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断机制在中国市场中的作用

2020-09-02 07:06杨可馨
大经贸 2020年6期
关键词:羊群效应

【摘 要】 本文通过研究熔断机制在中国实施状况与失败原因,寻找市场适应的方向与过程,为完善市场机制和监管提出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国内市场“散户化”和市场机制的不完善导致熔断机制在国内实施失败,我们要不断完善市场的制度和监管,使其与市场环境相适应,使熔断机制在国内市场起到积极效用。

【关键词】 熔断机制 羊群效应 市场稳定

一、中国熔断机制的推出

熔断机制是一种市场保护机制,即在证券交易过程中,当价格波动幅度达到某一限定目标时,交易将暂停一段时间,类似于电力设备中的保险丝熔断,其目的为抑制股指出现非理性暴涨暴跌,防止市场整体出现大幅波动,从而有利于稳定市场。熔断机制最早起源于美国,美国的芝加哥商业交易所曾在1982年对标普500指数期货合约实行过日交易价格为3%的价格限制。但这一规定在1983年被废除,直到1987年出现了股灾,才使人们重新考虑实施价格限制制度。

2015年6月份,中国股市出现了一次“股灾”,股市仅用了两个月从5178点一路下跌至2850点,下跌幅度近达45%。为了抑制追涨杀跌,降低股票市场的波动,使投资者有充分的时间可以传播信息和反馈信息,降低信息的不对称性与价格的不确定性,中国证监会开始酝酿出台熔断机制。

在2016年1月1日之前,中国股票市场采取涨跌幅制度对于市场价格进行控制,设计的触发点是10%。但这种针对个股的制度没法对整个股票市场的风險加以控制。在这种情况下,选择针对指数的熔断机制就可以和涨跌幅制度形成一个双保险。我国股票市场开始在保存现有的涨跌停板制度下对沪深300指数进行一定程度上的阈值监管。对于个股来说,自身的涨跌幅达到10%的时候价格就不会再变动,不过交易还可以继续进行;但对于整个市场来说,只要沪深300指数的涨跌幅超过规定的限定值时,交易就不再进行。这种两种监管方式共同发挥作用的情况在整个世界也并不常见。纵观近十年来中国股票市场出现的不止一次暴涨暴跌的情形,股市的健康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阻碍,而想要控制住各种非理性行为的交易,防止股市再遭受巨大的损失,就需要采取新的监管制度。因此,证监会引入了熔断机制。

二、熔断机制在我国市场失败的原因

2016年1月4日,A股遇到史上首次“熔断”。早盘,两市双双低开,随后沪指一度跳水大跌,跌破3500点与3400点,各大板块纷纷下挫。午后,沪深300指数在开盘之后继续下跌,并于13点13分超过5%,引发熔断,三家交易所暂停交易15分钟,恢复交易之后,沪深300指数继续下跌,并于13点34分触及7%的关口,三个交易所暂停交易至收市。

2016年1月7日,早盘9点42分,沪深300指数跌幅扩大至5%,再度触发熔断线,两市将在9点57分恢复交易。开盘后,仅3分钟,沪深300指数再度快速探底,最大跌幅7.21%,二度熔断触及阈值。这是2016年以来的第二次提前收盘,同时也创造了休市最快记录。熔断机制在很多国家的证券市场都发挥重要作用,却在我国实施四天就宣告失败。

相比国外,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对熔断机制为何会失败进行认真地分析,得出结论是国内投资者主体结构较为“散户化”以及相关监管配套制度不全面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熔断机制的实施。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第一,散户持股比例过高。在2015年证券投资统计中,个人投资者在证券投资项下的数额为8156亿元,占总量比率达到41.95%,很明显地反映出A股的“散户化”,在这种市场中,群体的恐惧心理很容易就会匡算并且难以消解,很容易形成“羊群效应”。

第二,国内金融市场配套机制难以消解。尽管国内和国外发达市场上的熔断机制都设置了相同的冷静期用作缓冲,但是该制度只是形式上相似,并没有真正考虑到市场特征,所以这15分钟无法发挥真正的效用,投资者不能得到有效的市场信息,恐慌情绪无法得到控制,市场也就不能稳定。此外,我国一直存在着过度干预市场的情形,例如2015年发生股灾的时候,证券监管部门为了防止一些机构利用股指期货进行投机将股指期货一度暂停,最终导致2016年初股票市场急剧动荡时期股指期货对冲风险的效用无法发挥。

同时,我国采取的熔断机制本身的设置就存在不足。相对于成熟的市场,我国熔断机制设置的两档阈值间隔过小,区间仅为5%—7%,而美国设定为5%—40%。过小的间隔在“散户化”的投资环境下,恐慌情绪的扩散会使得市场易于从5%的跌幅降到7%,导致全天熔断,进而导致市场指数不断下跌。

而熔断机制最根本的失败原因还是我国市场相对于成熟市场仍存在不完善,无论是“磁吸效应”还是“羊群效应”表面上看来是由于中小投资者过多导致的各种非理性投资,但根本上还是我国金融市场仍需发展完善。

三、结论

总的来说,想要使熔断机制在中国发挥出积极效用,就需要继续完善市场的制度和监管,使其与市场环境相适应。在监管者角度看,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扩大熔断机制实施时波幅,增大阀值间隔。在此基础上,可以考虑浮动的阈值,让其跟随股票市场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但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要借鉴市场机制成熟的国家的制度。监管部门应对高频交易进行限制,加强信息的公开性和透明度,使得市场趋于稳定,加强信息对称。同时要改善“散户化”现象,实行客户分类制度,利于提高市场稳定性。在投资者角度看,该尊重股票市场的规律,敬畏市场的力量,在进行投资的同时应该做好风险控制,合理配置大类资产、远离场外配资诱惑、理性使用杠杆融资,减少投机行为,回归理性投资的理念。

【参考文献】

[1] 桂浩明.中国式“熔断”会有怎样的成效[J].金融经济,2015

[2] 王子念.A股熔断机制利弊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6

[3] 李涛.熔断机制A股市场实施失败的思考[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

作者简介:杨可馨(1998)女 汉 天津 本科 研究方向:金融专业

猜你喜欢
羊群效应
羊群效应的内生性终结
非理性财务行为对房地产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影响
浅析我国证券市场的羊群效应
基金经理人相对业绩报酬契约激励理论模型分析
宠物行业现“羊群效应”如何打赢移动互联网之战?
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双语教学中的“羊群效应”及规避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