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维峰
临床上,类风湿性关节炎非常常见,属于一种多发、慢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T细胞反应,常见于侵蚀性关节炎,患者伴随关节肿胀、疼痛、晨僵等临床症状,严重降低生活质量[1]。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机制至今为止仍不明确,但诸多学者证实该疾病的主要病理特点为血管新生、滑膜增生、血管翳而导致[2]。长期以来,临床多采用药物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进行治疗,如非特异性抗炎药物、特异性抗炎药物、小分子药物等等,尽管对缓解患者症状有一定疗效,但无法达到长时间巩固和根治的效果,对比这些药物,中医辨证治疗的方法有效性与安全性更好,具有途径较多、靶点较多以及安全性更高的优势,越来越得到临床医疗人员和患者的认可[3]。本研究选择我院近两年收治的10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予以分析,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100例,结合患者具体的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29~66岁,平均(43.0±4.7)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18年,平均(4.5±1.1)年;患者的关节功能分级包含有Ⅰ级6例,Ⅱ级20例和Ⅲ级24例。对照组,男29例,女21例;年龄30~68岁,平均(43.4±4.8)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20年,平均(4.7±1.2)年;患者关节功能分级为Ⅰ级5例,Ⅱ级18例,Ⅲ级27例。2组上述资料对比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制定《类风湿关节炎诊断及治疗指南》[4]的相关标准;②患者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5]中关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标准,确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疾病;③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关节疼痛、肿胀、晨僵等情况,且舌淡苔薄白,显示类风湿因子阳性;④患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存在研究用药过敏史的患者;②处于类风湿关节炎晚期,且关节存在严重畸形问题的患者;③存在重要器官器质性病变的患者;④存在严重精神疾病的患者;⑤合并痛风性关节炎等其他风湿性关节疾病的患者;⑥1周内使用糖皮质类激素或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的患者;⑦临床资料不全,配合度较差,不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患者。
1.3 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甲氨蝶呤片(国药准字H31020644 上海信谊药厂有限公司 2.5 mg)联合独活寄生汤饮片(生产批号20171025 三九药业)治疗,其中甲氨蝶呤片口服,每次10 mg,独活寄生汤饮片口服,每天1次,以治疗2周为一个疗程,持续治疗6个疗程。观察组患者采用甲氨蝶呤片联合独活寄生汤颗粒(生产批号20170623 三九药业)治疗,其中甲氨蝶呤片与对照组患者服用方法相同,独活寄生汤配方颗粒则溶于温水,每天口服1剂,分2次在饭后服用治疗,以2周为一个疗程,持续治疗6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①评估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症状积分[6],对应症状有关节疼痛、关节肿胀、晨僵、喜暖恶寒、关节屈伸不利,结合症状轻重的程度积分为0~3分,其中0分表示患者无症状,1分表示症状较轻,2分表示症状较重,3分表示症状严重。②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患者治疗前后关节疼痛程度[7],以0~10分计分,其中0分表示无痛,1~4分表示轻度疼痛,5~6分表示疼痛感明显,7~9分表示疼痛严重,10分表示剧烈疼痛。③我院为患者治疗前后检测相关生化指标,包括血沉(ESR)、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以及白细胞介素-β(IL-β)。④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8],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效:治疗后患者临床表现显著改善,缓解程度超过3/4,各项生化指标改善明显,逐渐接近正常值;进步:治疗后患者症状表现得到改善,改善程度在50%~75%,各项生化指标均有所改善;有效:对比治疗前,患者治疗后的症状改善幅度在30%~50%,生化指标有微小变化;无效: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变化达不到上述标准。
1.5 统计学方法将2组患者对应数据值录入统计学软件SPSS 20.0处理,计数资料、计量资料分别以百分比和均数±标准差表示,分别以χ2检验与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临床治疗效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患者略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例,%)
2.2 疼痛情况及中医症状积分2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及中医症状评分接近,治疗后各项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2组患者VAS评分对比差异明显,P<0.05,而中医症状积分接近,P>0.05。见表2。
2.3 生化指标治疗前患者各项生化指标比较相似,P>0.05,治疗后均明显下降,其中观察组患者指标改善更明显,P<0.05。见表3。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VAS评分及中医症状积分比较 (例,
表3 2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化指标比较 (例,
中医学中,类风湿性关节炎疾病属于“痹证”的范畴,属于对滑膜关节产生影响的常见慢性炎症。临床研究实践证实,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滑膜组织与滑膜液将有如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β等大量细胞因子存在,而这一原因正是导致患者炎症产生,关节受到破坏的直接原因[9]。由此可见,对临床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疗效的研究,可参考细胞因子等生化指标。临床上,西医提倡应用免疫抑制剂、慢作用抗风湿药物、抗炎药物以及激素为患者提供治疗,但部分药物长期应用容易引发患者一些胃肠道反应、肝功能受损或是口腔溃疡情况,用药难度加大,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样得不到保障。其中,甲氨蝶呤片就是一种常用的抗风湿药物,长时间单独应用,患者容易出现胃肠道不适的症状。因此,很多临床医疗人员不建议类风湿患者长时间单纯应用西医治疗。
中医治病以求本为主,辨证施治,对比西医,其优势明显。本研究应用的独活寄生汤对类风湿关节炎有很好的疗效,中药配方颗粒应用较多,对比中药饮片的调配和炮制,更是一种新的便捷用药方式,主要通过优质中药的饮片进行调配,再经过提取、浓缩、干燥的环节制成颗粒,发挥药效。在使用上更是具备方便、疗效稳定的价值。本研究中,应用独活寄生汤配方颗粒联合甲氨蝶呤片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在疗效、中医症状积分改善情况上,与采用独活寄生汤传统饮片联合甲氨蝶呤片治疗的对照组患者疗效相当,但在疼痛情况的缓解与生化指标的改善上,观察组患者效果更好。现代药理学研究结果证实,独活寄生汤配方保留了部分煎剂的药效,在此基础上还有增强功能,因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疾病的便捷性更好,疗效更显著。这与周燕[10]研究结果相似,再一次证实中药配方颗粒应用于临床治疗的价值。
综上所述,针对临床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提倡应用甲氨蝶呤片与独活寄生汤配方颗粒联合治疗,疗效明显,值得推广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