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河口湿地生态系统可持续管理体系分析

2020-09-02 07:10李道宁
农业灾害研究 2020年3期
关键词:生态安全管理对策

李道宁

摘要 综合盘锦辽河口湿地生态系统概况,分析当前社会发展形势下辽河口湿地生态安全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明确辽河口湿地生态保护管理体系研究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以问题为导向,探讨辽河口湿地可持续管理的意义和方法。在原有工作基础上,针对未来湿地可能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威胁,进一步提出盘锦市辽河口湿地生态安全保护可持续管理的相应对策。特别针对芦苇和翅碱蓬两种不同类型的湿地生态系统,分别提出可以应用的技术手段和保护恢复措施,供管理部门参考。

关键词 辽河口湿地;生态安全;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X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305(2020)03-132-03

DOI: 10.19383/j.cnki.nyzhyj.2020.03.055

辽河口湿地位于辽河流域最末端,是我国第一大河口芦苇湿地和重要的自然生态保护区,也是项目的重点研究区域之一。辽河口湿地因其特有的地理位置,成为辽河尾端阻拦并净化污染物的有效保障,辽河口湿地生态环境系统的平衡直接关系到辽东湾环海地区和近海生态系统的环境健康[1-2]。伴随经济发展的延伸,河口湿地污染负荷早已超越其自身净化能力,特别是湿地水环境破坏若难以抑制,自然净化能力将进一步被削弱,并导致连锁反应,致使生态系统结构发生不可逆损害。为遏制湿地水质继续恶化,采取必要的生态恢复和保护措施已十分重要。

1 研究区概况

辽河口湿地位于辽宁省盘锦市,俗称"双台子河口湿地"。为促进辽河口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国家成立了以河口湿地为依托的辽宁辽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大洼县及辽河口生态经济区内。主要野生动物有黑嘴鸥、丹顶鹤等[3-4]。芦苇沼泽密集,与河流水域、滩涂等组成了湿地的主要类型(见图1)。

2 生态环境问题分析

河口湿地现有的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河口湿地正面临着有史以来人类活动多强度、多方面的影响。辽河口区位于国家自然保护区,属生态敏感区,环境演变机制复杂[5]。辽河口湿地以芦苇和翅碱蓬湿地为主。目前,河口湿地高强度的经济开发和人类活动已经严重侵占了湿地,并造成了湿地功能下降。河口区水稻种植集约化程度较高,是主要的需水、耗水和化肥使用大户,由传统生产管理方式产生的含氮磷污染物流失或外排,是河口水环境污染的主要途径。河口稻田区是连接上缘城区和下缘自然保护区的纽带,稻田面源污染是导致下缘芦苇湿地退化和近海水质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辽河口区地表水系污染严重,研究表明,经济发展中长期化石资源的开发导致污染物在大范围湿地环境中分散性累积。此外,遥感数据显示,辽河口湿地仍面临边缘持续侵占情况,同时湿地内部破碎化程度仍未有明显好转,滩涂、流域等生态系统自身调节能力仍不理想,生物种群数量健康状况有待改善。总之,湿地管理的过程中,科学合理的导向型管理和指标明确的体系措施不够完善,后续湿地属地的有效管理十分重要[6]。

针对辽河河口湿地长时间的积极保护与管理,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积累,但仍面临以下较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1)湿地面积继续萎缩。湿地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周边的人类活动急剧增加,随着20世纪80年代后期地方经济活力的持续增强,湿地周边开发明显加剧,湿地面积呈现下降趋势。解析土地利用数据显示,耕地、人类密集活动区,油井及道路占地持续上升,自然湿地面积减少,耕种及油田等需求性开发使不仅使自然湿地面积减少,同时还表现为人工湿地面积相应增加。例如,河口区水田面积增加,特别是20世纪末开始,虾蟹田等人工湿地类型快速增长,而芦苇湿地不仅面积减少,且减少的速度呈增加趋势[7]。

(2)生物资源锐减。湿地面积变化影响深远,湿地所特有的维护区域生态稳定的功能无可替代。自然湿地的减退所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河口区生物多样性被破坏。早期河口区生物多样性丰富,渔业主要产品以自然捕捞为主,多为河刀鱼、河蟹、河虾等,水产丰富,捕捞适度,区域生态系统稳定良性发展。但随着人为干扰的持续增加,如修建使用河闸、水产大规模人工养殖、过渡捕捞等等,造成了河床淤泥堆积、湿地水质污染、生态捕捞无法持续等严重影响。河口湿地早期盛产河刀鱼,营养价值高肉质鲜美,年产丰富。近年来,不仅鱼类数量迅速减少,产出质量也是大不如前,衰减严重。同样作为本区特有水产资源的河蟹,遭到人为干扰因素后产量不再稳定,90年代后期开始产量急剧下降。生物资源的锐减导致湿地作为生物物种基因库价值的丧失,对河口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及功能将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8]。

(3)人类开发活动的影响强烈。据研究表明,1978—2008年30年间,河口区水田面积由14.18万公顷增至17.36万公顷,年均增加1 000公顷。水田的开发使河口区土地利用发生了巨大变化。大洼区是中国四大农垦区之一,拥有最密集的国有农场群,其中小三角洲水田开发区作为辽河平原开发的早期工程,出现了开发区中水利工程较集中、布局设计不尽合理、缺乏生态修复意识等问题,导致开发后区域生态系统稳定性遭到破坏。特别是防潮堤工程、防潮闸修建以及渠系等水利工程的密集增加,使辽河口湿地中大量的原始滩涂湿地逐渐丢失了海水环境,区域内滩涂生物的种群和数量发生了极大变化[9]。随着人类活动的频繁,湿地特有农产品和水产品需求的加大,水田人为开发持续加剧,生态平衡迅速被打破,灌溉用水很快出现不足,苇田无法保证适时灌水。同时由于潮沟设闸拦水,苇田得不到潮水的补给,导致苇田湿地退化严重。人类管理活动的加剧和不科学性,也使自然芦苇湿地的生态景观破碎化愈發严重,如不能有效控制,最终会导致河口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单一、功能退化、脆弱性加剧[10-11]。

3 湿地可持续管理及相关对策

3.1 湿地可持续管理

湿地可持续管理是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一种延伸,以湿地保护恢复以及湿地健康的可持续性为追求目标,以湿地特性为基础,充分适应湿地自身的生态系统特点、发展演变规律及自我调节和科学干预体系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合理的、适度的调控,维护湿地生态系统平衡发展[12]。

面向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保护规划是湿地可持续管理的直接手段,主要有:(1)对所在区域湿地生态系统的详细调查、合理编目和准确评价;(2)分析区域湿地未来发展趋势,以及通过合理的保护和管理,能够进行引导发展的目标导向预测;(3)利用设置湿地区域不同的发展目标,调整相应管理模式,来进行湿地受威胁状况的预测,最终确定实现目标的不同备选方案;(4)综合经济发展和生态平衡等不同需求,分析湿地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与保护,并选择最优发展方向。

湿地可持续管理的另一个有效方式是通过制度的制定和严格的审批进行针对性的有效管控。湿地生态系统有着重要的、特殊的历史地位,在农业、工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这就导致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湿地生态系统维护管理、湿地资源合理利用等都涉及多部门、跨行业甚至多地区管理的问题,也导致了人为造成的管理界限不清、维护责任不明等问题。必须承认,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与管理具有一定的复杂性,目前已有的一些管理制度和章程已无法覆盖现如今湿地管理所面临的复杂局面。根据辽河口湿地特点,结合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整合规划地方具有可持续管理效能的政策法规,权责明晰、制度清楚、奖惩分明,才能够有效、逐步地解决湿地保护和利用中的复杂问题[13-14]。

3.2 湿地可持续管理相关对策

3.2.1 建立湿地可持续管理组织协调机构 机制体制能否有效建立,决定了管理成本和管理效率能否得到提升。延伸的湿地的可持续管理,只有明确岗位职责,相关部门根据职能分配进行有效组合,以环保部门作为牵头单位成立湿地可持续管理组织协调机构或领导小组,既能有效的解决湿地可持续管理过程中权责不明的问题,还能明确政府主导、环保牵头、各部门配合的可持续管理秩序。因此,建立稳定运行的机制体制,完善湿地可持续管理相关的政策法规,成立多部门协调的、统一的湿地可持续管理组织机构,是维护湿地生态系统稳定的基础。

3.2.2 建设完善湿地自然保护区 对于"辽宁双台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辽宁盘山绕阳湾国家湿地公园""辽宁盘锦辽河国家湿地公园"等目前已存在的湿地公园或自然保护区,应着重从人员配置、资金投入、方式创新等方向,提升自然保护区管理水平。要正确认识到,由政府引导、多部门配合,并长期遵守环保监管的管理原则。同时,按照国际重要湿地的相关标准,依据国家公园建设目标的要求,持续推进辽河口湿地自然保护区建设,提升政府部门监管意识、民众生态保护监督意识,更好的保证湿地的可持续发展。

3.2.3 加大资金投入,拓展引资模式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思想已深入人心,但生态环境维护过程中的资金投入不足现象仍普遍存在,严重制约了湿地的可持续管理。省市两级政府应把生态环境保护建设资金纳入年度财政预算,保证逐年有所增长。同时,建立多元化融资渠道,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适当为湿地生态系统维护项目提供金融便利。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建设项目市场化、产业化进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生态保护配置中的作用。

3.2.4 倡导湿地监测、评估、预警三位一体 强化辽河口湿地监测能力建设,做真做实湿地生态监测。动态调整监测重点,完善监测技术体系,推进监测自动化、标准化、信息化水平,确保监测数据"真、准、全",严格实施污染源监测。湿地生态系统特有的稳定性决定了在湿地的可持续管理过程中,管理者不能被动等待环境问题的出现,而是要通过指标监测的精准化、动态评估的长期化来规避可能出现的湿地生态系统破坏风险。科学的评估方法能够为湿地的可持续管理提供准确的评估结果,而准备的评估结果则是未来湿地生态安全预警体系建立的基础。只有综合监测、评估和预警三位一体,才能保证湿地生态系统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4 保护对策的类别制定

针对芦苇和翅碱蓬两种不同类型的湿地生态系统,可以应用技术手段分别提出保护恢复措施,供管理部门参考。

4.1 芦苇湿地群落恢复措施

芦苇湿地群落局地退化是受到土壤盐分的影响。而造成土壤盐分升高的主要原因为,湿地生态需水不足,或道路、建成区的破坏等导致的土壤返盐所引起的。因而,针对芦苇湿地变化的驱动因素和退化机制。恢复措施应注重:

4.1.1 高抗逆芦苇植株的选育 采用传统选育技术,通过高盐胁迫等手段,筛选和培养高抗盐芦苇植株,以适应河口湿地区高盐环境。

4.1.2 开发水网调控技术 通过生态需水量计算,应用模型等技术手段,模拟并预测最佳水网布设,并将获得的成果应用推广,解决芦苇湿地群落局地缺水和土壤返盐问题。

4.1.3 协调生产和植被就地恢复 调查发现,芦苇湿地局地退化群落往往是由于道路开发、建成区扩建等破坏了周边芦苇植被,使土壤直接暴露于阳光下,土壤水分不断增加而引起了土壤返盐的结果。因此,工程建设时,应加强植被就地恢复,减少地表破坏面积。

4.1.4 高效石油降解菌的培育 研究表明,油井周边200 m范围内,石油类有机物已经引起了芦苇湿地群落的长势,石油污染已经成为辽河口湿地的潜在风险。因此,恢复措施应针对遼河河口区氮、磷和石油类污染问题,利用芦苇植株对氮、磷的高效吸收和同化能力,能够有效快速地对石油类污染物降解,提升芦苇湿地群落的恢复能力[15]。

4.2 翅碱蓬湿地群落恢复措施

翅碱蓬植物群落恢复受限的主要原因是水分和钠离子含量。因此,湿地恢复工程要重点参考对应措施的效能达标程度。例如,在翅碱蓬多生的滩涂湿地建设排布喷灌系统,对翅碱篷形成有效淋洗,阻止叶片表面形成盐鞘。

5 建议

监测常态化,定期进行数据的调查、统计、汇总,对辽河口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评估,掌握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发展变化趋势和规律;合理应用监测评估结果,适时指导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环境管理制度、产业结构布局等,合理开发、利用、保护湿地资源,维持生态系统健康水平;提升湿地可持续管理能力,加快构建湿地生态系统监测、评估、预警一体化平台,建立湿地生态安全预警机制,有效保护辽河口湿地生态系统结构稳定,促进其发挥湿地服务功能。

参考文献

[1] 林倩,张树深,刘素玲.辽河口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诊断与评价[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0,26(1):41-46.

[2] 林倩.辽河口湿地景观演变与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9.

[3] 兰天慧.辽河口湿地生态退化评价研究[D].沈阳:沈阳农业大学,2018.

[4] 刘玉松.辽河口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及承载力分析[D].阜新: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2.

[5] 李宏偉,吕军,卜坤,等.1976-2015年辽河口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及驱动机制研究[J].中国水土保持,2019(12):88-92.

[6] Haifu Li,Lifeng Li,Fangli Su,etal.The Periodic Response of Tidal Flat Sediments to Runoff Variation of Upstream Main River: A Case Study in the Liaohe Estuary Wetland,China[J].Water,2019,12(1).

[7] 李晓红,陈兵,张万敏.盘锦湿地主要生态问题分析及保护对策[J].科技信息,2010(5):368,300.

[8] 杨袆,林洋.辽河口存在的主要问题[C].中国水利学会围涂开发专委会.中国水利学会围涂开发专委会2004学术年会论文集[A].中国水利学会围涂开发专委会:中国水利学会,2004.

[9] 姜涛.经济开发对盘锦湿地生态环境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2007(22):193-194.

[10] 杨楚烨,王立,苏芳莉,等.辽河口湿地翅碱蓬群落及其交错区土壤盐分特征[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9,17(1):117-123.

[11] 张皓.辽河口浮游动物多样性的时空分布特征及成因[D].大连:大连海洋大学,2016.

[12] Tiantian Li,Hong Hu,Zhengyan Li,etal.The Impact of Irrigation on Bacterial Community Composition and Diversity in Liaohe Estuary Wetland[J].Science Press,2018,17(4).

[13] 尹海.加强辽河口湿地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2):131.

[14] 陆宇菲.辽河口湿地生态保护法律对策研究[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19.

[15] 李有志,崔丽娟,张曼胤,等.基于辽河口湿地生态系统服务的等级补偿制度[J].湿地科学与管理,2016,12(1):46-49.

责任编辑:黄艳飞

猜你喜欢
生态安全管理对策
试论城市森林体系中城郊型森林公园的生态意义
新常态下以生态和质量安全为导向的辽宁省农业政策的研究
喀纳斯生态安全评价研究
中学生考试作弊问题分析及其管理对策
国有风险投资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研究
浅析电力多经企业的现状及其管理对策
云南林下经济模式中生态安全问题探析
刍议水利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
关于环境法中的生态安全观分析
西部民族地区政府生态安全责任的运行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