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建礼 叶英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近几年大众传媒业在国内的发展势态非常迅猛。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打破了固有的媒体传播态势。因此,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媒体融合的背景下,就培养出综合能力素质全面的编导人才问题进行研究,着重提出对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应从过去依靠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传统教学培养转为强能力、重实践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媒体融合;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G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079 (2020) 15-00-02
在信息技术发展的良好背景下,传媒行业得到较多的发展与改革机遇,逐步向多元化成熟产业进行发展。在这种趋势下,民办高校也开设了相关专业,但专业教育定位尚不明确,人才培养模式尚不完善等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如若各高校对人才培养仍旧停留在理论先行的观念里,那么培养出的人才也势必会遭到社会的淘汰。因而,在开展广播电视编导教学的过程中,只有明确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在实践中找到相应的解决措施,才能保证相关专业人才的输送和广播电视行业的稳定发展。
一、媒体融合背景下民办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培养创新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广播电视行业不断进步,人民审美水平逐渐提高,对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传媒高校难以利用现有的教学管理体系,培养出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专业型人才。因此传媒专业学生也面临就业难度较大的困难,针对这一情况需要对传媒高校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并且明确改革目标,以便顺利完成转型升级。为了满足全媒体化背景下,传统媒体的发展需求,高校有必要对现有的实践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只有将理论知识学习与综合能力实践训练有机结合,才能保证学生在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有效掌握的同时,全面提升实践工作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和应用服务能力,以满足传媒产业对于复合型传媒人才的市场需求。推动高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也可以在提高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同时,解决实践能力低下等问题,有效解决了学生的就业问题。因此进行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有助于学生从教育阶段到从业阶段的身份转变,提高传媒高校办学水平,为我国传媒事业建设输送高素质人才[1]。
二、媒体融合背景下民办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传统教学模式影响之下,传媒教学通常只注重理论课程,而实践课占比较少。在实践课教学活动中,往往存在教师通过理论讲解设备的使用方法的问题,学生需要根据课堂讲授的内容和教师要求完成课后学习。而学生不仅要完成编导文案的编写工作,同时还要根据文案进行素材的采集,在编辑之后完成自己的作品,实践教学中教师只要求学生完成摄影摄像、视频后期等单一环节进行重复性训练,导致实践效果大打折扣。
三、媒体融合背景下民办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培养创新方法
(一)现代学徒制与教学工作室结合
1.建立工作室集群
建设符合行业需要和社会需求的工作室集群,对高校开展广播电视人才具有积极的作用。在开展相关教学活动中,应遵循传媒产业的创作和生产流程,重点着眼于采编、播音、摄录、演员、服装、化妆、道具、音乐、美工、拍摄等重要环节。通过提高学生和教师的积极性,将媒体创作产业链与实际教学内容进行有机结合。传媒行业专有的技术和文化特点,决定了工作室建设中所使用的设备更新换代较快,高校开展教学的设备和相关教学条件要达到教育部出台的标准,对教学经费投入情况和教学工作室的建设情况进行量化考核。当然,在新媒体行业伴随互联网平台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传统媒体也遭到了空前的危机,节目内容、应用技术和运营模式遭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如此严峻的生存环境下,也为传统媒体的转型升级与高校教育事业改革提供了重要机遇,只有打破传统教育中一成不变的实际案例模拟教学体系,将传媒行业创作过程引入到教学活动中,才能增进传媒行业与教学的交互性[2]。
2.与传媒企业联合
传媒类高校想要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就要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引入实践创作制度与學徒制度深度结合的融合型工作室制度。通过高校与企业媒体的深度合作,跳出传统教学中模拟教学模式,在校内建立传媒工作室,使教学环境接近媒体创作真实过程。开展教学活动的教师,要具有一定的专业素质与教学规范性,可以解决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这就需要高校为师资的引进提供相关支持,如聘请专业媒体人对学生创作过程进行全方位指导等。这种教学体系既达到了教育部提出的相关教学标准,还可以拓展教师的教学素质维度。
3.理论与实践并重
实践创作与学徒模式的有机结合,可以在多个教学环节对学生进行培养,保证学生扎实掌握相关理论知识以及专业要求的同时,具有较强的综合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3]。传统的媒体教育通常只注重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对知识进行单方面系统性的输出,往往忽略了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工作室创作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专业理论与实践能力的结合,将工作室教学模式转化为真实的传媒项目教学,实现工作室与职场一体化。才能真正地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当中。其次传统的工作室教学,往往带有学院派的特点,无论传媒专业学生身处哪种教育阶段,最终都将进入传媒职场。因此在高校传媒教学体系中,职场教育就显得十分必要,职场化教育对于学生的就业能力和专业就业比例,具有深远的影响。实际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教学形式的创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减少理论课程体系对于教学资源的占用。将学历学位证书与从业资格证书认证相结合,将传统教学重点对于理论知识体系的掌握,逐步转移到提高相关职业能力上来。
(二)校内教学与媒体实践结合
教育部对高校传媒教育提出了五点要求,对于人才培养方向的规划设定、学生的职业适应程度、提高相关从业人员的福利待遇、教育培养质量和有效程度和学生对于教育结果的满意程度。校企合作教学过程中,最大的阻力在于难以调动相关企业的积极性,对此传媒高校应针对合作教学的难点采取四个应对措施,即:采购领先于传媒企业的高科技先进设备;聘用一线媒体人或相关行业的代表人物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培养;与企业建立项目收益分成机制;整合高校人力资源对传媒项目进行开发。通过四个措施的开展,制定人才培养规划方案突出媒体的属性,建设传媒工作室,体现传媒的职业标准,打造校企合作专业教学团队体现传媒的职业属性,制定相关从业制度体现媒体的从业要求标准。保证高校培养出的人才可以满足传媒企业的发展需求,课程与理论知识教学与职业能力准确对应,实践教学工作室与工作环境直接对接,教学质量评估标准满足传媒从业资格标准。
(三)人才培养与媒体实践同行
对于刚刚踏出学校校门的大学生而言,进入传媒企业进行实习,通常会存在因实践能力较差,无法胜任一线工作的情况。由于工作负担较大,传媒企业的工作人员对于学生也无暇顾及,会大大降低学生的从业自信心。传媒高校通过采用五轴联动措施,可以有效保证学生实习实训的多元化。通过专业人员的引导与指导,可以有效解决学生在工作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校企合作建立实训工作室,扶持师生自办传媒公司,可以有效解决学生实习场所与空间问题。在传媒项目上与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可以解决学生由实习生到从业人员的身份转变问题。建立健全的课程评价与成果鉴定制度,则可以解决学生实际工作量评定问题。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五轴联动,可以将传媒基础教学、教学方法规划、学生实训工作、职业技能评定、传媒资源开发进行有效融合,建立现代化教学工作模式。在教学中由从业经验丰富的传媒人进行引导,将学校教学模式转变为现实中传媒行业的工作模式,在实训过程中接触真正的项目,实现校园培训实践与传媒行业从业的无缝对接。
四、结论
综上所述,我国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教育在近些年得到飞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教育过程中的许多问题。专业的定位模糊,教育管理体系尚不完善,导致学生传媒从业率低、传媒从业困难等问题都从根本上影响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发展。民办高校只有提高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找到其中存在的问题,加强与外界的资源连接,创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才能保证综合性传媒人才的有效输送,为我国的传媒事业建设作出重大贡献。
参考文献:
[1]方俊,万晓红.基于“互联网+体育”战略的体育院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教学内容的建设[J].传媒论坛,2020,3(08):136.
[2]胡巾煌,李轶天.双创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探索——以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为例[J].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9(02):74-77.
[3]谭玉龙,陈丹.“课程思政”理念融入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课程的途径探析——以“影视研究方法”为例[J].视听,2020(02):229-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