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宏杰
拔牙几乎是我们每一个人都会遭遇到的一个临床手术,那“拔牙”是不是就是把牙拔出来?牙拔出来之后就万事大吉了吗?
牙在正常情况下由牙周膜牢固地固定于牙槽骨内,牙根完全埋入颌骨内,牙冠也仅有上面部分暴露于口腔中。由此看来,牙齿还真有点像冰山,大部分都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
所以,拔牙可不能凭目视的情况来判断牙齿的状况。一般情况下,必须通过X光片对牙齿的整体情况和牙齿与周围结构的关系进行了解,并制定相应的手术方案。对于一些特殊的牙齿,比如埋伏牙、阻生牙,还需要拍摄CT片来获得牙齿及邻近组织的三维影像,以进一步明确手术的入路、步骤、周围需避让的解剖结构等。
因为人体对药物、外界刺激的不同反应,拔牙需要经历“麻醉”、“手术”、“术后”这三大阶段。在“麻醉”阶段,最常见的并发症有:(1)晕厥。因为恐惧、饥饿或者全身状态差,人们很容易发生一时性中枢缺血,表现为短暂意识丧失,(2)过敏反应。人体存在对不同抗原产生的局部和全身反应,会出现轻则水肿、药疹,重则昏迷甚至死亡的严重后果,(3)中毒(过量反应)。:因为单位时间进入血液循环的麻醉药物超过分解速度,会出现抽搐、发绀、呼吸心跳骤停的可怕后果。
在拔牙手术的过程中,有一些情况是医师必须考虑的:(1)心脏病。冠心病人可能会因为拔牙手术的刺激,而诱发急性心肌梗死、房颤、室颤等严重并发症;心瓣膜疾病患者会因为拔牙产生的菌血症造成严重威胁;心律失常的患者会诱发室颤房颤,或因传导阻滞出现严重的心脏病。(2)高血压。收缩压>180 mmH g,舒张压>100 mmH g都可能导致高血压脑病或脑血管意外的发生。(3)造血系统疾病。血红蛋白低于80 g/L,就不能很好地耐受拔牙手术;中性粒细胞低于1×109/L时,拔牙可能引起严重感染和愈合不良;急性白血病、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都可能出现严重的术后出血或感染。(4)糖尿病。未加控制的糖尿病,术后感染的几率明显增高。(5)甲状腺功能亢进。静息脉搏在100次/min的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可能引起甲状腺危象,出现危及生命的可能。(6)妊娠。妊娠的前三个月和后三个月,拔牙操作容易诱发早产、流产。此外,肾脏疾病、月经期、长期服用抗凝药物等也会因拔牙这一因素的出现导致不良事件甚至危及生命的事件发生。
拔牙结束也不是就万事大吉。根据临床和实验研究,拔牙创面要出现正常骨结构,大约需要3~6月的时间。在这之前,会有血凝块形成、血凝块机化、上皮结缔组织生长、骨形成等阶段。要顺利地到达骨形成的最后阶段,会经历术后反应性疼痛、术后肿胀、术后出血、术后感染等关口。
总结起来,拔牙是一个局部的小手術,但却可以牵动全身的反应。因此,术前病人需要配合医生完成对拔牙区域的详细检查,并将自身的系统疾病和一些特殊情况如,近期身体状况、饮食状况和生理状况向医生如实反映。在手术时,还需要做好心理准备和必要的医嘱准备,如停用或服用某些药物。术中还需要保持镇静的心态,避免自我过分紧张导致的心率血压上升甚至晕厥。在拔牙手术后,还需要遵从医生的医嘱,对于可能出现的伤口短暂出血和疼痛应有所准备,必要时准备一些相关药物。特别需要注意口腔卫生,为拔牙创口的愈合创造一个有利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