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涛 苏瑞
摘 要 在超声波、微波辐射下,本文较系统地研究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微波功率、超声波功率、超声辐射时间诸因素对酯(乙酸甲酯[1]和苯甲酸乙酯[2]的合成)收率的影响,并比与热常规反应结果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微波功率600W、超声波功率1200W,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65℃,酯化率分别可达60%,80%,比热常规反应提高了10%。
关键词 微波;酯化;乙酸乙酯;苯甲酸乙酯;乙酸甲酯;超声
乙酸甲酯,乙酸乙酯和苯甲酸乙酯均是重要的医药化工中间体,用于生产局部麻醉剂苯佐卡因,丁卡因盐酸盐及镇咳药等的医药中间体。此外,它还是制备对氨基苯甲酸乙酯的主要原料。目前工业上大多采用浓硫酸催化合成。用浓硫酸作催化剂,虽价格低廉,催化活性高。但反应复杂,副产物多,后续处理麻烦,产品色泽较深,对设备腐蚀严重,有废酸排放造成环境污染。超声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较早,研究成果也很多。超声能加速有机反应速率、提高产率、降低反应条件、缩短反应时间、改变反应历程等。微波合成法虽然能克服这一方法的缺点,但是难以实现工业化生产。
本研究是在微波[3]、超声波辐射下[4-5],以浓H2SO4为催化剂,由乙酸和苯甲酸与甲醇、乙醇合成乙酸甲酯,乙酸乙酯和苯甲酸乙酯,取得较为满意的结果。
1实验研究
1.1 乙酸甲酯的制备
实验方案
【反應式】
在浓硫酸催化下,乙酸和甲醇生成乙酸甲酯:
CH3COOH+CH3OH===CH3COOCH3+H2O
【实验方法】
微波催化方法:在微波催化合成萃取仪中装上250mL三颈瓶,分别向瓶中加入10g冰醋酸、11.4g甲醇,微波功率700W,65℃下搅拌回流5分钟,反应中滴加浓硫酸。然后换到蒸馏装置进行蒸馏,至100℃时不再有馏出物为止,得粗乙酸甲酯。粗品摇动下加入饱和碳酸钠水溶液,至不产生气泡,PH试纸检验呈中性为止,液体移入分液漏斗中,分液分去水相后,有机相用10mL饱和食盐水洗涤,分去下层,再用10mL饱和氯化钙洗涤两次,分去下层。脂层转入干燥锥形瓶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夜。抽滤,蒸馏,收集55℃~57℃馏分,产率50%~60%。
【适宜催化剂的选择】
固定条件:冰醋酸10g,甲醇11.4g,微波功率700W,65℃下辐射8min,浓H2SO4为催化剂,结果可知,催化剂用量为10mL时,酯化率比较高,所以本实验催化剂用量为4.6mL。
【温度的选择】
固定条件:冰醋酸10g,甲醇11.4g,微波功率700W下辐射8min,65℃下辐射8min,浓H2SO4为催化剂,可知,酯化率随温度变化不大,但由于反应温度过高时会导致反应过于剧烈,反应难控制,致使气体从反应装置上部冲出,所以反应温度选择65℃。
结果与讨论
常规与微波反应对比
通过对比热常规反应与微波反应发现:随着时间的延长,热常规反应的酯化率会缓慢升高,但变化不大;微波反应可以在短时间内达到很高的酯化率,但是随时间延长酯化率降低。
1.2 苯甲酸乙酯的合成
实验方案
【反应式】
在浓硫酸催化下,苯甲酸和无水乙醇生成苯甲酸乙酯:
【实验方法】
微波催化方法:在电脑微波超声波组合催化合成萃取仪中装上500mL三颈瓶,分别加入16g苯甲酸,50mL无水乙醇和6mL浓硫酸,90℃下搅拌回流10分钟。将反应液倒入盛有120mL冷水的烧杯中,在搅拌下分批加入碳酸钠粉末至无二氧化碳气体产生,PH试纸检验呈中性。用分液漏斗分出有机相后,水层用20mL*3乙醚萃取3次。合并有机相,用无水氯化钙干燥过夜。抽滤,用旋转薄膜蒸发器蒸去乙醚,减压蒸馏,收集101~102℃/20mmHg馏分苯甲酸乙酯,产率70%~80%。
结果与讨论
热反应固定条件:苯甲酸16g,无水乙醇50mL,催化剂浓硫酸6mL,反应温度90℃
微波反应固定条件:苯甲酸16g,无水乙醇50mL,催化剂浓硫酸6mL,微波功率600W,反应温度90℃
2结束语
本文在微波、超声波辐射下,较系统地研究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微波功率、超声波功率、超声辐射时间诸因素对酯(乙酸甲酯和苯甲酸乙酯的合成)收率的影响规律,并比与热常规反应结果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 微波功率600W、超声波功率1200W,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65℃,酯化率分别可达60%,80%,比热常规反应提高了反应速度和收率。
参考文献
[1] 李秀杰,刘盛林,朱向学,等.乙酸甲酯合成路线及催化剂研究进展[J].化工进展,2012(S1):163-167.
[2] 蔡双莲,江国防,郭栋才,等.苯甲酸乙酯合成实验的改进[J].化学教育,2014(6):35-38.
[3] 刘福安,李耀光,徐文国,等.微波法合成反—丁烯二酸二甲酯[J].化学研究与应用,1994(3):24.
[4] 袁叶,乐亮,陈桂.超声辅助醋酸钠催化合成阿司匹林工艺研究[J].广州化工,2015(1):73-75.
[5] 曾小君,陈奠宇,杨高文,等.微波辐射明矾催化合成阿司匹林的研究[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4(5):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