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耕地保护保障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探索

2020-09-02 06:21李波
粮食问题研究 2020年3期
关键词:耕地质量农村

李波

摘要:本文简述了我国耕地保护的发展现状,并分析了耕地保护与保障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严格管理建设占用耕地、调整耕地占补平衡管理、加大对耕地质量的维护、完善耕地保护补偿机制、加强监管与考核的力度等面向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耕地保护强化策略。

关键词: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耕地保护

当前,耕地保护制度在我国全面落实,相关工作重点落实到位,为农村经济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提供了有力保障。在实践中,要遵循习近平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实践结果表明,耕地保护与保障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间联系紧密,值得重点推广落实与优化。

一、耕地保护的现状分析

耕地保护主要依托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等多个方面专业化的手段和措施,实现对耕地数量和质量的有效保护。耕地保护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全局性战略问题,“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相应工作有着极高的实践价值。自耕地保护作为基本国策推行以来,相应工作已经取得较好的成就,但是依旧面临着一些问题,例如,城市化进程加速导致建设占用耕地的情况加剧、耕地质量下降、监管力度不足等,这些问题均阻碍了耕地保护制度的进一步落实,也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耕地保护与保障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间关系的分析

耕地保护工作的主要目的在于实现耕地数量、质量的保护,改善农村地区生态与经济的效果。从市场经济的角度来说,耕地保护实现了对农村耕地资源的保护,耕地资源参与农村资源配置过程,因此影响着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于耕地保护来说,其关系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特别农村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属于一项全局性战略问题。而合理保护耕地资源是需要长时间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其在满足当前发展需求的同时,也对后代长远生存发展需要进行了保护,推动农村生态、经济良性发展,也促进了耕地利用情况向着更为合理的方向前进。

总体来看,耕地保护与保障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间关系紧密,耕地保护是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需要重点落实。结合上文的分析能够了解到,耕地保护工作在长时间的发展中虽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也产生了一些问题。基于此,对农村耕地保护工作进行优化调整,强化整体保障力度极为必要。

三、面向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耕地保护强化策略探究

(一)严格控制建设占用耕地

建设占用耕地是阻碍耕地保护工作效果的主要问题之一,必须进行严格控制管理。在此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项工作入手以实现对建设占用耕地的严格管理:第一,严格控制征占耕地的规模和速度。大幅度提高土地征用过程中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和耕地开垦费的征收标准。第二,对永久基本农田实施约束性保护。将“不得占用永久基本农田”设定为建设选址的基本要求。第三,依托节约集约用地实现对建占用耕地压力的调节。对存量建设用地进行盘活,促使低效利用的土地资源得到有效利用[1]。与此同时,积极引导存在产能过剩问题的行业企业转型发展,以此达到优化用地实际结构的效果,为节约集约用地的实现提供支撑。第四,加强建设项目选址和用地评价,严格控制耕地的不合理征占,新增建设用地总量不得突破粮食生产和其他农作物生产对耕地需求的底线。在建设项目可行性分析阶段,需要对占用的必要性、合理性以及占补方案进行论证,并递交至上级审批。

(二)调整耕地占补平衡管理

在耕地占补平衡管理中,需要构建、应用责任落实机制,保证占一补一、占优补优、先补后占。要求建設单位在占用耕地前,补充相同面积与质量的耕地,若是无法补充数量相同、质量相当的耕地,则要缴纳耕地开垦费。在实践中需要注意的是,针对一些耕地现存面积低于保护目标红线的区域,除了在建设与精准脱贫、国家与省级重点项目、民生工程之外(使用“占一补一”原则完成耕地占补),其余性质的工程项目建设必须依照“占一补二”的原则进行耕地占补。

(三)加大对耕地质量的维护

结合上文的分析能够了解到,耕地保护工作不仅要实现对耕地面积的保护,还要重点维护耕地质量。此时,应当加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建立、落实更高的农田建设标准,达到维护区域内耕地质量的效果。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实施耕地保护与质量维护:

1. 引入休养生息理念

休养生息理念对休耕轮作更为强调,其不仅实现了对农村耕地资源的有效保护,还发挥出了维护农业生产能力的效果,推动了农业区域的协调发展,稳定了农民的可持续性收入来源,得到了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效果。在此过程中,需要积极探究、推广落实耕地休养生息模式。一般情况下,针对25度以上的坡耕地、沙化情况严重的耕地、污染情况严重的耕地、存在重要水源且坡度在15-25度的坡耕地,需要落实退耕还林、退耕还草措施,且严禁将已经实现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的土地资源纳入整治项目中[2]。与此同时,也不可以在未经严格审批的情况下,在退耕范围内纳入永久基本农田、坡改梯耕地、土地整治新增耕地。

在实践中,可以先展开轮作休耕试点建设,并在积累丰富实践经验后大范围开展轮作休耕管理。需要注意的是,此过程中严禁发生减少与破坏耕地、改变耕地地类等问题,避免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发生下滑,维护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 质量提升与评价

积极落实耕地质量提升策略,具体有:在高标准农田建设范围内纳入中低质量的耕地,结合现实情况展开质量提升方案的制定与落实;加大对新增耕地的培肥改良力度,引入生物、农艺等手段提升耕地肥力;对退化耕地实施综合治理;及时修复受到污染的耕地。同时,要定期对区域内耕地质量(包括耕地产能)进行评价,并结合评价结果调整工作的方向与策略。

(四)完善耕地保护补偿机制

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实现,耕地保护补偿机制的健全完善:

第一,建立面向耕地保护责任主体的补偿激励机制。结合区域内实际情况,对耕地保护面积、耕地质量、耕地保护任务量、粮食产量等展开综合考量;重点坚持“谁保护、谁受益”的原则,加大对耕地保护的补偿力度。对承担耕地保护任务的农村集体、农户等主体给予适当的经济奖励与补偿,从而达到激励保护耕地数量质量的目的。

第二,落实跨区域的补充耕地利益调节机制,实现耕地异地占补平衡。在区域生态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推动土地整治增加耕地工作的进一步展开。在此过程中,可以将补充耕地指标调剂至区域内(一般为省域内)经济发达的地区,相应收益用于开展耕地保护以及农业生产工作,以此达到推动农村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效果。

(五)加强监管与考核的力度

1. 加强组织领导

要进一步强化耕地保护工作的责任意识,结合农村现实情况,联合各级党委、政府部门、公众,构建起协同参与、上下联动的责任机制,形成工作合力,为耕地保护工作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在该共同责任机制中,党委应发挥出领导性作用、政府部门要积极配合工作领导,承担起区域内耕地面积、质量、占补平衡等任务的总体责任,作为第一负责人完成工作[3]。而对于公众来说,要配合、监督政府部门的耕地保护工作措施的落实,避免耕地保护流于形式。

2. 加强监督检查

为了强化公众参与耕地保护工作的意识与力度,应当着重加强对相应工作展开情况的监督检查,将土地执法持续维持在高压态势下,对违法占用耕地,特别是违法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的行为落实严厉的查处。在此基础上,可以引入追责问责机制,对农村区域内土地管理秩序混乱、违法占用耕地面积比例未超过15%(年度)但产生严重后果与恶劣影响的情况、以及违法占用耕地面积比例超过15%(年度)的情况进行严厉处罚与责任追究。

3. 加强目标考核

为了进一步提升相关人员对开展耕地保护工作的积极性,应当构建、落实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在考核中,将永久基本农田与耕地保护情况、农田質量提升与维护情况、补充耕地实现情况等耕地保护工作项目设定为考核指标,将其纳入实绩考核、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考核中。与此同时,要配套建立落实奖惩与追责制度,对考核未达标的区域(负责人)进行通报批评,并敦促其在规定时间内落实整改。若是整改后依旧未达到目标设定内容,则要对相应负责人进行追责问责。

总结

综上所述,耕地保护与保障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间具有极为紧密的关系,耕地保护工作经历了长时期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我们还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它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通过严格管理建设占用耕地、调整耕地占补平衡管理、加大对耕地质量的维护、完善耕地保护补偿机制、加强监管与考核的力度,来实现了耕地保护工作的升级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玉慧.土地利用的经济生态位分析和耕地保护机制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02):216-217.

[2]陈苗苗.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耕地保护问题及对策建议[J].绿色科技,2019(22):261-263.

[3]吴宇哲,许智钇.休养生息制度背景下的耕地保护转型研究[J].资源科学,2019,41(01):9-22.

(作者单位:资阳市征地事务中心)

猜你喜欢
耕地质量农村
坚决落实耕地保护“军令状” 牢牢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
二年级下册期末质量检测(一)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我国严禁擅自填湖“造耕地”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我国首次将耕地分等定级
新农村 新一辈
睡个好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