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2020-09-02 23:35李兆法
农民致富之友 2020年23期
关键词:穗肥斑病粒重

李兆法

夏玉米大部分以麦后直播为主,发育快、生育期短。只要加强田间管理,实行科学栽培即可高产。本文总结了山东省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提高山东地区夏玉米产量和经济效益、保障玉米生产安全提供参考。

夏玉米是山东省主导作物之一,现已在山东省境内大面积种植,深受人们喜爱,为进一步提高夏玉米产量,增加农民的经济效益,结合山东省生产实际,现将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一、选择良种

优良品种的选择对玉米增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选择良种可使玉米增产达40%左右,但是要实行良种与高产栽培技术结合才能充分发挥良种在增产中的作用,使产量提高。选择品种时要结合各地区不同的环境、气候、土壤、茬口、种植习惯、栽培管理水平等,选择通过国家或省级审定的优良品种。

二、适时播种,合理密植

实行机械抢茬直播,选用高质量机械,以提高玉米播种质量。若墒情适宜,夏玉米播种宜早不宜迟,提倡于小麦收获当天播种,以确保夏玉米正常成熟。在粗缩病连年发生的区域,夏玉米适宜播期为6月10~15日,重病区可在6月15日前后播种。若墒情不足,可在播种后灌溉。播种量为30~45kg/hm2,播种深度为3~5cm,播种密度为等行距60~70cm,宽窄行的宽行距为80~100cm、窄行距为30~50cm。在此基础上,各地可根据当地实际进行合理密植来提高玉米产量。紧凑型玉米品种种植密度为6.75万~7.50万株/hm2,半紧凑型4.8万~5.7万株/hm2,稀植大穗型种植4.2万~4.8万株/hm2。玉米密植后,可在其生长中后期喷施一些预防倒伏的药剂,来提高其抗倒伏的能力。

三、田间管理

1、苗期

此期主要管理目标是:苗全、苗齐、苗壮。一是及时查苗补苗。玉米出苗后要及时查苗补苗。二是选择壮苗大苗进行移苗补栽。补种或移栽必须在5叶前完成,移栽后一定要浇足定根水。三是间苗定苗。玉米间苗要在3~4叶时分次进行,坚持“去密留稀、去小留大、去弱留强、去病留健”原则。定苗可在5~6叶展开时进行,除去小苗、病苗、弱苗、混苗,保留正常健壮植株。四是蹲苗追肥。定苗后是否蹲苗是由幼苗长势来决定的,蹲苗时要注意蹲晚不蹲早、蹲黑不蹲黄、蹲肥不蹲瘦、蹲湿不蹲干。结合中耕松土、除草,施尿素300kg/hm2、钾肥75kg/hm2作为攻苗肥。五是病虫害防治。玉米苗期易发生矮缩病或粗缩病,可用盐酸吗啉酸胍·乙酮十僵苗必克进行防治,若玉米僵苗时,可使用僵苗必克防治。苗期虫害主要有粘虫、地老虎等。可用2.5%敌百虫粉30~45kg/hm2,或90%敌百虫1000~1500倍液喷施来防治粘虫。可用敌百虫粉和炒香的米糠或豆饼混匀后制成毒饵,撒于玉米地诱杀幼虫来防治地老虎。

2、穗期

玉米从拔节至抽雄即为玉米的穗期,穗期可持续25~30d。穗期应加强管理,以促壮秆、穗大、粒多。此期管理应注意3点:一是重施攻穗肥。于大喇叭口期结合中耕培土,在2株间打穴,要求穴深6~10cm,直径3~4cm,将尿素450kg/hm2,施入穴内然后盖土。二是适时排灌。由于玉米穗期需水量大,兑水非常敏感,此期干旱时应及时浇水,但是如果此期降雨过多,田间积水,要及时排水。三是病虫害防治。玉米穗期主要病虫害有大斑病、小斑病、玉米螟等,可用多菌灵、百菌清等药剂防治大斑病、小斑病,每7d防治1次,连续防治2~3次,可于玉米大喇叭口期將毒土撒入玉米心叶内防治玉米螟。

3、花粒期

玉米从抽雄到成熟称为玉米的花粒期,约50d,要做到养根保叶、防早衰、防贪青,延长绿叶功能期,防止籽粒败育,提高结实率、粒重,需做好以下2点:一是巧施粒肥。对于土壤条件好、穗肥充足、叶色浓绿、植株长相好、无早衰现象的地块,可不施粒肥,防止玉米贪青晚熟;对于土壤条件差、穗肥不足、植株有脱肥现象的地块,应及时补施、早施粒肥。一般穴施碳铵150~225kg/hm2或尿素75kg/hm2,也可在叶面喷施0.4%~0.5%的磷酸二氢钾与1%~2%尿素的混合液1050~1500kg/hm2。二是及时排灌。玉米开花受精一般发生在土壤水分保持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80%时。若田间最大持水量低于70%~80%时,应及时进行小水灌溉,若田间持水量超过80%时,应及时排水。

四、及时除草,控制植株长势

采用乙草胺于玉米播后至出苗前进行封闭式喷雾,可有效防止杂草生长。苗期可结合中耕除草,或用玉农乐2,4-D等进行行间除草。杂草过多时可选用百草枯、克芜踪等进行行间除草。中后期可用百草枯、克芜踪等进行防除,或通过人工或机械除草,既可防止植株倒伏又可培土,在预测有风及雨水偏多时,需提前喷施稀施保、玉米维他灵等调节剂以促壮秆防倒伏。玉米大喇叭口后期即玉米抽雄前5~7d最适宜喷施稀施保、玉米维他灵。过密的田块,可适当提前3~4d施稀施保或玉米维他灵375mL/hm2,兑水300kg,搅拌后均匀喷洒在玉米叶面上,应边配边用,可与其他防病虫害农药混合喷施,使用时应注意稀施保或玉米维他灵不可与碱性农药或肥料混用,如果喷施后4h内遇雨则需补喷,但剂量要减1/2。

五、适期晚收

适期晚收可保证玉米有足够的灌溉时间,是提高粒重、增产增收的有效措施。玉米成熟的标志是果穗苞叶变白、干枯、松散、乳线消失,籽粒有光泽,一般玉米品种要到9月25~30日玉米才能成熟,此时粒重最高,且对后茬种麦不会造成影响,晚收7d可增产525kg/hm2以上,因此应尽量推迟其收获期。

(作者单位:276200 山东省蒙阴县桃墟镇人民政府)

猜你喜欢
穗肥斑病粒重
基于GBS测序和连锁分析的藜麦单株粒重QTL定位
茶轮斑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拮抗菌筛选
黄瓜靶斑病咋防治
离体穗培养条件下C、N供给对小麦穗粒数、粒重及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不同穗肥用量和运筹对小麦生长的影响
玉米自交系京92改良后代单穗粒重的杂种优势研究
穗肥施用时期对喀斯特区域杂交稻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氮磷施用量对冬小麦小穗粒位结实粒数和粒重的影响
烟草靶斑病(Thanatephorus cucumeris)侵染特性研究
基蘖肥与穗肥氮比例对双季稻产量和碳氮比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