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天下观是中国自古以来对自身和世界的理解,而形成的思想观念并随之产生的一套政治制度。它随着历史演变而不断更新与进步:传统天下观形成于先秦时期,后经大一统时代而具有一统的政治意义。当今,天下观也发展成为符合新时代的新天下主义。作为新时代中國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旗帜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则充分体现了中国天下观的政治文化与天下主义情怀。新天下观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逻辑出发点,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要以天下观天下,站在整体世界的角度去思考世界各国家问题。同时,天下观的天下一家、协和万邦等和合文化,以及无外原则等内容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精神养分。
关键词:天下观;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合文化;无外原则
2014年9月,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总书记强调“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并基于此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想。人类命运共同体深刻体现出中国天下观的内容。
一、中国天下观
中国传统文化的终极关怀是天下主义。《周书·召浩》有“用于天下,越王显”的记载。《诗经·小雅·北山》则更明确地提出了著名的“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观念。那么,何为天下?
(一)天下的含义
《中庸》解释“天下”为“天之所覆、地之所载”。《礼记·曲礼》有“君天下为天子”,郑玄的笺注曰:“天下,谓外及四海也”。成书于战国至西汉初期的辞书《尔雅》的《释地篇》中,则给了“四海”一个范围:“九夷、八狄、七戎、六蛮”。这些论述大体给予“天下”一个宽泛的定义。对“天下”内容阐释最为具体的理论是“畿服”理论。其中,《尚书·禹贡》的“五服制”以及《周礼·职方氏》的“九服制”最能体现出中国的天下观。由此可见,古代天下观一方面是对古代中国对世界的方位上的理解,即天下的地理范围,另一方面是基于地理理解上对于这个天下的制度安排的设计。赵汀阳则将天下定义为三层含义:一,世界整个大地。地为世界人所共有,人民拥有对大地的先验权利,所以是最大的公物,是公共财产;二,世界上的全体人民,具体指民心;三,一种世界制度。世界、人民、世界制度三位一体,表现为互为约束条件的关系。
(二)传统天下观
普遍认为,中国传统思想中的“天下观”在夏商之时孕育出朴素的原型,到两周时期得到进一步发展,形成于先秦。
在《史记》的《五帝本纪》中提到舜把天下分为十二州。到商朝时,关于中心和四方等方位概念就已确切地出现了。在殷商甲骨文卜辞中可验证。此时的“天下”还仅是地理意义上的“天下”。
而其作为一种政治理念及其制度体系,则始于周代创立分封制,“天下”有了更直接的范围。更重要的是周朝的天下还产生一种政治设计,一种文化上的天下观。周天子把封地分封给与其有血脉关系的诸侯,天子并不直接掌管诸侯国内部的事务,诸侯对周天子效忠,且王位世袭。这种情形构成了中国分封制度下的“家天下”,它定义了作为整体存在的政治世界。家天下的天下观是文化意义的。
秦汉统一中国,政治上建立了“大一统”的“天下”,可称之为国天下,更多的是政治意义的。到汉时,董仲舒以“君权神授”的天命观,“独尊儒术”构建了政治一统、思想一统的理论。自此,政治一统和天下一统作为意识形态也被历代王朝所追求。到了宋明朝代,辽、金、蒙古等少数名族政权对天下一统的理念受到冲击。朱熹等人则主张以文化来区分“中国”和“夷狄”,并认为应用先进的文化来感化“夷狄”,最终达到天下为一。至清代,传统概念上的“中国”与“天下”的含义基本重合。
(三)新天下观
随着当今国际政治的变迁,加之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不断上升,使中国外交哲学越来越多地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在这种背景下,新天下主义将更多地进入公众视野,这是时代的需要,也是世界的需要。它是从传统天下观中提炼出来、又具有现实价值的国际关系理念。新天下主义继承了古代中国天下主义与夷夏之辨的辩证传统,在普世的天下视野里面追求中国文化自身的定位和认同,同时,不断地将其他文明的优秀成分化为自身的一部分。
二、以天下观天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逻辑出发点
如上所言,中国的天下观自古以来就存在。钱穆在《晚学盲言》中提出认为中国之所以“经5000年历史之严谨,绵延扩大,以有今日。扼要言之,不外两端。一则在个人之上有一家,一则在一国之上有一天下”。这与梁簌溟所言“中国人心目中所以者,近则身家,远则天下,此外便多半轻忽了”异曲同工。天下成了中国的政治哲学里最高级、最优级的政治分析单位。这意味着政治问题的优先排序是天下—国—家,“以天下观天下”,从天下去理解世界,就是以整个世界作为思考单位去分析问题,从而超越现代民族国家的思维。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背景分析
从天下一体的整体角度出发,中国看到了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要性。一方面,全球性问题凸显安全共同体。当今世界,传统领域和非传统领域的安全问题频发。传统大国战略竞争,国家争端不曾间断的同时,恐怖袭击问题、海盗问题、中东难民问题,生态环境问题也严重威胁等非传统问题也威胁着各国的和平与发展。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及其相关问题呼唤利益共同体。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各国的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国内经济发展缓慢,国际市场活力不足。为了保护本国经济的发展,一些国家相继出台贸易保护措施,导致国际区域合作受阻。这些发展态势阻碍了世界经济的复苏和发展。
在此背景下,各国连成一体。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当今世界“没有哪个国家是一座孤岛,可以处理人类社会历史进程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由此,人类命运共同体应运而生,成为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的核心部分之一。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
这一思想的阐释是一个不断完善、丰富的过程。先是初步阐释了共同体观念。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大中就已经提出了要倡导“
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再向世界传播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2013年3月,总书记第一次出访时就提出命运共同体的概念;在俄罗斯演讲时表示:“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接下来的几年时间,总书记在向国际社会传递中国的这项倡议。针对不同听众,主席巧妙借用颇富哲理的民间谚语,以别人听得懂的话来讲述和传播“人类命运共同体”。
三、(新)天下主义——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内涵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内涵蕴涵着天下观中的和合文化,体现出了天下体系中的无外原则。
(一)和合文化
天下观的核心思想是和合文化,和合文化深刻影响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内涵。天下观主张“天人合一”、“万物一体”,反映了人类与万物的共生关系,体现了人类联系的整体性。在国与国之间复杂的共生关系之中,面对全球化资源的匮乏、环境的恶化,各个国家在共生关系中谋求资源自我满足的同时,必须尊重与承认他者存在的前提,人与自然的和谐也必须以国与国之间在对待自然的态度上相互合作为底线。可见,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传承了“天人合一”天下观,其中的生态智慧、和谐精神为打造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提供了启示。只有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下,借鉴中国文化“天人合一”的理念,充分发挥“天人合德”的和合精神,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才能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共同体。和合文化不仅体现在人与自然关系上,还体现在人与人关系、国家与国家关系方面。中国“和”文化认为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都是兄弟关系,在交往过程中要平等相待,和睦相处,即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伙伴关系。
(二)无外原则
天下观和合文化的产生主要得益于无外原则。天下体系最根本的特征是无外原则。《礼记》中说道,“天子不言出”,意为:天下任何地方皆为天子之家,天子走到哪都没有走出天下之内。还有“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一言。普天之下,都是王的土地和管辖范围,而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们,都是王的臣民。由此看来,天下体系核心是无外原则,就是说整个世界是一个没有外部性而只有内部性的世界。由于世界是内部性的,就排除了不可兼容的异己概念,就没有外人和敌人概念。钱穆在《晚学盲言》中将中国的天下观与西方的国家观进行比较时,认为“中国人的国家观念与西方不同。西方人视国外尽是敌,抑不许敌我之相安而并存。而中国人之天下,则敌我一体,同此天,同在天之下,同为人,不同一政府,此谓小别而不同”。梁簌溟就特别指出,对于中国来说,具有对抗性的国家消融在了没有对抗性的社会之中。国家与国家的矛盾都被视为可以调和的“内部矛盾”,从而“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四海之内若一家。”在当今互联网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更加将整个人类命运视为一个整体,在这个共同体内,各国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结论
中国的快速发展使得中国成为一个“世界问题”,在此背景下“重思中国”运动盛行。“重思中国”的历史意义就在于试图恢复中国自己的思想能力,让中国重新开始思想。中国需要有自己的思想和话语,或者说要有自己的世界新理念和世界制度。对此,学界提出各自主张。“以中化西”的讨论日益引起关注,如各种天下体系的理论。他们主张各异,但都有一个共同点,即强调从中华文化的角度出发理解世界、建构世界。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从古代天下体系中汲取养分形成的新时代中国外交思想。中国天下观所包括的“天下一家”、“四海之内皆兄弟”的理念,国家交往当“以德以义”的理念,对近代以来建立的民族国家体系和具有霍布斯文化的国际社会来说,是一副有效解毒剂。中国传统民族主义观念中的“天下主义”思维为现代世界秩序的构建提供精神资源。
参考文献:
[1]李明明. 论天下思想中的政道与治道[J].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1(12):109-125.
[2]卢冰.明清以来天下观的变迁[J].学术探索,2017(02):109-115.
[3]赵汀阳. 天下秩序的未来性[J]. 探索与争鸣, 2015, 1(11):7-21.
[4]郑永年. 中国国家间关系的构建:从“天下”到国际秩序[J]. 当代亚太, 2009(5):32-66.
[5]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 推进各种文明交流交融互学互鉴http://bj.wenming.cn/hd/tt/201409/t20140925_2200144.shtml.
[6]赵汀阳:《天下体系—世界制度哲学导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41页.
[7]赵汀阳:《天下的当代性:世界秩序的实践与想象》,中信出版社,2016 年,第56页.
[8]钱穆:《晚学盲言》,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75页.
[9]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第142页.
作者简介:
张玉敏,(1997年),女,土家族、重庆市酉阳人,四川大学南亚所在读硕士,研究方向:南亚国家间关系,邮编:61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