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驱动机制探析

2020-09-03 02:19王学勇
现代营销·学苑版 2020年8期
关键词:驱动机制协同发展区域经济

摘          要:改革开放40多年间,我国整体经济水平显著提升,但是,纵观整个经济市场,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存在较大差距,经济发展格局虽然由单极格局向多极格局转变,却仍无法快速解决这一问题,影响了我国经济建设的均衡性与持久性。构建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机制,有助于驱动我国整体经济发展壮大。对此,文章探讨了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中的驱动因素,并对驱动机制深入探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区域经济;协同发展;驱动机制

新形势下,我国改革进入深水区,区域经济格局逐渐由沿海区域支撑整个国家经济增长的局面转变为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共同发展的多级格局,格局的变化,意味着我国正在向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方向进发。但是,纵观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情况,区域之间经济水平的巨大差距并未减缓,阻碍了区域协同发展步伐。如何保障区域经济发展相互协同,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当代社会建设的重要任务,是全面建成小康、推动社会和谐稳定的根本需求。制定区域经济系统发展机制,具有深刻现实意义。

1.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简单概述

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主要是指各个区域之间互相开放,经济往来越发密切,区域合理分工,带动区域经济稳定增长,缩短了区域间经济差距,在规定范围内,实现了区域经济良性发展。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中,重视的是发展过程、真实形态,区域之间开放性、经济往来的密切度、分工的科学合理性都明显提升,区域之间的经济差距渐渐缩短。

2.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理论依据

在区域发展过程中,协同理论的作用不可忽视,主要体现:其一,区域经济发展并不能单独展开,任何区域想要持续发展,对外开放是关键,如此才能推动技术、人才、信息、资金等的流动,带动区域各方面发展。其二,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应维持区域间的合作关系和良性竞争,保障各区域的自主性,强化并稳固区域经济内生动力,为区域经济稳定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其三,区域经济之间协同发展,应该与客观事实相符,避免盲目展开工作,只有措施合理有效,才能保障经济稳固,增强经济运行效率。在区域经济之间协同发展中,协同理论作为重要理论依据,为人们不断探究驱动区域经济之间协同发展提供了理论根基。而相关部门想要真正完善区域经济间的协同发展,必须全面分析,掌握区域经济之间协同发展序参量,增强驱动机制可靠性与有效性,真正发挥驱动机制的作用。

3.驱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重要因素

在党十九大报告中,人们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和经济发展不充分的矛盾日益突出。为解决该矛盾,重塑新经济格局,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带动我国经济发展,加强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成为发展必然。而驱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主要因素包含如下几点。

3.1区域的比较优势

在区域之间协同发展经济时,劳动力、技术、自然资源、土地等构成区域比较优势,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而在区域经济格局演变中,不同演化阶段对应区域的比较优势存在差异,演化特征包含以下几点:①静态转变为动态,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初期,比较优势为静态优势,发展至中后期,比较优势依照实际需求展开变动,根据区域经济的发展效率即时调整,为动态优势。②资源转变为知识本身。比较优势通过开发并利用自然资源,带动区域经济的建设发展,随着区域经济建设,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专项对信息、技术、人才等的追求,知识型比较优势的高级要素、核心带动能力较强。

3.2区域经济的联系

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强度、能量损耗等关系着区域经济的演化,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不同阶段对应。由整体层面看,在不断演化中,区域经济的联系具有如下显著特点:①强度显著提升。演化不断深入,区域间经济联系强度逐渐增长,子系统间的依赖性、影响显著提升。②损耗下降。区域经济演化,区域发展逐渐由各项资源的利用转向知识型,节约了能源,降低了自然资源的损耗。而信息技术的深入,区域之间通过信息技术,各项经济交流越发便捷高效,推动了区域经济发展步伐,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而资源的最优化配置,能量损耗的下降,对区域经济资源的有效整合、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推动力。

3.3区域产业分工

在区域经济协同演化时,区域产业分工展现出如下优势:其一,分工模式持续优化。原先的分工模式杂乱无章,逐渐向规则有序演变,产业分工越发明确、合理。其二,子系统数量持续增长,各区域开始融入较大区域经济的分工协作内,而子系统始终处于大区域产业分工内。其三,个体特征持续弱化。就整体网络而言,在产业分工中,子系统个体特征逐渐弱化,展现了整体效率。

4.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驱动機制

4.1识别驱动因素间的序参量

由上文可知,在区域经济之间协同发展时,主要驱动因素包含三种,分别是比较优势、区域产业分工与区域经济联系,三种驱动因素都可能发展为序参量的几率,在区域经济系统的不同发展阶段,序参量根据三者分工规律呈现出动态变化。在协同初级阶段,不同的子系统联系并不紧密,产业分工并未成型,子系统个体特征显著。在协同中级阶段,子系统之间经济联系逐渐强化,个体特征减弱,经济联系、产业分工也越发显著。在协同高级阶段,子系统区域具有明显比较优势,区域间经济联系强化,产业分工成为序参量。

4.2不同驱动因素相互协同

在不同区域之间经济协同演变中,序参量发生变化,无论驱动因素中哪一个成为序参量,驱动因素相互协同始终将序参量连接起来,而驱动因素作为变量纽带,决定着协同演变的速度。如:若区域比较优势和区域经济联系相互促进、因资源禀赋决定区域比较优势,推动区域间有形与无形要素相互交流,构建区域经济联系,区域经济间的科学联系,锐化区域比较优势。并且,区域间的要素交流离不开商品贸易,比较优势下,贸易双方都能获利,实现双赢,利益驱动下,各区域间经济联系明显提升。同时,区域间的经济联系,推动了各区域优势更好发挥,要素交流下,区域比较优势得到锐化,各自不足得到弥补,提高了区域间的比较优势,两者之间相互促进。

5.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机制构建

5.1优化市场竞争机制

由区域经济方面看,市场竞争机制的优化,是对要素科学分配的重要途径,推动了区域之间经济分配,全面强化要素安排的领域经济、规模经济、区域核心竞争力。若以区域经济间的关系为视角,市场机制优化彻底打破区域间政治界限,建立良性竞争环境,尤其注重相邻区域间搭建区域性经济。首先,区域间的位置要素作为改革开放之后地区之间经济差距不断增大的关键,市场机制的优化,有助于明确区域市场作业,以区域之間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筹划、区域资源整合、区域内部结构完善等,最大限度弱化地理位置因素,降低区域间的经济差距。其次,我国各地区间资源优势差异较大,建设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机制,吕笋资源产品定价体制,提高生产元素市场价值标准,增强区域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资源节约型社会发展。最后,构建生态投入、资源开发环境补给等体制,约束资源开发行为,在限定范围内开发资源,保障环境健康发展的同时,提高市场竞争力。

5.2促进跨区域协同监管

在区域经济间协同发展时,跨区域治理影响着各地区的内部经济关系、利益关系,劝着关系着区域之间是否形成长期稳定  合作关系,影响着彼此合作机制下的经济利益,由不同区域资源优势、地理位置密切相关,关系着动态性改变、市场体制构建。后者影响着地区合作建的成本分担、合租往来的成本,一定程度上,会受到外部体系编排影响。对此,为促进跨区域协同监管,应遵循自主平等原则,对各地区之间主观能动性发挥全面考量,区域之中经济主体不同,经济水平也存在差距,利益关系交错复杂,区域性经济合作建设时,协调不同领域差异非常关键。同时,确定核心经济体,尤其主导其他区域建设发展。

5.3建立健全核心协调体系

在政绩驱使下,各区域领导者纷纷制定经济发展制度,然而,部分地区仅看到眼前利益,忽视了长远发展,区域之间合作关系受到影响,增大了资源浪费。政府部门协调组织等应对区域之间就经济合作进行协调,建立健全核心协调体系并落实。首先,对政绩评价体系进行优化。也传统的政绩评价以人均收入的增长比例为主,在改革中,应展现科学发展观,根据区域间、各产业间的差距,针对性制定政策评价体系,为发展目标实现提供帮助。其次,不断完善发展机制。确定不同类别主体作用,做好区域角色定位,明确管制指标,在规划不同区域政府发展战略时,避免忽视自然生态环境。同时,保障设计安排的整体性、合理性、有效性、长期性等。最后,在设计主体作用区的计划时,应展现协同作用,保障国家宏观计划、各区域发展战略之间的一致性,实现个别利益、整体利益的协调统一,推动区域发展纲要融洽,预防区域随意发展。

总结

总而言之,区域之间经济协同发展,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对策,建立健全驱动机制,针对各个协同阶段,落实差异化发展。在协同发展初期,应强调区域之间的比较优势,增强区域核心竞争力。在协同发展中期,应对要素流动机制规划完善,在资源配置过程发挥市场效果,强化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提高各地区信息交流。在协同发展后期,应对各地区的产业分工优化,推动区域经济的长久发展。如此,全面推动区域间产业协同机制的落实,带动我国整体经济发展建设。

参考文献:

[1]赖明勇.《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动态评估、驱动机制及模式选择》评介[J].地理学报,2018,73(09):1823.

[2]冯子洪.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驱动机制探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8,26(17):115.

[3]刘莹.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新路径[D].湖南大学,2018.

[4]梁卫平.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驱动机制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7(21):52-53.

[5]李圣荣.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机制研究[J].黑河学院学报,2018,v.9;No.60(06):92-93.

[6]杜青.基于协同发展机制下的区域经济驱动效应研究[J].大众投资指南,2018(11):134-134.

作者简介:

王学勇(1976.5-  ),男,汉族,江苏新沂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与GIS。

猜你喜欢
驱动机制协同发展区域经济
边境民族文化旅游:内涵、特征与驱动机制
山东省旅游产业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协同发展探析
学生主导型案例课程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我国乡村旅游驱动机制与开发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