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建华
【关键词】育龄;夫妇;出生缺陷;预防教育
在现代医学中健康教育作为一个组成部分极为重要,作为一个重要手段可对健康进行促进和维持,人们可以通过健康教育,对健康生活和行为方式进行采纳,对健康有益,可将对健康造成影响的危险因素进行消除和减轻,也可对疾病进行预防,对患者生活质量提升发挥促进作用。在预防出生缺陷工作中引入健康教育,所呈现的效果较好。对育龄夫妇开展健康宣教十分重要,有助于预防出生缺陷情况,近年来,逐渐被推广使用[1-2]。本文对2017年01月至2018年06月共选择50对育龄夫妇予以数据值指标资料分析,对于育龄夫妇中实行出生缺陷预防教育干预的效果予以总结,希望进一步减少出生缺陷情况的发生。
1.1 临床资料
将2017年01月至2018年06月共选择50对育龄夫妇纳入指标数据值研究,包含准备要孩子和已经怀孕的50名女性和50名其配偶。对照组:女性的年龄最高值是43岁,年龄最低值是23岁,年龄平均值是(31.26±5.64)岁;男性的年龄最高值是45岁,年龄最低值是26岁,年龄平均值是(32.59±4.82)岁。试验组:女性的年龄最高值是42岁,年龄最低值是21岁,年龄平均值是(31.33±5.52)岁;男性的年龄最高值是44岁,年龄最低值是25岁,年龄平均值是(32.64±4.77)岁。对试验组和对照组育龄夫妇数据值基础资料实施相比,未出现数据值指标测定和研究统计学差距(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采取常规出生缺陷预防教育干预措施
对育龄夫妇予以简单健康教育,告知其出生缺陷相关基础知识等。
1.2.2 试验组采取全面出生缺陷预防教育干预措施
对育龄夫妇予以优生优育知识和出生缺陷相关预防知识的健康教育,采取视频、宣传栏等方式予以宣教,下发宣传品等实施现场知识教育,定期组织优生优育、怀孕期间保健、出生缺陷相关预防知识的健康讲座,定期开展学习班,对高危育龄夫妇实施集中学习干预或是一对一的沟通指导等。
1.3 相关指标
(1)统计育龄夫妇健康知识掌握合计值。
(2)统计育龄夫妇满意状况合计值。
(3)统计出生缺陷合计值。
1.4 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育龄夫妇健康知识掌握合计值、育龄夫妇满意状况合计值、出生缺陷合计值)以例数或百分率予以描述,采用X2检验法,育龄夫妇数据指标采用SPSS 23.0予以测定,P<0.05,出现数据值指标测定和研究统计学差距。
2.1 评定采用不同出生缺陷预防教育干预方式的育龄夫妇健康知识掌握合计值
数值予以统计学软件处理后,对照组育龄夫妇健康知识掌握合计值是75.00%,试验组育龄夫妇健康知识掌握合计值是94.00%,试验组育龄夫妇健康知识掌握合计值相比于对照组育龄夫妇统计数据指标得到提升,出现数据值指标测定和研究统计学差距(P<0.05)。
2.2 评定采用不同出生缺陷预防教育干预方式的育龄夫妇满意状况合计值
数值予以统计学软件处理后,对照组育龄夫妇满意状况合计值是84.00%,试验组育龄夫妇满意状况合计值是96.00%,试验组育龄夫妇健康知识掌握合计值相比于对照组育龄夫妇统计数据指标得到提升,出现数据值指标测定和研究统计学差距(P<0.05)。
2.3 评定采用不同出生缺陷预防教育干预方式的出生缺陷合计值
数值予以统计学软件处理后,对照组出生缺陷合计值是8.00%,试验组出生缺陷合计值是0.00%,试验组出生缺陷合计值相比于对照组育龄女性统计数据指标得到降低,出现数据值指标测定和研究统计学差距(P<0.05)。
出生缺陷为胚胎或是胎儿发育时出现结构不正常或是功能不正常情况,影响出生质量[3-4]。所以,对育龄夫妇实施健康宣教非常关键,有助于增强育龄夫妇对出生缺陷的正确认知,积极预防出生缺陷的发生[5-6]。出生缺陷在临床上尚没有确切的病因,主要原因有两个,即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一般情况受到两种因素的协调作用。由于基因无法改变,然而环境因素却是可以控制的,对不健康生活方式进行改变,以此将遗传和环境因素的作用尽量降低,因此,针对出生缺陷,必须做好一级预防,为将出生缺陷发生率降低,应将育龄夫妇的认知程度和健康水平提升,利用健康教育可对其不良态度进行纠正,对其健康行为进行培养。很多临床研究中针对出生缺陷方面,对育龄夫妇健康知识了解程度进行调查,其中优生知识了解程度也是比较高的,可见,近些年来育龄夫妇受教育程度较高,对出生缺陷有所了解,然而针对细节方面的问题了解程度并不高,比如,高龄产妇会增加出生缺陷风险,胃病长期存在会导致出生缺陷,补钙对唇腭裂是否可发挥预防作用等,均呈现较低的答对率,证明育龄服务针对出生缺陷的影响因素仍然无法全面认识,因此,针对此现状,需要针对出生缺陷,实施相应的干预,其中健康教育作为最直接的方式之一。针对出生缺陷最佳预防妊娠时期、在妊娠期青霉素类药物使用对母婴的危害、饮茶习惯会对胎儿发育造成影响、对射线进行接触可导致出血缺陷、营养补充剂和叶酸补充可对神经管畸形进行预防、夫妻双方最佳生育年龄等,以上问题针对文化程度不同,文化程度越高也会提升答对率。且文化程度越高的夫妻越对孕前保健进行重视,对相关知识的理解程度也更好,预防措施也会主动开展[7]。产前检查、孕前检查、婚前检查可对出生缺陷进行预防,可对出生人口质量进行有效控制,而出生缺陷与检查率呈现正比。伴随取消强制婚检,在孕前实施计划妊娠和孕期检查极为关键,然而在现阶段很多地区仍然呈现较低的计划妊娠率和孕检率,很多研究者认为计划妊娠为科学认知生育行为,有生育计划的夫妻双方对妊娠行为主动、有意识地将安排工作做好,以男女生殖生理规律为依据,调整环境、身心,使其以最佳状态对受孕时机进行合理选择,保证妊娠环境良好,使得妊娠结局满意,保证母婴健康。然而现阶段人们却缺乏计划妊娠的认知程度,因此,在實际的工作中强化宣传优生优育,针对育龄夫妇,对计划妊娠理念进行倡导,让育龄夫妇自主选择计划妊娠,保证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良好,对优生工程的开展发挥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于育龄夫妇中实施全面出生缺陷预防教育干预体现出良好的效果,促使育龄夫妇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增强,促进育龄夫妇满意状况提升,有助于减少出生缺陷,表明一定干预优势和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王香丽,雷方良,屈鹏飞, 等.生理相关因素对出生缺陷影响的病例对照研究[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6,27(6):715-717,751.
[2]李瑜鹏.2013年登封市112例围产儿出生缺陷报告结果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6(1):60-62.
[3]梁玉贺.试析婚孕前健康教育对优生优育的影响[J].医学信息,2016,29(21):181-182.
[4]刘永红,秦艳,磨静佳, 等.南宁市出生缺陷的发生率、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响因素[J].广西医学,2019,41(12):1536-1540.
[5]陈高飞,李秀,杜玉开.深圳市某区266263例围产儿前五位出生缺陷特征分析[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8,35(6):643-647.
[6]张英豪,司旭东,宋恩源, 等.杭州市余杭区育龄妇女生育间隔与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的相关性分析[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9,50(5):672-675.?
[7]徐怡侠.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对预防新生儿出生缺陷的效果观察[J].心理月刊,2019,14(02):11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