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师期望效应在教师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师的期望可以给学生带来学习态度及方法上的积极性变化。文章阐述教师期望效应的基本内涵,并结合数学课堂教学分析其正向意义,进而提出运用教师期望效应提高数学教学效率的方法和思路。
关键词:教师期望;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0)07-0078-02
数学教学不同于其他语言性的学科,教师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比较单一,即学生学习的好坏直接反映在课堂和考试的表现上,成绩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效果,这种方式并不能帮助数学基础薄弱的学生群体达到提高数学能力、强化逻辑思维的目的。近些年来,我国教育界对西方的先进教学模式进行了研究和学习,发现一种被称为教师期望效应的教学技巧能够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本文将对教师期望效应进行介绍,并阐述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教师期望效应提高教学效率。
一、 教师期望效应的基本内涵
以何种方式能够最为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得学生能够在学习成绩上有明显进步,是每一个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以教师为主体,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使学生学到知识并形成相应的技能,然而,这种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和要求。在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特性进行教学设计,同时教师本身也要有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因此,教师期望效应开始被越来越多的教师关注和实践,也取得了积极的应用效果。
教师期望效应这一概念最早由西方教育工作者提出,该项研究的核心强调教学的最终效果由学生主体反映,而直接影响学生主体的教师最为重要的工作就是对每一个学生给予“期望”。例如在教学开始之前,教师就对接受教育的每一个主体提出自己的期望,这种期望的表达方式是教师通过不间断的鼓励或者谈话“暗示”,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具有的潜力,这种潜力可以通过课堂学习和自我督促来实现。这种谈话的显性内容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感情交流,消除学生的陌生感,帮助学生适当放松,而隐性内容则是对学生进行暗示,坚定学生的学习信心,帮助学生完善自我认知和促进其自身价值的实现。
以目前的數学课堂为例,教师可通过设计合适的教学方案来提高学生对数学的亲和性,提高学生成绩的同时也能够完善学生的自我认知,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具备基本的学科素养。这些都是素质教育和核心素养教育的应有内容,而教师期望效应的运用能够很好地满足以上几个方面的要求,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不断进步。
二、 教师期望效应的正向意义
1.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成败观念
因为学生自身特性、兴趣等的差异性,他们往往会在接受相同的教育中呈现不同的发展方向。对于数学来说,基础扎实、数感好的学生容易取得优势,但是对于数感较差、基础薄弱的学生来说,他们则会因为很难跟上教师的进度并且在考试中无法取得理想成绩而自我放弃。这一类学生往往会将学习失败的原因归结于自身能力不够,并且在随后的学习中逐渐落后,甚至放弃学习并会伴随着严重的自卑感。基于这种情况,教师应该灵活地应用期望效应,对一开始学习较为落后的学生进行开导,帮助学生分析失利原因,将学生以往学习的成功与失败之处作比较和分析,将成功的方面归于学生的努力并进行强化,将失利的方面进行客观分析,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认识,建立学习自信心。要充分肯定学生的努力和自身能力,帮助学生认识自身的特长,例如数感不好的学生可能有着空间图形构建上的天赋,教师应帮助学生设计符合自身特性的学习方法,促进学生在学习上形成自我肯定的心理暗示。
2.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数学本身具有的趣味性会被较为繁重的学习任务所掩盖,因此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发现数学的趣味性以及自身学习数学的天赋。这种发现和放大效应蕴含在教师期望效应的数学课堂应用之中。对于学生来说,教师的关心在他们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教师要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仔细观察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要对那些有助于学习数学的特点进行放大,让学生自身也能够发现并肯定自身的学习能力。例如,在加减算法的习题中,有些学生会犯一些明显的错误,如没看清图形示例或者马虎,这时教师需要首先肯定学生的努力,帮助学生分析错误的原因,同时放大学生的优点。在得到教师的总体肯定之后,学生的心理变化就会向积极的方向发展,从而对学习数学产生正确且全面的认识,同时提高数学学习兴趣。
三、 针对数学课堂应用教师期望效应
1.对学生充满耐心和关心
青少年学生正处于一个自我认知逐渐完善的阶段,教师在教学方式上要注意情感交流,对学生要充满关怀。这些学生的特点就是对熟悉和亲切的人会更有好感,教师要想保证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消除学生对数学学习存在的焦虑和不安情绪,就要从内心走近学生。例如,在第一课,教师应该先做一个自我介绍,使用充满趣味性的方式让学生对自己产生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如在黑板上画一个简单的自画像,引起学生的兴趣,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在教学中,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应该以年长者对年幼者的关怀贯穿整个教学环节,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充满爱心和耐心,提高自身的亲和力,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微笑、细微的躬身等拉近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2.灵活设计教学方案
教师期望效用的应用前提是需要教师为学生设计一个正确的学习路径,帮助学生实现教师的期望。如果教师只是乏味地向学生介绍数学知识,就很难达到好的教学效果。为了使学生能够达到教师的期望,教师需要灵活地设计教学方案,为学生能够有效认识和发挥自身天赋及能力提供一个有效平台。例如,在讲解“图形与对称”这一课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发放白纸,让学生通过剪纸的方式掌握对称的含义以及对称图形自身具有的美感。通过动手制作剪纸,学生就可以从自己的动手实践中发现数学的趣味性,这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和开发智力。
3.培养学生的信心和独立意识
教师期望效应在课堂上运用的关键就是让学生充分发现自身的能力和潜力。学生通过自身的能力解决教师在课堂上留下的问题,进而对自我进行肯定,增强学习动力,形成这样一个良好的循环,这样就达到了教师期望效应的核心目标。教师需要对教学任务进行详细规划,通过列举典型问题作为学生学习的典范。例如,在简单的加减运算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使用多种方法对问题进行解答,如3+3,可以让学生数木棍或者数手指来计算。当涉及复杂的计算时,如两位数加减法的运算,教师可以使用两个衣服口袋作为十位和个位,帮助学生熟悉进位和借位法则。这种教学不仅生动有趣,还可以使学生通过自己掌握的知识对新知识进行理解消化,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
综上,教师期望效应在数学课堂上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教师要深刻认识其基本内涵和正向意义。为了更好地发挥教师期望效应的作用,教师要对学生充满耐心和关心,灵活设计教学方案,培养学生的信心和独立意识。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教学方法做出灵活调整,帮助学生形成自我认知,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努力,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田倩倩.教师期望对学生课堂学习行为影响的案例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6.
[2]刘彩红.激励性评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价值及实践[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3).
[3]朱红霞.探微小学数学教学激励的有效时机[J].江西教育,2018(33).
[4]秦淑敏.教师期望对学生课堂行为的影响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
Application of Teachers' Expectation
Effect in Mathematics Teaching
Zhu Zhaohua
(Chengzhong Primary School, Baoying County, Jiangsu Province, Baoying 225800, China)
Abstract: The teacher's expectation effec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cess of teaching. The teacher's expectation can bring about positive changes in students' learning attitude and methods.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teachers' expectation effect, analyzes its positive significance in combination with mathematics classroom teaching, and then puts forward the methods and ideas of improving mathematics teaching efficiency by using teachers' expectation effect.
Key words: teachers' expectation; mathematics classroom; teaching reform; core quality
作者簡介:朱兆华(1976-),女,江苏宝应人,数学高级教师,从事数学教学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