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自贵
中医认为,心衰指气病日久伤血,阳病日久损阴,血虚亏阴导致气血不足、气阴两虚,心之阳气不能速振,瘀血痰浊,累及心阳之气,则阳损欲脱,属于“心悸”“怔忡”“痰饮”的范畴[1]。心衰以心悸、呼吸困难、乏力、胸闷为主症,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随着中医技术的发展,中药治疗心悸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受到广泛关注[2]。麝香保心丸、益心通脉颗粒等中成药是临床上常见的改善心衰用药,但前者适用于阳气亏虚者,后者适用于气阴两虚者,因此对于心衰的治疗强心汤辨证论治受到广泛关注[3]。本研究以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110例心衰患者为例,探讨强心汤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本院收治的110例心力衰竭患者病历资料。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55例中男女各有30例、25例;年龄55~75岁,平均(65.34±10.24)岁;根据NYHA心功能分级,其中II级18例、III级23例、IV级14例。观察组55例中男女各有28例、27例;年龄58~75岁,平均(66.12±10.17)岁;根据NYHA心功能分级,其中II级20例、III级23例、IV级12例。本研究上报我院伦理委员会,并获得批准,利用统计学软件对各组患者基线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较。
1.2 辨证分型根据《临床中医内科学》[4]关于心衰的辨证分型理论,分为心气不足型、气虚血瘀型、痰热壅肺型、气阴两虚型,心气不足者多有心脏自病,心气匮乏、耗伤心气而导致心悸不宁、肢倦乏力、短气自汗,舌质淡,苔薄白,脉虚弱;气虚血瘀者心气亏虚,运血无力导致心悸胸闷、气短乏力、胸脘痞满、尿少浮肿,舌紫黯,脉沉涩;痰热壅肺者宣肃治节无权而致心悸而喘、不能平卧、咳嗽痰黄、发热口渴、尿少肢肿,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气阴两虚者心病日久,气虚日久,损及心阴而致,惊悸怔忡、气短乏力、口干咽燥、头晕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
1.3 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益心通脉颗粒(河南辅仁堂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10980093)治疗,温开水冲服,一次1袋,每日3次,4周为一个疗程。观察组患者给予自拟强心汤治疗,药方组成为猪苓、生姜、补骨脂、淫羊藿、黄芪各20 g,丹参、红花各15 g,白芍、白术、赤芍各10 g,鹿角9 g,附片3 g。以水煎煮,取汁400 ml,每日1剂,分3次温服。根据中医辨证论治原则,心气不足者加人参、茯苓、炙甘草、炙远志、酸枣仁;气虚血瘀者加当归、川芎、广郁金、葶苈子、地龙;痰热壅肺者加麻黄、杏仁、苇茎、薏苡仁、葶苈子;气阴两虚者加人参、麦冬、五味子、黄芪、生地黄。2组均用药4周。
1.4 观察指标根据《中医内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三)》[5]评价心衰治疗效果,显效:患者中医证候基本消失,心功能纠正至I级或进步2级以上;有效:患者中医证候显著改善,心功能进步1级;无效:主症及次症均无变化或加重。总有效率为显效率和有效率之和。以主症心悸、呼吸困难、乏力、胸闷4个症状改善情况进行分析评价证候积分,每个症状分为正常、轻度、中度和重度,分别以0~3分标记,总分最高12分。记录并比较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总分平均分。
2.1 临床疗效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3.64%高于对照组67.27%,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疗效比较 (例,%)
2.2 证候改善情况治疗前,2组中医证候积分对比,P>0.05;治疗后,2组较治疗前均有一定改善,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证候积分改善情况比较 (例,
心衰是指心脏收缩功能和舒张功能发生障碍,不能将静脉回心血量充分排出心脏,导致的静脉系统血液淤积,动脉系统血液灌流不足引起心脏循环障碍。从中医角度来讲,心衰是因血脉瘀滞、水饮内停、痰浊不化,导致阴阳两虚、心脉瘀滞、阴虚血涩等情况,因病变部位在心,还涉及到肝肺脾肾四个脏器,中医内科学认为其属于本虚标实之证,因虚致实,因实致虚,虚实难复,而治疗应以补益心气、化瘀通络为主,配合中医辨证论治,兼顾气虚阳衰,血瘀痰浊[6]。
益心通脉颗粒是一种中药补益剂,具有益气养阴、活血通络的功效,其主要成分为黄芪、人参、北沙参、玄参、丹参、川芎、郁金和炙甘草,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气阴两虚,瘀血阻络所致的胸痹。方中黄芪、人参、炙甘草补中益气;北沙参、玄参养阴;丹参、川芎、郁金活血化瘀,诸药共奏益气养阴,活血通络之功,但对于心气匮乏,耗伤心气而导致心悸不宁,宣肃治节无权而致心悸而喘,不能平卧,咳嗽痰黄怔忡者则疗效不佳[7]。强心汤具有益气强心、活血通络的效果,方中猪苓具有利尿渗湿的效果;生姜能发表散寒,止呕开痰;补骨脂和仙灵脾有补肾助阳、补肾壮阳,祛风除湿的作用;黄芪能够补气固表,托毒排脓,利尿生肌;丹参是公认的活血祛瘀,安神宁心,排脓止痛良药;红花也可活血通经,去瘀止痛;白芍可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白术的作用是补脾益胃,燥湿和中;赤芍具有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的效果;鹿角为行血,消肿,益肾的良药;附片可回阳救逆,补火助阳。多种中药材相伍相成,从而帮助补气活血、祛瘀利水,标本兼顾[8]。同时,根据中医辨证论治原则,人参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茯苓渗湿利水,益脾和胃,宁心安神;炙远志宁心安神,祛痰止咳,消肿止痛;酸枣仁养肝宁心,安神敛汗,炙甘草和中缓急,调和诸药,帮助改善心气不足。当归补血和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川芎祛风活血,行气止痛;广郁金活血止痛,疏肝解郁,凉血清心;再加上葶苈子下气行水,地龙清热定惊,通络平喘,帮助改善气虚血瘀。麻黄能平喘,利水,杏仁能平喘祛痰;苇茎可散结通瘀,化痰除热,清肺化痰,逐瘀排脓;薏苡仁能利水祛湿,配合葶苈子帮助改善痰热壅肺。麦冬能养阴生津,润肺清心;五味子敛肺滋肾,生津收汗;黄芪能补脾益气,利尿消肿;生地黄用于热病伤阴、阴虚内热者,针对气阴两虚者能益气生津养阴[9]。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3.64%高于对照组67.27%;治疗前,2组中医证候积分对比无差异;治疗后,2组较治疗前均有一定改善,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这也提示我们,相比于益心通脉颗粒,强心汤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更好。尽管益心通脉颗粒也有一定的益气养阴、活血通络功效,但因患者症状、体征、病理变化性质不同,治疗的针对性不强,而强心汤在基本方药基础上,配合中医辨证论治,发挥中医辨证论治不同证候不同治疗方法的优势,从而帮助快速改善患者心悸、呼吸困难、乏力、胸闷等多种症状,提高治疗效果[10]。
综上所述,心力衰竭属本虚标实之证,治疗应以补益心气、化瘀通络为主,强心汤能活血通络,强心利水,配合中医辨证治疗,可帮助快速改善心衰患者多种临床症状,疗效确切,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