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芷伊
百年的魔咒回响在这片村庄,沉睡的民族不断醒来又睡回去。世代记忆被放逐成一条线,巨大的孤独笼罩着这个村庄,也笼罩着这里的每一个人。
《百年孤独》是一本以家族和民族兴衰史为脉络的小说,故事围绕马孔多村庄的生活和布恩迪亚家族的兴衰,叙述了七代人踽踽独行、自强不息的百年历程,诠释了求索与孤独的主题。
布恩迪亚家族最初是住在远离海滨的一个印第安人的村庄。他们匍匐在文明的底端,却用崇高的信仰对抗衰败的现实,妄图建造一个理想的国度。但结果他们消失了,而在这片土地上即将矗立起一座更高层次的文明大厦。
这是现代文明与古老文明的碰撞,探索与停滞的对立,安于现状与不甘落寞的抗争,而人类必然会向着更高层次的文明进步,那些古老的文明必须在探索中拥有新的意义才能焕发生机。习惯追随古老是古往今来的惰性,但发展是无法否认也不可能拒绝的。
马孔多这个村庄并不是一开始就存在的,是霍·阿·布恩迪亚为逃避因自己一时冲动而打死的人的鬼魂,而找到这块不为人知的地方,建立了村庄。甚至连布恩迪亚自己都不知道这个地方在哪里。他们可能是周边高等文明上的一个霉斑核,因为实在封闭落后。他们对外界的了解,仅仅来源于那些闯入他们村庄的异族人,那些对外界来说已经落后的思想,在这里却无异于惊涛骇浪。他们为发现地球是圆的而沾沾自喜,连磁石吸铁都天真地认为是新奇的冶金术。也就是这种最落后的原始钻研精神,一种对新事物的渴求,别无选择地降临在了马孔多的创始人布恩迪亚身上,开始了属于先知者的孤独。
可能他的妻子乌尔苏拉永远也无法理解,为什么丈夫在一夜之间变成了另外的模样,一心只专注于冶金术的研究和稀奇古怪的天文知识。他不再顾家,甚至忘了自己是一位父亲,为了那些可笑的研究,让一家人跟随他挨饿。可同时布恩迪亚也埋怨妻子不能理解他的伟大愿望。他们在貌合神离中孤独地度过一天又一天,他们无法理解对方,却孕育着他们的子嗣,撑起他们的家庭。布恩迪亚被一天比一天膨胀的空虚和精神的寂寞所困扰,每天听妻子讲着些庸人自扰的问题;而乌尔苏拉直到把布恩迪亚捆在那棵树下死去后,都不知道丈夫想要什么。这种残忍的代价,是让夫妻成为最熟悉的陌生人,相互折磨加重了布恩迪亚的孤独,一辈子孤独。形同陌路的夫妻,在传统道德捆绑下生活。
用夫妻代表两种不同观念的冲突,开拓与僵持的碰撞。布恩迪亚行走在探索的道路上,他想让这个村庄变得更好,所以他在接触新的事物后萌生了搬迁的想法。可他的妻子想孤守这片土地,不与外界往来。所以当吉普赛人再来到这片村庄时,她想把他们赶出去,她拒绝接受新式的文明,她称这些都是蛊惑人心的手段。这同世界上所有被殖民民族一样,用闭关锁国拒绝沟通,孤独封闭地存在。固执地据守古老文明,落寞地封闭于孤独的地域。当殖民者用洋枪洋炮进攻时,美梦消失,马孔多用妥协来换取生存。这也如我们的晚清,在曲曲折折中走向共和。
马孔多村庄的生活还在继续。外族人的到来给这个落后的村庄带来了一抹亮色,咆哮的火车开进来了,一个个香蕉公司在村庄里拔地而起,红房子也失去了最初的颜色,这一切都使得村庄的物质生活渐渐提高,但这好像并没有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他们仍旧是孤独的,对异族的警惕加强了这种孤独,被毁灭的感受,不想被边缘化,这些情绪无一不盘旋在每个马孔多人的心上。于是村庄成了利益的工具,开始快速工业化,而这反过来又吸引了周边的族群……利益的纠葛引起了无止境的战争,点燃了数不尽的屠戮与伤亡。以马孔多的屈服、妥协为结果,屈辱中战争得到了结束,家族重回了孤獨,村庄又陷入了自闭。而工业化和战争的侵扰,使马孔多失去了最初的模样,布恩迪亚家族也因战争元气大伤,美梦被粉碎与现实的骨感,这也正是他们衰败的开始。百年孤独是宿命还是循环?
一个落后文明被先进文明冲击的结果,预言家们搬出“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定理。然而合也避免不了孤独感,即使被殖民者后来独立了,会不会更孤独?我们无可否认人类一直都在进步,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由冷兵器时代过渡到热兵器时代,那些过去被抛弃的再也不会出现在新时代的舞台。那个吉普赛人梅尔加德斯很早就预见了这种未来,一个无法避免的未来。所以当他那写着乱码的字迹被奥雷连诺上校翻译出来的时候,马孔多已经快要走到尽头了。《红楼梦》的结局也是在开头就已经点出了的,那个破落道士从山上下来时哼着的歌,在石破天惊里早已宣告了一个百年家族的命运。可以说这是上一个朝代的借鉴,但这也会是最终的结局。难道这仅仅只是提高经济发展速度就可以避免的孤独吗?这不就是文明所带来的新的难题吗?这是属于整个时代的孤独,是我们拼命避免却无法回避的结局。
听,孤独的风声再次在那片原野上吹响,风里不知夹杂着多少难挨的呜咽。明天这里将会再建立一座村庄,这次再也没有人痴心沉迷于所谓的冶金术了……
(以上指导教师:江富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