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瑞旺 魏建彬 李志文 付玉娇 黄乐夫
结直肠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手术是治疗该疾病有效方法。目前腹腔镜手术因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结直肠癌患者中,然而由于该疾病在我国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较高,且大部分患者会因罹患疾病时间长、机体耐受性力较弱等因素,会导致围术期出现强烈应激反应而影响疾病预后,延缓康复进程[1]。临床常规干预较为机械,且对应激反应重视度不高,故导致术后肺部感染、吻合口瘘等并发症发生[2]。FTS是以循证医学为基础,对围术期患者采取一系列优化措施的方法,更符合人性化护理要求。为此,本研究将FTS应用于老年患者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围术期中,旨在进一步探讨其应用价值,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经患者同意及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选取本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拟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的老年患者12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4例。对照组中男 34 例,女 30 例;年龄 60~74 岁,平均年龄 (63.46±3.52)岁;疾病类型:结肠癌36例,直肠癌28例;肿瘤分期;Ⅲ期15例,Ⅱ期24例,Ⅰ期25例。观察组中男 35 例,女 29 例;年龄 60~73 岁,平均年龄 (64.01±3.00)岁;疾病类型:结肠癌35例,直肠癌29例;肿瘤分期;Ⅲ期14例,Ⅱ期25例,Ⅰ期2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①经病理检查确诊者;②术前未接受化疗者;③年龄60~75岁者;④无重要器官功能障碍者;⑤无营养不良者。
1.2.2 排除标准 ①合并内分泌或代谢性疾病者;②急诊手术者;③术前合并肠梗阻者;④肿瘤远处转移者;⑤合并上腹部手术史者;⑥无法完成干预过程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予以常规围术期干预。①术前干预:术前予以健康宣教并指导患者完善相关检查做好术前准备,术前 3 d 开始指导患者口服甲硝唑,术前 1 d 口服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术前当晚10:00开始禁食禁饮;②术中常规留置尿管和胃管,且不予以特殊保温处理;③术后干预:术后平卧6 h,予以传统补液,遵医嘱予以阿片类镇痛药镇痛,待肛门排气后拔出胃管开始进食少量流质饮食,然后根据胃肠功能恢复情况逐渐由半流质饮食向普食过渡,尿管留置3~4 d后遵医嘱拔除。
1.3.2 观察组 予以FTS围术期干预。①术前干预:术前予以健康宣教并指导患者完善相关检查做好术前准备,同时对患者及家属进行FTS相关知识的讲解及介绍成功案例,提高其对FTS的认知度,获取其理解和信任,同时缓解不良情绪。术前1 d晚上指导患者用1000 ml温开水冲服24包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少量多次服用,2 h 内服完。术前晚 20:00 指导患者口服 1000 ml的5%葡萄糖溶液,根据患者饥饿情况在术前2~3 h可口服250 ml的5%葡萄糖溶液;②术中干预:术中采取加温毯、液体加温等特殊保暖措施,手术结束后将胃管拔除;③术后干预:a.术后活动:术后平卧2 h,并指导患者翻身行床上踝泵运动,术后第1天开始指导患者在家属陪同下行床旁站立,行走活动;b.术后饮食:术后12 h开始进流质饮食,然后逐渐向半流质到普食过渡;c.术后镇痛:术后予以罗哌卡因硬膜外镇痛泵镇痛同时可通过转移注意力的方式缓解疼痛,避免使用阿片类镇痛药,同时术后采取限制补液措施,术后3 d的平均补液量在2000 ml/d以内,连续干预至患者出院。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应激指标水平及术后并发症情况。①围术期应激指标:术前和术后3 d采取静脉空腹血3 ml,经美国公司提供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BECKMAN AU5800)分别采用氧化酶法、放射免疫法测空腹血糖和空腹胰岛素,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22.5=胰岛素抵抗指数;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术前和术后3 d皮质醇水平;②术后并发症情况: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尿路感染、肺部感染、吻合口瘘、尿潴留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应激指标水平比较 术前,两组患者皮质醇水平和胰岛素抵抗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两组患者皮质醇水平和胰岛素抵抗指数均高于本组术前,且观察组患者的皮质醇水平和胰岛素抵抗指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6.25%低于对照组的18.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应激指标水平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应激指标水平比较(±s)
注 :与本组术前比较,aP<0.05 ;与对照组术后 3 d 比较,bP<0.05
组别 例数 皮质醇(ng/L) 胰岛素抵抗指数术前 术后3 d 术前 术后3 d观察组 64 105.32±10.36 121.26±13.03ab 1.16±0.26 4.32±0.48ab对照组 64 105.34±10.41 135.62±14.34a 1.18±0.28 4.68±0.53a t 0.011 5.929 0.419 4.028 P>0.05 <0.05 >0.05 <0.05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结直肠癌的发生与饮食习惯、遗传等因素有关,虽然目前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直肠癌的微创理念逐渐普及,但对机体的创伤仍然存在,同时老年患者自身多合并基础疾病且身体机能较弱,创伤造成的刺激引起的机体应激反应会对机体自主性造成严重影响,从而导致术后康复时间延长。传统的围术期干预措施已无法满足患者的需求,故探求合理的干预措施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FTS是以循证理论和实践为基础,制定的一系列围手期优化措施,在术前、术中及术后依据有力的医学证据,对干预措施进行优化,最大程度的减轻手术对机体造成的创伤和降低应激反应,促进患者快速康复的干预方法[3]。
行腹腔镜手术的结直肠癌患者因各种原因会引起机体应激反应,在交感神经系统及下丘脑系统的作用下,外界刺激会激发机体释放大量皮质醇、胰高血糖素等应激激素,从而引起机体胰岛素发生抵抗,而当机体胰岛素出现抵抗情况时,会促使其分解及代谢过程加快,从而延缓康复进程[4]。本研究中,术后 3 d,两组患者皮质醇水平和胰岛素抵抗指数均高于本组术前,且观察组患者的皮质醇水平和胰岛素抵抗指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FTS应用于老年患者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围术期中可降低应激反应。究其原因:FTS是以循证理论和实践为基础,通过制定各种干预措施减少应激刺激和稳定机体代谢水平。缩短术前禁食禁饮的时间,同时在术前晚和术前2~3 h口服5%葡萄糖水,在减轻患者饥饿程度的同时增加肝糖原储备,有效刺激机体内源性胰岛素分泌,在一定程度上激活胰岛素作用传导通路相关酶的活性[5],从而在信号通路酶的调节下刺激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率,从而增加机体胰岛素作用,改善胰岛素抵抗程度,减少对机体的应激刺激,从而使皮质醇水平降低,改善机体应激反应。
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6.25%低于对照组的18.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FTS应用于老年患者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围术期中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究其原因:FTS中术前对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解FTS相关知识,同时分享成功案例,使患者对FTS的认知度提高,紧张焦虑情绪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同时未常规留置胃管,并且手术结束后将胃管拔除及术后早期将尿管拔出,使机体受外源性细菌感染的风险显著下降,减少机体因胃管刺激无法有效咳嗽而引起的肺部感染及可减少尿路感染几率;同时患者因无管道的限制,更愿意早期下床活动,促进机体早期恢复。术中积极对患者进行保温处理,能保证手术过程中患者生命体征的平稳,减轻对机体的应激刺激,从而提高机体抗感染能力。术后予以罗哌卡因硬膜外镇痛泵镇痛同时可通过转移注意力的方式缓解疼痛以减少机体疼痛引起的尿潴留,另外,术后3 d对机体予以限制性液体输入,可有效避免因大量液体输入对肠道的刺激,减少肠壁水肿发生几率,从而使伤口愈合速度加快,有效减少吻合口瘘发生风险。
综上所述,FTS应用于老年患者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围术期中可改善机体应激反应,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