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金金
摘要:目的:胃溃疡患者应用泮托拉唑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对止痛效果的影响分析。方法:抽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治疗的胃溃疡患者360例,按抑酸剂的不同分为泮托拉唑组120例、奥美拉唑组120例、泮托拉唑+奥美拉唑组120例,对比三组胃溃疡患者临床疗效及止痛效果。结果:泮托拉唑+奥美拉唑组临床疗效及疼痛缓解率均高于泮托拉唑组和奥美拉唑组(P<0.05)。结论:泮托拉唑+奥美拉唑对于胃溃疡患者止痛效果明显,安全可靠,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胃溃疡;泮托拉唑;奥美拉唑;止痛效果
胃溃疡是消化性溃疡的一种,发生于胃部的慢性溃疡,是一种多发病、常见病。溃疡的形成有各种因素,其中酸性胃液对黏膜的消化作用是引发溃疡形成的主要因素[1]。主要临床表现为上腹部隐痛、钝痛、胀痛、烧灼样痛或饥饿样痛。约有10%的人在一生中患过消化性溃疡,胃溃疡可见于任何年龄,以20~50岁人群居多,男性多于女性。目前临床治疗胃溃疡以药物治疗为主,常联合应用抗菌药、抑酸药和胃黏膜保护剂。近年来,治疗胃溃疡常用标准剂量的质子泵抑制剂(PPI),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雷贝拉唑、泮托拉唑、埃索美拉唑、艾普拉唑等。本研究旨在探讨泮托拉唑联合奥美拉唑对于胃溃疡患者的止痛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我院治疗的胃溃疡患者360例,均因腹痛、腹胀、厌食、嗳气反酸、饥饿痛、黑便就诊,经胃镜检查确诊为胃溃疡;既往均无胃切除、胃癌史及其他慢性疾病史。根据抑酸剂的不同分为泮托拉唑组120例、奥美拉唑组120例、泮托拉唑+奥美拉唑组120例。泮托拉唑组男75例,女45例;年龄22~65岁,平均(35.56±4.8)岁。奥美拉唑组男76例,女44例;年龄18~65岁,平均(34.38±4.6)岁。泮托拉唑+奥美拉唑组男80例,女40例;年龄22~62岁,平均(35.78±4.8)岁。三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治疗方法
三组均给予抗菌、抑酸和保护胃黏膜治疗,抗菌药物选用阿莫西林胶囊,口服,2粒/次,3次/d,饭前30 min服用。
1.2.1 泮托拉唑组
给予泮托拉唑肠溶片口服,1粒/次,2次/d,早晚餐前30 min服用。
1.2.2 奥美拉唑组
给予奥美拉唑肠溶片口服,1片/次,1次/d,晨起服用。
1.2.3 泮托拉唑+奥美拉唑组
给予泮托拉唑肠溶片口服,1粒/次,2次/d,早晚餐前30 min服用;奥美拉唑肠溶片口服,1片/次,1次/d,晨起服用。
1.3 观察指标
(1)临床疗效。治愈:胃溃疡病灶全部愈合,腹痛、腹胀、厌食、嗳气反酸、饥饿痛、黑便等临床症状均完全缓解;好转:胃溃疡灶愈合≥50%,腹痛、腹胀、厌食、嗳气反酸、饥饿痛、黑便等临床症状部分缓解;无效:胃溃疡灶愈合<50%或无进展,腹痛、腹胀、厌食、嗳气反酸、饥饿痛、黑便等临床症状无明显缓解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治愈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100%。(2)止痛效果,分为缓解、好转、无效。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处理采用SPSS24.0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进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三组临床疗效比较
泮托拉唑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1.7%,奥美拉唑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0.8%,泮托拉唑+奥美拉唑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8%。三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泮托拉唑+奥美拉唑组总有效率最高(P<0.05)。见表1。
2.2 三组疼痛缓解情况比较
三组治疗均有止痛效果,泮托拉唑+奥美拉唑组的疼痛缓解率明显优于泮托拉唑组和奥美拉唑组(P<0.05)。见表2。
3讨论
胃溃疡的治疗一般包括减少辛辣、刺激、油腻食物的摄入,规律生活,避免饮酒、抽烟及过度劳累;服用抑制胃酸分泌和保护胃黏膜药物,如奥美拉唑、泮托拉唑、胶体果胶铋、达喜片等;对于体积较大的胃溃疡,保守治疗效果欠佳,可以通过手术治疗切除溃疡创面。
奥美拉唑是一种脂溶性弱碱性药物,易浓集于酸性环境中,特异性作用于胃黏膜壁细胞顶端膜构成的分泌性微管和胞质内的管状泡上,即胃壁细胞质子泵所在部位,并转化为亚磺酰胺的活性形式,通过二硫键与质子泵的巯基发生不可逆行的结合,从而抑制H+-K+-ATP酶的活性,阻断胃酸分泌的最后步骤,使壁细胞内的H+不能转运到胃腔中,大大减少胃液中的酸的含量[2]。奥美拉唑还对基础胃酸和刺激引起的胃酸分泌都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对组胺、五肽胃泌素及刺激迷走神经引起的胃酸分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H2受体拮抗剂不能抑制的,由二丁基环腺苷酸引起的胃酸分泌也有强而持久的抑制作用。用药后随胃酸的分泌明显下降,胃内pH迅速升高。奥美拉唑对胃灼热和疼痛的缓解速度较快,对十二指肠溃疡的治愈率亦较高,且复发率较低。
泮托拉唑为第三代质子泵抑制剂,可选择性作用于胃黏膜壁细胞,抑制壁细胞中细胞质子泵(H+-K+-ATP酶)的活性,使壁细胞内的H+不能转运到胃内,从而抑制胃酸的分泌[3]。泮托拉唑在弱酸环境中比同类药物更为稳定,被激活后仅与质子泵上活化部位两个位点结合,而奥美拉唑、兰索拉唑则显示更多的与活化部位两个位点结合,从分子水平上体现出与质子泵结合的高度选择性。与奥美拉唑和兰索拉唑相比,泮托拉唑对细胞色素P450依赖酶的抑制作用较弱。此外,泮托拉唑还能减少胃液分泌量,抑制胃蛋白酶的分泌及其活性。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疗效类似,但止痛效果优于奥美拉唑。
综上所述,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在胃溃疡的治疗中,均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均无明显不良反应,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疗效类似,但止痛效果优于奥美拉唑,且泮托拉唑+奥美拉唑对于胃溃疡患者止痛效果明显,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家兴,王中元,谢娟,等.泮托拉唑对比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疗效与安全性的系统评价及药物经济学分析[J].中国药房,2015,26(12):1662-1665.
[2]王广成,张艳楠,徐枫.奥美拉唑镁肠溶片治疗上消化道溃疡出血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评价[J].中国医药导报,2010,7(31):58-59.
[3]張村莉,曾令斌,李少杰.奥美拉唑与泮托拉唑治疗消化道溃疡出血的比较[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2,4(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