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中单位和个人捐赠行为的法律分析

2020-09-04 01:27倪珍珍张文生
中国医院院长 2020年13期
关键词:款物捐赠人医疗机构

文/倪珍珍 张文生

一边是物资急需,一边是急于捐赠,法律上募捐、捐赠行为的定性是什么,谁可以捐赠,如何实现捐赠等一系列问题,本文将一一予以解析。

2020年初,突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全国各地医务人员前去武汉支援,但是医疗物资全面告急,各医疗机构纷纷面向社会各界发出急需物资清单(口罩、防护服、隔离衣、呼吸器等)和捐赠信息。同时,海外华侨以及热心人士采购相应的物资迫切地希望实现捐赠,然而医疗机构不能直接接收社会捐赠,这种情况下怎样及时有效地实现捐赠呢?

国家卫生健康委2020年1月20日发布公告称,经国务院批准,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同时,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规定的检疫传染病管理。全国疫情严重,湖北省成为了疫情重灾区,为抗击疫情,武汉各医疗机构纷纷向社会各界及海内外校友公告急需的医疗防护物资,党和政府采取积极措施对疫情予以控制,社会民间力量也参与到抗击疫情的战斗中,社会组织、企业、个人纷纷踊跃向疫情灾区和医疗机构捐款捐物。一边急需,一边急于捐赠,法律上募捐、捐赠行为的定性是什么,谁可以捐赠,如何实现捐赠等一系列问题,本文将一一予以解析。

2020年1月23日,封城当日,武汉市防疫指挥部发布第4号通告指定红会、慈善会作为统一接收捐赠主体,并要求供防疫指挥部统一调配使用。2020年1月26日,民政部发布《关于动员慈善力量依法有序参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公告》做了类似统一接收调配的规定。武汉实际上执行的就是捐赠款物统一接收统一调配的统筹政策。2020年2月7日,财政部副部长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为鼓励踊跃捐赠、缓解物资压力,要求扩大直接捐赠范围,给予各类税收优惠。

在应对突发事件时,政府部门是否有权要求统一接收调配捐赠款物?根据《慈善法》第30条规定,行政部门应当建立供需协调机制,引导捐赠。可见,行政部门在捐赠款物方面的角色是借助网络技术架构网络信息平台,核查供需信息的真实性,让供需双方及时精准匹配。

那么,重大疫情发生后,单位或个人发起捐款购买物资捐献的法律路径究竟是怎样的呢?接下来笔者予以分析。

组织捐献的主体分析

组织捐献的主体分为慈善组织和无资质单位和个人。

慈善机构以基金会、社会团体、社会服务机构形式存在,取得了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才可以公开募捐。无资质的单位和个人既可以通过慈善组织捐赠也可以直接向受益人捐赠。

组织募捐行为的定性

慈善组织公开募捐的方式:在公共场所设置募捐箱;举办面向社会公众的义演、义赛、义卖、义展、义拍、慈善晚会等方式。

不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组织或者个人基于慈善目的,可以与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合作,由该慈善组织开展公开募捐并管理募得款物。

无资质的单位和个人发起捐款的行为属于合同行为,因为按照《慈善法》第三十七条规定: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开展演出、比赛、销售、拍卖等经营性活动,承诺活动结束后按照捐赠协议履行捐赠义务。捐赠协议属于合同行为,系赠与合同。

购买物资行为的定性

按照法律规定,捐赠人捐赠的财产应当是其有权处分的合法财产。但是重大疫情发生后,需要的是特定的物资,各医疗机构告急的是医疗防护物资,非常时期紧急采购到所需物资也是捐赠对象所需要的,其他行业的单位或个人先行购买物资比直接捐款更具有实际意义,先行购买物资的行为属于买卖合同行为。

捐赠对象的分析

前文已提到捐赠可以直接捐赠给受益人如医疗机构或个人,或者捐赠给慈善组织。需要说明的是,捐赠慈善组织可以指定受益人。受赠单位应当在单位门户网站或当地主要新闻媒体等向社会公开受赠信息。对公众和捐赠人的查询或质疑,受赠单位应当依法及时、如实答复。

捐赠行为的法律分析

捐赠属于民事行为,严格讲应该属于赠与合同行为,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

公益捐赠不同于一般捐赠,公益捐赠不可撤销,赠与人不交付赠与的财产的,受赠人可以要求交付。因赠与人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致使赠与的财产毁损、灭失的,赠与人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当然,如果捐赠人经济状况显著恶化,严重影响其生产经营或者家庭生活的,经向公开承诺捐赠地或者书面捐赠协议签订地的民政部门报告并向社会公开说明情况后,可以不再履行捐赠义务。

捐赠行为主要是受《慈善法》调整,这部法律明确以政府为主的对慈善活动的监督管理措施,政府、社会以及舆论媒体等依法充分履行监督管理职责,对保障我国慈善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但总体上,我国慈善法律法规原则性比较强,缺少具体的实施办法及细则,这就为一些慈善组织无视捐赠人权利的投机行为留下了潜在的机会。任何一部法律都不可能将所有具体问题都规定进来,只有相关配套法律和实施细则的支撑,慈善法才能得到准确的落实与执行。因此,及时制定出配合基本法的行政法规、司法解释以及部门规章,就显得尤为重要。

猜你喜欢
款物捐赠人医疗机构
湖南省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建设评审与分析
FMEA法应用于现代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工作中的体会
慈善捐赠人撤销权的制度选择及合理性追问
“诺而不捐”怎么办
在医改大背景下医疗机构财务管理人员如何适应发展需求
公立医疗机构国有资产管理研究
“三措施”严格规范涉案款物管理
涉案款物管理实行“双轨制”效果好
扶风县检察院开展“扣押冻结款物”专项督察活动
民政部:全国已接收玉树抗震救灾捐助87.6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