召科技特派员充分发挥引领作用,春节期间提前到岗,驻守在泾川县太平镇七千关村疫情防控最前线。科技特派员与当地乡村干部组成疫情防控工作队,划分责任片区,积极配合和帮助当地干部开展防疫登记、宣传、值守等各项工作,切实发挥抗疫作用。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农村广播是开展农村宣传的重要工具,甘肃省科学院为科技特派员服务村安装的农村广播系统派上了大用场。广播系统在五个村中设立了25个宣传广播点,为各个村组防控疫情精准发声,打通了防疫宣传的“最后一公里”。田间地头的广播,白天不间断地播放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知识,从如何消毒杀菌、如何戴口罩,到号召村民不要聚会、宴请、赶场,让村民随时随地都能了解防控肺炎病毒传染科学知识。村里连日来通过持续广播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的信息,逐步提高了村民对疫情形势和科学防控措施的认识和理解,消除了之前的抵触和畏惧心理,主动参与疫情群防群控行动并恢复农业生产,有效助力农村一线疫情防控。

面向未来: 开创新时代甘肃省科技特派员工作新局面

新时代为科技特派员大展身手提供了大舞台。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技特派员制度的重要指示精神,甘肃省把坚持发展科技特派员制度作为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的关键举措,进一步总结经验、完善机制,乘势而上,再谱新篇。

聚焦供需精准对接,把科技人员选派到最需要的地方去。坚持群众需要什么、地方需要什么、产业需要什么,就选派什么样的科技人员。坚持“个人自愿、双向选择”的原则,搭建科技特派员专长特长与基层科技服务需求等平台,让群众可以自己选科技特派员,科技特派员可以根据自身技术特长和意愿选择服务点。同时,支持建设一批提供技术示范、成果转化、技能培训、人才培养、创业辅导的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示范基地,探索长效机制,推动建立微观领域“利益共同体”。

进一步拓宽选派视野,实现甘肃省科技特派员工作高质量发展。不断壮大甘肃省科技特派员队伍,不仅要从市州、县区中选,还要从中央在甘及省属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中选派一批省级科技特派员,下乡创新创业,转化农村实用科技成果;不仅要从涉农高校科研院所中选,而且要到全省高校科研院所等相关机构中选;不仅要选择涉农专业的科技人员,而且要选择电子商务、创意设计、市场营销等领域的专业人才,真正把那些有情怀、有能力的精兵强将选派下去,进一步创新服务模式,夯实甘肃省科技特派员工作人才基础。

聚焦政策鼓励、市场激励相结合,实现科技特派员“双丰收”。研究制定好激励政策,拿出科技特派员看得见、摸得着的鼓励措施,让科技特派员政治上有地位、经济上得实惠、社会上受尊重,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进来、留得下来、干得下去。把基层导向、实干导向鲜明地树立起来,充分发挥市场导向的激励机制,在科技公益性扶持和无偿服务的基础上,加快推进完善科技特派员分配收益制度改革,鼓励科研人员通过技术入股、知识产权入股、领办创办企业等方式,让科技特派员付出越多、得到越多、成果越大、收益越大。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科技送到基层去”,科技特派员为“科”、为“农”的初心始终不变。新时代甘肃省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担起使命、再次启航,紧紧围绕创新驱动发展、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把创新的动能扩散到田间地头,为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不断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猜你喜欢
特派员甘肃省防控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甘肃省机械工程学会
配合防控 人人有责
环球时报(2022-04-25)2022-04-25 17:20:21
甘肃省发布第1号总林长令
甘肃林业(2022年1期)2022-02-19 02:35:08
农民为什么欢迎这样的特派员
今日农业(2021年10期)2021-11-27 09:45:24
专职科技特派员进驻架起农民与产业的致富桥
今日农业(2021年10期)2021-11-27 09:45:24
猪常见腹泻病症状及防控
今日农业(2021年15期)2021-10-14 08:20:18
甘肃省天水市泰安县桥南初级中学
中小学校长(2020年6期)2020-08-07 10:54:36
守牢防控一线 静待春暖花开
人大建设(2020年3期)2020-07-27 02:48:40
来自宝岛的农业科技特派员
海峡姐妹(2019年9期)2019-10-08 07:4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