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一华 游道辉
在新建生活期间,邓小平仍然坚持读书、看报和听广播,默默关注国家大事和国际动态。同时,他还与工人弟兄们一起劳动,和田间耕作的老农亲切交谈,同下放的大学生技术员一起讨论技术难题;他真正地融入当地民众,接触中国最基层的实际。虽身处逆境,但他依然保持了一名共产党人的初心和本色,用真情和质朴温暖着身边人群,用学习和思考充实着艰难岁月,用睿智和豁达思索着国家前途。改革开放后,小平同志提出了很多治国救世的真知灼见,而这些重要思想的发端都共同指向了新建县这同一个地方。可以说,小平同志在新建县的艰难岁月里,一直孕育、闪耀着真理的光芒。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今天看来这是一个毋庸置疑的真理,当今世界谁掌握了核心技術谁就能在国际上拥有更多话语权。但回溯当年,这看似简单的一句话,能被提出来已是相当不易。
邓小平在修理车间工作时,车间主任引着技术员来到小平工作台前。看着技术员熟练地试制自己的新模具,邓小平问:“你是哪个大学毕业的?学的啥子专业?”技术员说:“天津工学院,学的是内燃机设计和制造专业。开始分配在南昌柴油机械厂技术科当技术员,文化大革命开始,从南昌下放到这个小厂当技术员。”听了他的话,邓小平微微点头,沉思一下说:“技术是很有用的。”由此可见,邓小平善于在日常工作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而且他对科学技术的尊重与推崇,一直没有消减。1975年9月26日,在听取中国科学院工作汇报时,他明确指出:“如果我们的科学研究工作不走在前面,就要拖整个国家建设的后腿。现在科研队伍大大削弱了,接不上了。科学技术叫生产力,科技人员就是劳动者!”1988年9月5日,在宴请捷克斯洛伐克客人时,邓小平更是掷地有声地指出:“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不难看出,这句饱含真理的话语从江西新建时期起就一直印刻在小平同志的心里,而“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出现也最终响彻大江南北,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科教事业的发展,有力地指导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力地助推着改革开放取得一波又一波举世瞩目的成就!
发展才是硬道理
1971年6月,邓朴方被接来江西由父母照顾。有一天,为了给儿子解闷,邓小平问陶主任家里有没有坏掉的收音机,可以让胖胖(邓朴方)给修一修。主任回忆说,一开始我不明就里,老老实实地说:“我一个月四五十块钱的收入,有四个小孩,有的还在上学,还有老人,哪有闲钱买收音机啊!”当时邓小平怔了一下,慢慢地说:“我知道,像你们这样年纪的工人结了婚,成了家,生活是很困难的。可这不是靠哪个人一下子就能解决的,还是要靠发展生产。只有生产发展了,情况才能得到改善。”正是对人民群众生活的感同身受,正是对现实问题有这么深入地思考,正是对面临的困难有这么精准地分析,才有了大家耳熟能详的“发展才是硬道理”这样的惊世之言。同样,邓小平还指出“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在当时,邓小平自己家的情况也不太好,可以说日子过得比较紧,但他还是能有这么高瞻远瞩的思想,还是能心系人民,不得不令人感佩。在和平与发展早已成为世界主题的今天,我们为中国取得的举世瞩目的发展成绩而骄傲,我们为拥有这样一位身处逆境却依然“忧国忧民”的领导人而自豪。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邓小平在新建期间,副食品供应比较紧张,很多东西都要凭证供应,修配厂每家每月只给两块豆腐。一次,厂里庄师傅的儿子不小心把两块豆腐摔掉了,挨了一顿打。邓小平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感慨道:“新中国成立这么多年了,老百姓还过着这样的日子,难道我们干一辈子的革命,就换来这样的社会主义?”此事引发了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更加深入地思考。首先在1987年4月26日,邓小平会见捷克斯洛伐克总理时指出:“搞社会主义,一定要使生产力发达,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我们坚持社会主义,要建设对资本主义具有优越性的社会主义,首先必须摆脱贫穷。”然后在1992年初“南方谈话”中,邓小平进一步科学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从此,我们党、我们国家、我们中华民族对于社会主义的本质有了更具体、更客观、更深刻的认识。这一认识的确立,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次质的飞跃,也从根本上回答了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为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1973年2月19日,邓小平一家离开江西,2月22日抵达北京。3月10日,中共中央宣布《关于恢复邓小平同志的党组织生活和国务院副总理职务的决定》,标志邓小平正式复出。其后1975年的“全面整顿”和1978年做出将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并实行改革开放的英明决策都是邓小平思想的延续,无不同样闪耀着真理的光芒!
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们国家取得了嫦娥四号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登陆月球背面等一系列的重大科技成果;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早在2010年就跃居世界第二,主要农产品产量跃居世界前列,建立了全世界最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坚持社会主义本质论,我们实现了7000万人脱贫,我们许下了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郑重承诺。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我们不会忘记新建,不会忘记拖拉机修造厂,不会忘记小平同志的工友们,不会忘记那一筐筐堆在“将军楼”的马克思恩格斯原著及中国通史等书籍,我们最不会忘记的是邓小平和他那些闪耀着真理光芒的艰难岁月。因为那些在艰难岁月中闪耀真理光芒的思考,是一位共产党员实事求是、忧国忧民的精神体现,是一位政党领袖胸怀大局、破解难题的智慧体现。邓小平的深思与睿智,还将继续为改善人民生活、提升综合国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增加无穷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