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琳琳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急诊科,辽宁 沈阳 110023)
高血压是目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疾病之一,其同时会引发心脑血管疾病。而高血压患者在患病早期不会有明显反应,因此并未引起重视,若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会大概率提升[1]。目前来说,临床较为重视高血压并发冠心病的治疗。此研究分析高血压并发冠心病的护理价值,分析结果进行如下报道。
1.1 一般资料:分析对象选择于2018年1月至2018年9月在我院就诊的84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以不同护理方式为依据实施分组,例数均分,传统护理和优质护理分别实施于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男女患者例数分别为28例、14例,年龄59~77岁,平均年龄为(66.49±2.55)岁;观察组男女例数分别为29例、13例,年龄60~77岁,平均年龄为(67.76±2.47)岁,统计分析2组基本信息,对比差异性并不明显(P>0.05)。
1.2 方法:传统护理方案开展于对照组中,首先开展日常护理,日常护理之后实施饮食方面的护理。观察组护理采取优质护理模式,其护理内容大致如下。①建立高血压冠心病干预管理小组,选取经验丰富的人员成立管理小组,定期举办相关宣教和讲座活动,设立专门的咨询热线,为了详细调查和掌握患者的恢复情况,小组内成员也可以选定人员继续成立随访小组,通过电话和书信的方式询问日常用药和康复运动执行状况,明确告知患者及其家属高血压的病理机制和常见并发症,在生活当中一定要养成良好的作息和饮食习惯,避免独立危险因素,如果条件允许也鼓励患者自我诊断。②基础护理:护理人员首先要和患者建立友好的关系,热心询问患者的病情,进行充分了解之后,对其采取相应的检查项目。及时发现患者体内的紧急异常状况,护理措施也能够及时采取,保证住院环境干净整洁,确保治疗环境能够带来舒适感,根据每个患者自身的不同情况进行健康教育,使其树立正确的认知体系和良好的健康理念[2]。③饮食护理:按照医嘱对患者进行饮食护理,患者应避免食用热量含量和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最好以素食为主,水果以及蔬菜含有大量体内缺乏的纤维素和维生素,多吃有助于病情恢复,不应喝酒,动物肝脏在护理期间不能食用,更禁忌食用海鲜,建立良好健康饮食习惯对于患者来说十分重要。依据WHO(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每天摄入盐在6 g之内,选取的食物遵循低脂、低糖、低胆固醇、多纤维素的原则,同时戒烟限酒。针对患者文化程度,对饮食健康知识实施宣传和教育,对不良饮食习惯进行纠正,保证饮食习惯良好,对低脂、低胆固醇、高维生素进行定时定量食用,戒烟忌酒,并要对体育运动进行适当开展,将体质量降低,对药物治疗效果进行强化。④病情护理:患者在进行卧床休息的过程中最好选择侧卧方式,患者的病情必须进行定时的严密观察并记录,必要时提供吸氧设备,保证患者的呼吸系统一直是畅通状态,将心电血压呼吸仪器监护与网络对接,构造静脉循环通路,如若患者出现紧急情况,可对其采用镇静剂处理,并观察后续状况。⑤用药护理:如患者服用硝苯地平时,患者的身体状况应定时观察记录,询问是否出现头晕脑胀或者心跳频率加快等情况出现。如患者需要血管扩张剂,需以患者的当前病情调整药物的使用剂量。在用药过程中,其血压情况需要被监测,患者谨遵医嘱用药,在用药过程中突发异常情况,护理人员发现后必须立即上报主治医师,然后对患者及时变更药物和疗法进行治疗[3]。⑥心理疏导:患者因为病痛折磨和负面心理情绪,进而排斥后续的治疗,护理人员多留心观察患者,与其进行交流沟通,嘘寒问暖,将心比心。充分了解患者的心理情况,让患者自我表达自身的切实感受,疏导其心理压力,予以缓解。在此,针对患者的不同兴趣爱好进行培养,有利于紧张情绪的消除,患者以乐观的人生态度面对生活,战胜疾病。⑦健康教育。a.评估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在开展程序化健康教育之前,首先采用调查问卷来评估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对评估的数据进行分析,根据掌握情况不同的患者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方法。b.开展健康讲座。c.定期开展健康讲座邀请患者参与,由具有丰富临床经验且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医师教授开展讲座为患者讲解讲座内容,主要包含:高血压的发病原因,对人体造成的危害,常规的治疗手段,在治疗期间为控制血压应该注意的事项,如低盐饮食,适当进行活动,按时服药,戒烟戒酒等。每次讲座结束后由护师对现场患者提出的问题进行认真的解答,并记录患者的问题确定下次讲座的主题,内容以及重点。d.单独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对于存在不良嗜好如饮酒抽烟的患者,以及懒惰不爱运动,具有不良习惯喜爱饮食高脂辛辣的患者,需要安排专门的护士为其单独进行健康指导,确保针对性有效的更正患者的不良习惯和不良嗜好,对其讲解不良习惯会影响患者病情,对运动方案和饮食方案进行合理制定[3]。e.对家属进行健康宣教。为取得家属的理解,以便家属共同协助帮助患者控制血压,我院需要安排护师对患者家属进行必要的健康宣教,让患者家属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监督患者保持健康的饮食状态。⑦自我检测血压变化情况,充分考虑影响因素,比如季节因素、昼夜因素和情绪因素等,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血压自我监测方法进行指导,及时了解患者病情变化,以监测结果为依据调整治疗方案。监测时要遵循“定测量部位、定时间、定血压计、定体位”原则。
1.3 评价指标:对比护理方案开展前后患者血压水平变化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2组对比数据处理均选择版本为SPSS21.0的软件包,验证计量、计数数据分别以t和χ2为方式,判定统计学意义以P<0.05为依据,表明对比数据差异性显著。
2.1 对比2种护理方案开展前后血压水平:研究显示护理后两组患者的舒张压以及收缩压均显著低于护理前(P<0.05),而相对比于对照组,观察组血压水平降低明显,对比差异性明显(P<0.05),见表1。
表1 2种护理方案开展前后血压水平对比()
表1 2种护理方案开展前后血压水平对比()
2.2 对比2组患者对2种护理方案的满意程度:相对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提升明显,对比差异性明显(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对2种护理方案的满意程度对比
随着人民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心脑血管疾病也逐步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安全,高血压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元素,不容易控制且在人群中高发。规范的治疗可以有效治愈该症,合理的护理干预也是治疗环节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心血管疾病是一种心脏组织疾病,其患病率、病死率都颇高,正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致病原因为高血脂症、动脉粥样硬化和高血压等,以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心绞痛和冠心病等为常见症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则会导致冠心病发生,伴随心肌负荷不断持续提升,心肌缺血和心肌缺氧呈现短暂性和急剧性发生,极易导致心绞痛发生。近些年来,伴随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改变了患者饮食习惯,进而心绞痛发病率呈现逐年持续提升的趋势,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冠心病合并心绞痛大发生因素中以高血压最为常见,在患者治疗过程中针对性护理干预应用价值较高。通过护理可以实现对患者病情的评估,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水平可对心血管疾病进行防控,此方法作为直接,相关研究表明,护理干预开展于高血压患者自我调理身体,可将冠心病患者病死率降低[4-9]。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水平于正常范围,可将发生冠心病概率降低,患者必须戒除烟酒,因为烟酒很容易诱发高血压,而长期吸烟嗜酒者不具有管束和控制自我的能力,在开展护理干预时,护理人员要告知患者禁烟忌酒的重要性。本次研究中在根据高血压冠心病患者的病情特点进行分析后,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显示在护理前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护理后两组患者的舒张压以及收缩压均显著较护理前降低(P<0.05),同时护理后观察组舒张压以及收缩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此结果充分证明在患者针对性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生活护理等方面进行护理干预,可对患者血压水平进行有效控制,保证生活习惯良好,可将心血管疾病发生率降低,建议于临床上使用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