疱疹性咽峡炎多见于1~7 岁小儿,大多由肠道柯萨奇病毒引起,埃可病毒也可引发,同一患儿可重复发病,以发热、咽痛为主要表现,多影响进食,可伴有流涎、呕吐等,具有传染性,传播快,夏秋季较为高发,典型症状出现在咽部,初起咽部充血,有散在灰白色疱疹,伴有红晕,2~3日后红晕会扩散,疱疹不久破溃,形成黄色溃疡,一般病程4~6日,重者可至2 周,幼托儿童高发,如治疗不及时可并发病毒性心肌炎、病毒性脑炎、病毒性脊髓炎等,对儿童健康发育影响极大[1]。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8年1~10月我科收治的68 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临床资料,探讨外用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联合开喉剑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1~10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68 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4 例。对照组男18 例,女16 例,年龄8 个月~7 岁,平均(3.51±1.39)岁,病程1~8 天。研究组男19 例,女15 例,年龄1~7 岁,平均(3.63±1.46)岁,病程1~8 天。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与疱疹性咽峡炎诊断标准相符,符合2019年疱疹性咽峡炎诊断及治疗专家共识的标准[2];②患儿均有高热不退的现象或突然的高热;③疱疹见于口腔咽部和软腭处;④患儿配合度良好;⑤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手足口病引起的咽峡疱疹;合并肺炎或心肌炎等并发症。
1.2 研究方法对照组予常规治疗,包括对症抗炎、补液治疗,给予开喉剑喷雾剂(儿童型,贵州三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20025142)喷患处,1~2 喷/次,每日3~5 次。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喷雾剂(南海朗肽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20040053)喷于口腔患处,用法1 喷/次,每日3 次,药物于2℃~8℃冰箱保存。
1.3 评价与观察指标①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咽痛缓解时间、食欲恢复时间及疱疹愈合时间。②疗效判定[2]:显效:治疗3d,体温处于正常状态,咽痛、流涎情况有所改善,疱疹缓解;有效:治疗4~5d,体温基本处于正常,咽痛、流涎、疱疹情况有所改善;无效:治疗5d 后,体温未恢复正常,疱疹显著。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③于治疗前后分别采集患儿空腹静脉血4ml,采用ELASE 测定患儿血清C 反应蛋白(CRP) 及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④观察两组患儿用药后过敏、恶心呕吐、腹泻等不良反应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2.0 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比较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3.53%(25/34),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7.06%(33/34),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n)
2.2 两组患儿咽痛缓解时间、食欲恢复时间、疱疹愈合时间比较研究组患儿咽痛缓解时间、食欲恢复时间及疱疹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咽痛缓解时间、食欲恢复时间、疱疹愈合时间比较(±s,d)
表2 两组患儿咽痛缓解时间、食欲恢复时间、疱疹愈合时间比较(±s,d)
组别 n 咽痛缓解时间 食欲恢复时间 疱疹愈合时间研究组 34 1.94±0.76 2.17±0.86 4.65±1.03对照组 34 2.72±0.83 4.32±1.02 5.90±1.17 t 4.041 4.676 9.397 P<0.05 <0.05 <0.05
2.3 两组患儿用药前后炎症因子变化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IL-6、CRP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炎症因子变化比较(±s)
表3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炎症因子变化比较(±s)
组别 n IL-6(pg/ml) CRP(mg/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研究组 34 131.71±11.66 37.74±6.32 36.36±2.85 4.55±1.12对照组 34 128.56±13.28 58.85±7.41 37.21±3.42 9.72±1.85 t 1.132 12.641 1.114 13.935 P>0.05 <0.05 >0.05 <0.05
2.4 两组患儿用药后不良反应比较治疗期间,对照组患儿7 例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59%;研究组患儿10 例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4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比较(n)
疱疹性咽峡炎在小儿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较为多见,是由柯萨奇病毒A 群或肠病毒71 型引起的一种急性、自限性疾病。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患儿多伴有高热、拒食、咽痛等表现,散在灰白色疱疹为主要症状,多经粪-口传播,疱疹可分布在咽峡部、软腭、扁桃体等部位;并发症有心肌炎、心肌损伤、头痛、恶心呕吐、脑炎等[3]。流行病学显示4~6月是高发期。疱疹性咽峡炎西医主张对症治疗,首先注意口腔卫生,保持口腔清洁。可用淡盐水漱口,用10%硝酸银涂于溃疡或用咽喉灵丹、冰硼散等吹播咽部以减轻咽痛症状,也可口服维生素C 及维生素B 等。但一般抗生素对病毒性咽炎无效,如有发热,应给予抗菌药物治疗,以便控制继发性细菌感染。
在中医中,疱疹性咽峡炎属于“喉痹”和“口疮”的范畴,病因多为外感风热,脾胃积热上攻咽喉所致。治疗多以清热解毒、健脾祛湿、清喉利咽等,如喜炎平、热毒宁等注射液在患儿退热、缩短病程方面多有一定的疗效[4],但因其成分复杂,难以精确分离、提纯,故用药安全尚无统一定论。而口服类中药如蒲地蓝、加味泻黄散等,对疱疹性咽峡炎均有较好的疗效,但因其口感欠佳,部分患儿口服困难,难以配合。
开喉剑喷雾剂是一种中成药,主要成分包括八爪金龙、山豆根和薄荷脑以及蝉蜕,这几种中药结合可以起到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5],一般用于内热引起的咽喉肿痛、口腔溃疡、牙龈肿痛的治疗,另外,对复发性口疮也有治疗效果。有临床研究显示,开喉剑喷雾剂(儿童型)治疗急性咽炎、喉炎、扁桃体炎疗效显著,尤其对急性咽炎、扁桃体炎效果最佳[6]。开喉剑喷雾剂是经过口腔喷雾给药,药物直接到达病变部位,起效快,生物利用度高。在疱疹位置产生药液膜,使患儿的咽部及口腔处于清凉状态,改善肿痛情况,外用药物为中药,安全性较高,费用成本较低,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7]。
因为疱疹性咽峡炎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因此西药的治疗均为抗病毒用药,如利巴韦林、更昔洛韦、干扰素等,能够有效抑制病毒的复制。抗病毒性药物因相对副作用较大,一般不宜长期应用。本研究选择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喷雾剂,因为患儿年龄较小,对一些药物无法耐受,或药物毒性容易给患儿带来危险。外用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为多功能细胞生长因子,不仅作用于免疫系统和造血系统,还广泛作用于神经、内分泌系统,对细胞间相互作用、细胞的增殖分化和效应功能有重要的调节作用[8]。通过与靶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相结合并将信号传递到细胞内部发挥广泛多样的生物学功能。疱疹性咽峡炎一般会凸出粘膜,形成小疱,进一步形成口腔黏膜疱疹或破溃后形成溃疡,引起疼痛,一般患儿不能耐受。在开喉剑(儿童型)的基础上联用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可促进所有参与创伤修复的细胞增殖,帮助生成上皮化肉芽组织,从而显著促进创面愈合。近年来多应用于外科手术后帮助溃疡面愈合,有较好疗效,促进成纤维细胞增殖及新生毛细血管产生,帮助上皮细胞增殖并向创面中心覆盖[9]。翁小斌等[10]分析急性期疱疹性咽峡炎患儿体内血清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α 水平,IgG、IgM、IgA及补体C3 和C4 水平,外周血CD3+、CD4+、CD8+及CD4+/CD8+,结果显示急性期存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紊乱,而外用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能诱导炎性细胞、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等向损伤部位移动,促进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发挥,提高免疫功能,减少创面感染的可能性[10]。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咽痛缓解时间、食欲恢复时间、疱疹愈合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患儿治疗后细胞炎症因子IL-6 和CRP 均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6 是一种属于白细胞介素的细胞因子,在急性炎症反应中具有重要作用,IL-6 产生后诱导CRP 和PCT 生成,一般在急性炎症反应过程中会快速产生,当炎症和感染减轻后则迅速下降。IL-6 可作为反映机体感染和炎症控制的敏感指标[11]。本研究结果显示,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可进一步降低患儿体内的炎症因子水平,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虽然开喉剑喷雾剂(儿童型)的副作用很小,但由于患儿用药依从性较差,喷药至咽喉会导致患儿恶心呕吐,所以建议开喉剑喷雾剂喷药的时间间隔勿过短,联合用药组要喷两种药物,同样需要注意患儿的接纳程度,最好至少间隔2~3h 再喷。两药联用可明显起到镇痛和缓解炎症的作用,但喷药不能太频繁,还需密切观察患儿用药后的不良反应。
本研究显示,外用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能有效改善患儿症状,促进疱疹性咽峡炎溃疡愈合,减轻患儿痛苦,与开喉剑联用效果更显著,促进患儿康复,且不良反应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