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下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的创新性思考

2020-09-03 02:16高玉洁
传媒论坛 2020年17期
关键词:广播电视新闻媒介融合

摘 要:媒介融合是将传统行业融入新媒体发展的一种趋势,在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媒介融合的浪潮下,人们对广播电视质量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不仅要保证广播电视内容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而且要有效地吸引观众观看广播电视新闻。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是新闻获取和传播全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确保新闻质量有效完成具有重要意义。如果传统的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不加以创新性变革,那么广播电视行业将很难立足于互联网时代。希望本文通过对新时期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的探讨,以期起着抛砖引玉之用,为我国新闻传播事业做出贡献。

关键词:媒介融合;广播电视新闻;创新性思考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079 (2020) 17-00-02

“媒介融合”(Media Convergence)概念始于20世纪80年代,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浦尔教授在其著作《自由的技术》中提出,媒介融合指将原先属于不同类型的媒介结合在一起,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发展趋势。[1]目前,“媒介融合”可归纳成一种新的媒介形式,以信息消费终端的需求为指向,由内容融合、网络融合和终端融合所构成,能够融入不同媒介模式的互动中。所以,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出现了许多新的信息渠道,数字传播可以增强信息传播的及时性。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新媒体的出现破坏了传统媒体产业的地位,许多媒体产业纷纷涌向互联网适应时代发展的浪潮,在这种背景下,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应在当前社会发展需要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一、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现状与问题

由于社会新闻的复杂性,广播电视新闻采编人员在编辑工作时要有选择性,有选择地对信息进行的传播,尽量避免给社会带来负面能量,不可背离新闻工作的初衷。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者要了解社会心理和社会趋势,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编辑要保证信息的独特性和个性,对社会有足够的吸引力,才能在媒介融合发展中生存。

当前我国传统的广播新闻相对统一,既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现状,也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广播电视新闻需求。为了改善这种状况,新媒体工作者在媒体整合的背景下,应该不断创新和完善,尽快适应当今社会媒体产业的发展步伐。在媒介融合时代,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主要面临以下两个方面的挑战:

(一)信息收集与交流的挑战

目前,许多广播电视新闻公司通过广播FM电台、网络短视频、短图文等方式进行传播改革,但广播电视编辑工作发展速度仍然缓慢。众所周知,新闻涉及范围广,包括国家重大时事新闻、民生新闻、富含正能量的新闻,如各种见义勇为的英雄事迹等,也包括揭露社会中不法行为、让人们敬畏法律权威性的新闻。积极搭建信息资源交流平台是社会大众与政府沟通的桥梁,能够有效提高时效性和交互性,如果在信息交流与反馈上面没有做到位的话,就很难让群众积极参与到新闻传播中,最终影响媒介融合的进一步发展。

(二)传统的广播电视信息传播的工作理念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传统的广播电视新闻编辑需要转变观念,更好地适应新一轮媒体整合浪潮。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各类媒体可以发挥不同的节目功能,但广播电视新闻节目本身具有特殊性和严肃性,主要是播放国家大事,而社会生活内容较少,而且节目上难以通过广告的方式提高新闻的关注度。[2]因此传统的新闻内容会显得枯燥乏味,这就导致了部分观众的阅读兴致不高。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在信息内容的表达展示上面,包括新闻的排版编辑、逻辑顺序和语言组织上面都缺乏新意,没有跟上时代的潮流。当前的互联网思维倾向于接地气、亲民、易了解的方向,如果在新闻报道过程中使用过多的专业名词和术语,会增加民众理解新闻的难度,降低公众阅读新闻的兴趣,而且信息内容普遍同质化,降低了信息内容的传播价值,这不利于行业媒体的长期发展。

二、媒介融合时代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的创新策略

(一)建设全面化信息服务平台

在媒介融合时代,广播电视新闻编辑需要一个综合性的信息服务平台来实现编辑工作的创新。广播、电视、报纸、网络和移动终端等必须要协调好,因为在媒体融合的时代,广播电视新闻处理设施不仅限于声音、语言和图像。其内容制作具有多媒体的特点,而多媒体融合是信息采集的主要过程。

积极搭建信息资源交流平台,有利于实现进一步的区域合作。互联网技术和纸质平台融合,通过创建智能组织,促进信息服务平台的优化和监管。可以成立市场分析小组、市场监督小组等智能组织,通过明确分工,完善综合信息平台的内容,确保信息在各个环节的高效传递。为了保证信息的及时性,广播电视新闻采编人员必须利用信息交换和信息检索平台、采编和播出系统,了解不同媒体信息项的特点,以便获得和处理公共资源的机会。

(二)广播电视新闻编辑从业者要转化自身的工作观念

1.从文字编辑到信息评论员

过去,媒体一直是国家和政党的发言人。政治宣传工作要做好。政府机构、企业、机构和组织是信息的来源。媒体必须扮演新闻卫士的角色,随着新媒体、手机、网络和微博的发展,它们逐渐出现。在汽车工业时代,任何人都可以发布新闻,任何人也可以发挥公众监督的作用。因此,广播电视新闻编辑也应结束新闻创作者向大众传播者的轉变。新闻编辑从业者除了要坚持自己的新闻真实性和时效性的作风,认真选稿,做好新闻把关人的工作,在掌握真理、逻辑、语言组织的前提下,承担起为人民服务的主要价值观责任,及时解决民众的问题,了解人民生活动态,传递群众呼声。

为此,在媒介融合的浪潮下,广播电视新闻编辑从业者要转化自身的工作观念,切实有效提高广播电视媒体的竞争力。一方面,广播新闻编辑要做好信息的传递工作,另一方面,要做好观点的传播工作,使事实得以呈现和评论。因此,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必须具备一定的材料收集和评论能力,敢于对热点事件和突发事件进行点评,让新闻事件能够被迅速梳理,作出有力点评,充分展示广播电视媒体的影响力。

2.从消息分发到消息发现

在媒介融合的时代,广播电视编辑已不再是简单的信息传播者和物质处理者。他们必须完成从信息传播者到新闻发现者的角色转换,才能丰富广播电视信息的内容,使其形式更加多样化。广播电视编辑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他们以独特的新闻敏感度和独特的视角,寻找群众感兴趣的内容,运用现代技术发挥各种功能。即使信息是相同的,他们也可以通过个人交流使广播和电视信息突出不同的主题。此外,广播电视新闻编辑企业要联合工作人员定期组织信息整合,以主题单元的方式把最近的大事件整合到一起。同时,广播机构还必须关注民生资源,充分调动信息资源,积极策划专题报道,做好做大新闻传播工作。

(三)提升广播电视新闻编辑从业者的技能

广播电视新闻工作人员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从传统的个体人才向复合型人才转变,积极承担自己的责任,迎接挑战。由于信息产业的及时性和客观性,它在认识世界和新事物中起着引导的作用,因此新闻编辑在编辑工作中,既要尊重相关行业标准,同时要保证自身的高专业水平,也要保证编辑内容符合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一定要以客观的信息和内容为依据,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除了组织和撰写采编评价活动外,广播电视新闻工作人员要与群众建立联系,积极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编辑技能和排版技能,提高网络信息的编辑处理水平,学习和利用Flash、语音、文字等信息,影像功能综合媒体进行新闻编辑工作,为社会发展奉献自己的一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媒介融合的今天,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面临着一定的挑战。笔者认为通过建设信息交流服务平台,转变新闻编辑工作的观念和提升从业者的技能方面的创新性举措能够增强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的影响力,使得广播电视新闻节目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梁潋之.媒介融合背景下我国传统媒体新闻编辑转型研究[D].广西大学,2013.

[2]王洪梅(蘇阳),刘枫.融媒体时代广播新闻编辑发展分析[J].西部广播电视,2015.

[3]张英华.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意识和融合能力[J].西部广播电视,2017(17).

[4]苑晓光.融媒体新闻编辑创新意识与融合能力提升[J].科技传播,2019,11(12).

[5]郑素琴.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的创新素养提升研究[J].中国传媒科技,2019(12).

[6]杨文.融媒体时代下电视新闻编辑的转型[J].西部广播电视. 2019(24).

作者简介:高玉洁,女,汉族,河南商水人,中级编辑。研究方向:新闻学、编辑排版学等。

猜你喜欢
广播电视新闻媒介融合
对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创新的分析和思考
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素质提高策略探讨
广播电视新闻记者采访的情与理分析
对媒体融合生态环境中出版教育的思考
媒介融合背景下对新闻记者素质的要求
2011—2016我国媒介融合研究综述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媒介融合语境下的新闻业务流程再造
广播电视新闻编辑提升方略
媒介融合背景下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