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利航
脑卒中(cerebral stroke)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也称“中风”、“脑血管意外”(CVA),是指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者由于血管阻塞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临床上,脑卒中包括缺血性卒中与出血性卒中两类,而缺血性出血所占比例较高,在全部脑卒中大约占60%~70%。偏瘫是脑卒中常见临床表现,增加了治疗难度,不利于疾病预后。学者们发现,脑卒中偏瘫通过中医康复干预,有助于恢复肢体功能,改善患者的预后。
1脑卒中偏瘫为何要进行中医康复?
康复医学是指通过应用医学的方法和手段帮助病、伤、残者实现全面康复的目标,包括药物、手术、物理等一切治疗方法。康复不仅仅包括运动疗法(PT)、作业疗法(OT)、言语治疗(ST)、理疗,而且囊括了针灸、推拿等中医康复手段。
早期偏瘫的脑卒中患者开展康复训练,主要目的在于预防关节挛缩,上肢特别注意肩关节的半脱位。等到患者清醒后可尽早开展康复训练,预防各类并发症,如肺部感染、体位性低血压、泌尿系统感染等,后期康复训练主要目的在于纠正步态异常,促使患者安全步行。中医认为,偏瘫称“中风”、“中经络”。现代医学范畴中,由于脑卒中所致的后遗症容易造成终身残疾,对患者今后的生活造成很大影响,增加家庭与社会负担。中医康复疗法不仅安全可靠,而且疗效确切,简便易行,费用低廉,优势明显,适合脑卒中偏瘫。
2脑卒中偏瘫应该怎样进行中医康复?
2.1 中药康复干预
中药汤剂在脑卒中偏瘫康复治疗中的作用显著,坚持辨证施治原则,提高康复治疗效果。
痰热互结、上扰清窍型。治疗坚持清热化痰、泻浊开窍的原则。中药方剂选择温胆汤合凉膈散加减,包括生地30 g、半夏10 g、陈皮10 g、茯苓10 g、竹茹10 g、枳壳10 g、车前子10 g、栀子10 g、当归10 g、泽泻10 g、柴胡10 g、龙胆草6 g等。常用的中成药包括牛黄清心丸、安脑丸等。
气血虚弱,经脉失养型。治疗坚持益气复脉、养血通脉的原则。中药方剂选择八珍汤合地黄饮子加减,包括党参15~30 g、茯苓10 g、白术10 g、当归10 g、川芎10 g、巴戟天10 g、附子10 g、肉苁蓉10 g、石斛10 g、山茱萸10 g等。常用中成药有参芪片等。
脉络空虚、风邪入中型。坚持养血和营、祛风通络的治疗原则,中药选择大秦艽汤加减,包括秦艽10 g、川芎10 g、细辛3 g、白芍10~30 g等。中成药可选择大活络丹等。
2.2 针灸康复干预
针灸是中医康复治疗的特色方法,针刺手法比较多,如眼针、头针、体针等。急性期发病后1~2周,以病情稳定不再进展为界,一般来说在1个月内强调对症治疗,挽救生命。恢复期病情稳定,不再进展,且肢体功能逐步恢复。脑卒中偏瘫的针灸治疗需从急性期开始,该时期患者多卧床休息,患侧肢体表现出弛缓性瘫痪,针灸时可选择患侧肢体穴位,上肢可选择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等,下肢可選择足三里、阳陵泉、环跳以及足临泣等,配合电刺激,每天1次,或者隔天1次,1个疗程15次,间隔1~2周,进入下1个疗程。恢复期,患者肌张力慢慢增高,选择穴位时应该避免刺激优势肌群,防止患侧肌张力太高,可拮抗肌取穴,例如,上肢屈肌痉挛选择患侧天井、三阳络、支沟、外关等,下肢伸肌痉挛可选择合阳、殷门、承山等穴位,配合灸法,每天1次,或者隔天1次,1个疗程15次。后遗症期,可在恢复期的基础上加上补虚扶正的穴位,如关元与肾俞等穴位。
3推拿康复干预
推拿在脑卒中偏瘫康复治疗中的作用显著,不仅可疏通经络,调节气血,而且可缓解痉挛,常用手法包括滚、摇、拿、捏等,主要推拿患侧肢体,配合点按背部腧穴,1个疗程共10次。操作方法如下:指导患者保持座位,操作者站在患者的前面。(1)采取抹法,从印堂,一直到太阳穴,往返4~5次,配合按揉晴明与太阳穴,再采用扫散法,经由头侧膀胱经、胆经,循经自前上方向后下方操作,左右各自30次,并按揉角孙穴与百会穴。(2)按揉颈项两侧,坚持自上而下,10次,再对风府、风池与肩井进行按压。(3)采取滚法,在患侧肩胛周围与颈项两侧进行推拿,再采取拿法,施于肩部一直到腕部,往返3~4次,配合肩肘腕关节活动,并进行肩肘腕关节摇法。(4)采取搓法对肩部直至腕部进行推拿,往返3~4次。若是发生垂足畸形现象,则可被动活动踝关节,同时点按解溪穴、丘墟以及丰隆穴等。足内翻患者,点按穴位可选择足外侧膀胱经穴位,例如,金门、申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