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前应用他汀类药物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疗效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2020-09-04 06:21崔海峰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16期
关键词:类药物溶栓缺血性

崔海峰

缺血性脑卒中又称脑梗死,是由于脑部血管狭窄或栓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大脑缺血和脑组织坏死的恶性心血管疾病[1]。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发病突然,在数小时之内即可达到高峰期,若未及时采取有效治疗可造成患者永久性神经坏死、残疾甚至死亡等严重不良事件[2]。因此,本研究通过对静脉溶栓治疗的AIS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在发病前持续服用他汀类药物对静脉溶栓疗效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本院神经内科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的372例AI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前有无持续使用他汀类药物分为PSU组(105例)和NSU组(267例)。PSU组中,男59例,女 46例;年龄 34~80岁,平均年龄 (70.3±12.8)岁。NSU 组中,男 141 例,女 126 例 ;年龄 30~79 岁,平均年龄(69.4±13.4)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静脉溶栓的禁忌证和适应证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3];②AIS患者发病至静脉溶栓治疗时间<4.5 h;③头颅CT检查未发现颅内出血。排除标准:①合并患有肿瘤、自身免疫病等其他系统恶性疾病;②半年内有心肌梗死、脑梗死或重大手术;③3个月内有头颅外伤或其他严重外伤史;④合并患有增加出血风险的其他疾病。此次研究所有患者均已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两组患者在接受降糖、降压、吸氧、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商品名:爱丽通,德国勃林格殷格翰公司,注册证号S20110051,规格:50 mg/支)进行静脉溶栓治疗,根据患者体重调整用药量,按 0.9 mg/kg 给药,最大用药剂量不超过90 mg,其中10%在给药1 min内静脉推注,剩余药物于1 h内持续微量泵滴入。溶栓前后24 h及7 d对患者进行脑部CT扫描或核磁共振检查,临床观察患者的神经系统症状、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对病情恶化患者及时诊治并复查头颅CT。对收治的AIS患者进行登记,随访1次/个月,共随访3个月。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短期疗效、长期预后及颅内出血、症状性颅内出血、死亡情况。根据临床检查和回访结果记录静脉溶栓后3个月内患者症状性颅内出血、颅内出血及死亡情况。

1.4 疗效判定标准 ①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价患者溶栓治疗后的短期疗效[4],根据脑卒中发病时和静脉溶栓治疗后1周NIHSS评分差值,将患者NIHSS评分差值≥4分为短期疗效良好,≥8分为短期疗效显著。②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价静脉溶栓治疗3个月后患者的长期预后。mRS评分≤2分表示患者长期预后良好,虽然不能完成发病前所有日常活动和工作,但不需要他人帮助即能生活自理;mRS评分≤1分表示患者长期预后显著,能独立完成所有日常工作和生活。采用NIHSS和mRS量表评价静脉溶栓治疗后长短期疗效和神经功能。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短期疗效和长期预后比较 PSU组患者短期疗效良好率、显著率分别为58.10%、30.48%,均高于NSU组的45.32%、20.2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长期预后良好率、显著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颅内出血、症状性颅内出血、死亡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颅内出血发生率、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和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短期疗效和长期预后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颅内出血、症状性颅内出血、死亡情况比较[n(%)]

3 讨论

AIS是临床上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约占脑卒中总数的60%~70%,患者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具有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预后差等特点。随着我国社会人口老龄化加重,生活和工作压力逐渐增大以及饮食结构改变,AIS的发病率也呈不断上升趋势。据《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18》指出,我国40岁及以上人群脑卒中现患已达1242万,并且以每年约10%的速度上升,全国每年死于脑卒中的患者高达196万,而诊治及时的患者中70%也残留轻重程度不同的血管和神经性损伤[5]。脑卒中已成为我国居民残疾和死亡的首要原因,给社会和家庭造成了沉重的心理和经济负担。

静脉溶栓治疗是目前公认的治疗AIS最有效的方法,《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推荐rt-PA作为急性期静脉溶栓治疗的首选药物[3]。rt-PA是一种糖蛋白,可直接激活人体的纤溶系统,从而快速溶解脑部血栓,及时疏通血管,改善脑循环,避免因脑部缺血缺氧造成的血管内皮损伤和神经细胞永久性死亡。他汀类药物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一级和二级用药,可以竞争性抑制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的活性,阻断细胞内羟甲戊酸代谢途径,使细胞内胆固醇合成减少,从而发挥调脂作用。近年来多项研究发现[6],他汀类药物还具有多方面非调脂作用,如抗氧化、抗炎症、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血管平滑肌增殖等。他汀类药物作为广大心脑血管患者的常规预防性用药,流行病学研究表明,约有20%的AIS患者在发病前服用过他汀类药物。但他汀类药物是否能改善患者溶栓治疗疗效或增加颅内出血的风险目前尚存在争议。因此,研究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在发病前有持续服用他汀类药物的AIS患者溶栓治疗后短期疗效显著,并且不会增加溶栓治疗后的颅内出血、症状性颅内出血及死亡情况,对AIS治疗具有积极的意义。但由于本研究样本量有限,随访观察时间较短,后期仍需要进一步的临床试验提供循证医学证据。

猜你喜欢
类药物溶栓缺血性
多肽类药物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
基于“乙癸同源”理论辨治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动静脉联合溶栓及机械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正电子类药物全自动核素分装仪的研究进展
杜蛭丸对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研究他汀类药物联合中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实践
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前急诊生化与溶栓后早期转归及预后的关系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这类药物值得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