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融合趋势下我国广播新闻节目的形态创新探讨

2020-09-02 15:55曲少为
神州·下旬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媒介融合

摘要:本文围绕广播新闻节目制作产业链、主流受众群体及需求、传播方式等方面发生的变化,阐述了媒介融合趋势下我国广播新闻节目形态创新的有关思考,从基于移动直播形式的广播新闻节目创作方式、以生活热点事件作为切入点的多元融合媒介新闻播报、广播新闻节目需要融入更多创造性元素等角度分析了媒介融合趋势下我国广播新闻节目形态创新的有效方式,以供参考。

关键词:媒介融合;广播新闻节目;形态创新;创造性元素

一、媒介融合趋势下我国广播新闻节目形态创新的有关思考

(一)广播新闻节目制作产业链发生变更

传统的广播新闻节目形态较为单一,比如针对国内外重大事件,新闻工作者经过编辑之后,形成一个个“模块”,通过电视、报刊等媒介统一播放。此种模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国人获知消息的主要渠道。然而随着互联网技术、计算机相关技术、通信技术的发展,电脑、智能手机、数字高清电视的出现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传统广播新闻节目制作、播放形态的“主导地位”,网络自媒体的出现几乎颠覆了人们对于广播新闻的认知。近年来,媒介融合已经呈现不可阻挡的趋势,以此为基础的广播新闻节目制作产业链发生了巨大变更。比如电视媒介的传统黄金时段——晚间八点档,一度成为各大厂商竞相争逐的广告投放时机。然而在媒介融合时代,随着收视率的下降、多种新型传播方式的崛起,广告商纷纷“转换阵地”。基于此,如何将广播新闻节目的产业链延展至新的传媒领域,并在运行机制、制作形态等方面实现创新,彰显广播新闻节目品牌应有的价值,已经成为相关从业者必须重点考虑的问题。

(二)主流受众群体及需求均发生变化

在传统的认知中,“年轻人不爱看新闻”一度成为社会共识。而“追剧”、“崇尚韩流、日流”、“二次元”等“兴盛”于媒介融合之前的网络主语,甚至让很多人认为80后、90后完成了从“垮掉的一代”向“崩溃的一代”的转换。然而在媒介融合趋势下,社交媒体的出现并逐渐成熟,人们惊喜地发现,年轻人对时事热点的关注程度远远超出固有印象。比如针对“是否应该设置离婚冷静期”等“两会”提案内容,年轻群体在微博社区、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上自发地组成了正反两方“辩论团队”,基于各自观点进行了“有理、有力、有节”的论证,最终意识到该问题的复杂性,进而从思维层面获得了提升。基于此种对待社会热点话题的处理方式,可以看出,在媒介融合趋势下,当今社会关注广播新闻节目的主流受众群体及其需求均已发生了变化。故而广播新闻节目若要实现形态上的创新,必须“迎合”当今社会主流新闻受众群体的想法、性格及行为习惯[1]。

(三)传播方式发生了颠覆性改变

传统的新闻节目制作完成之后,采用“广播”的形式进行播报。所谓“广播”,是指“广泛播发”,没有目标对象。在电视、报刊作为主流媒介的时代,受众获得信息的渠道极为有限,故而此种“定向式传播”的新闻节目拥有广泛的市场。在媒介融合趋势下,纸质刊物已经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与传统电视产生直接竞争关系的高清数字电视,其受众数量也远远不如智能手机和电脑等平台。此外,如上文所述,新闻已经脱离于“节目”的限制,可以借助任何形式进行传播,特别是在层出不穷的应用软件及平台上,多种多样的传播方式,能够满足具备不同习惯受众的任何要求。基于此,广播新闻节目形态是否还应保持原有制作、运转模式,基于何种角度考虑,均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围绕可行性反复论证。

二、媒介融合趋势下我国广播新闻节目形态创新的有效方式

(一)基于移动直播的广播新闻节目创作模式

在媒介融合趋势下,我国广播新闻节目若要围绕创作形态,谋求创新,必须充分了解当前社会的主流播放模式,即“直播”为主、“广播+转载”为辅。其中直播形式已经成为近年来媒体界非常火热的项目。无论内容为何,只要不违背道德底线、不触碰法律原则,即可在任何时刻、任何地点“开播”。比如聚焦“两会”的有关新闻播报,除了央视媒体在其官方平台不间断呈现给广大观众之外,微博、斗鱼、抖音等均有诸多自媒体、主播、博主等同频转播。在此过程中,新闻的真实性并没有发生改变,但观众可以根据自身的喜好,选择风格各异的解读角度,甚至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一定时间内依靠网络平台,从多个方面收集相关内容,避免出现思维盲区。

(二)以生活热点事件作为切入点的多元融合媒介新闻播报

新闻的本质是“最新的消息”。除了一些政策方面的“高大上”内容之外,绝大多数信息均发生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基于此,在媒介融合趋势下,以生活中的热点事件作为切入点,开展多元融合媒介的新闻播报,必将成为广播新闻节目形态创新的有效途径。比如辽宁广播电视台都市频道,早在2004年创立了关注省内热点新闻的《新北方》节目,围绕民生问题展开追踪报道。随着时间的推进,《新北方》新闻节目的内容虽然充实、生动,但仍然处于“广播”模式。在2015年前后,随着微博等社交媒体的兴起,节目组在附属节目《新闻正前方》中,融入了“直播”的形式。主持人刚子凭借良好的口才,从网友视角切入,在直播间讨论热点话题,极大地提升了节目“接地气”水平。比如省内某城市道路出现塌陷,节目组将之制作成新闻的同时,还会及时通知有关部门,设立警示标识、及时开展维护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为城市管理做出了贡献。生活热点类新闻从来不乏话题性,故而在媒介融合趋势下,广播新闻节目创新制作形态如果缺乏思路,可以从生活热点消息着手,逐渐形成规模[3]。

结语:

随着互联网技术、第五代通讯技术(5G)的不断发展及智能手机等移动数字化设备的普及,媒介融合已经呈现出不可逆的趋势。在此种形势下,广播新闻节目的制作及运营方式必然在很大程度上遭受影响。基于此,广播新闻节目务必积极应对,在仔细分析现存优势及形态创新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风险之后,逐渐探索出适合自身发展的新道路。

参考文献:

[1]王乐巧.媒介融合趋势下我国广播新闻节目形态创新研究[J].采写编,2020(02):69-70.

[2]杨苏会.探析新媒体时代广播新闻节目的创新[J].传媒论坛,2019,2(04):39+41.

[3]腾云.融媒体时代广播新闻节目的形态创新与变革[J].传播与版权,2018(09):14-15.

作者简介:曲少为(1985.06-)男,吉林長春人,本科,长春市净月旅游开发区东北师范大学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方向)。

猜你喜欢
媒介融合
报网融合语境下的纸媒言论独立性研究
融媒时代地方院校新闻实践教学的变革与发展
传统新闻出版机构“互联网+出版”研究:以《纽约时报》为例
对媒体融合生态环境中出版教育的思考
媒介融合背景下对新闻记者素质的要求
2011—2016我国媒介融合研究综述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媒介融合语境下的新闻业务流程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