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安全观的解构与重构:当北约面对中国

2020-09-02 07:11张屹
唯实 2020年7期
关键词:北约威胁峰会

张屹

自从2019年底的北约峰会以后,北约安全观经历了重大调整。以英、美兩国为代表的官方人士和学者普遍对北约峰会后所重塑的安全理念进行了阐释,认为中国是继俄罗斯、土耳其之后促使北约安全共同体转型的最主要因素,中国的日益发展对北约构成了非传统安全意义上的威胁。中国“一带一路”倡议进入北约制定未来战略规划的安全议题。在北约内部,欧盟国家特别是法国,与美立场不一,唯一的伊斯兰国家土耳其又频繁向东摇摆,与北约死敌俄罗斯做起政治交易。内忧外患迫使北约树中国为假想敌,然而这既不符合全球治理这一大格局下的多边合作精神,也违背和平、发展、合作的时代主题,如同缘木求鱼,无法消除其内生性的安全困境。

一、北约成员国对“一带一路”心思各异

2019年12月4日,在伦敦举行的北约70周年峰会上,29个成员国领导人签署联合声明,指出中国崛起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并谈及中国“威胁”。这主要是考虑到中国的地缘政治影响力已延伸至欧洲。由于中国在经济、军事等领域挑战美国在全球的领导地位,迫使他国需要在两个大国之间寻找平衡点。其中最为重要的砝码就是俄罗斯,形势驱使其更加紧密地靠近中国,以对抗以美国为首的北约。

如果从欧盟角度来看欧洲,它仅仅是国家的联合,而非一个联合起来的国家,不具有独立主体性,不是一个战略统一体,而是一个走向共同战略自主的联合体。随着英国脱离欧盟,美国国内民粹主义势力抬头,欧洲国家正在经历痛苦的政治转型,随之而来的是调整如何应对新的国际安全形势和国际规则。

北约安全观在历史上不断演化,目前正酝酿全新的“欧亚安全观”理念。在所谓“欧亚安全观”之中,中、美、俄是重要主导因素,而欧洲当前主要的安全关切,是确保其成员国在对抗体系下维持安全平衡。北约面对的安全冲突并不是完全对称的。欧洲国家大多是在与美维持军事、政治同盟条件下发起统一行动,而中、俄两国最多只是战略伙伴,两国政府更多的外交空间依赖于主观性的领导人意志。此外,对于北约,俄是潜在敌人,中国则不然。卡内基基金会研究员德米特里·特兰宁认为,一旦俄罗斯足够强大到可以成为大国博弈中的一极,并且美国意识到中国国内经济发展清除障碍且在科技领域足以并驾齐驱的时候,美主导下的国际安全体系便会崩塌。

历史上的美苏对峙主要集中在意识形态和军事领域,而今天的中美博弈主要集中在经济、金融、科技领域。中美两国所推动的两种经济发展模式、财政金融体系、技术平台以及不同的政治理念都导致两国冲突。地缘政治虽然仍是决定性因素,然而其内涵已拓展到地缘经济、地缘科技等新的领域。

不同于美国的是,欧洲并不将中国视为军事威胁,从而不存在竞争和博弈。欧洲更多地需要与中国进行合作与交流。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以多种方式在欧洲国家得到落实。一方面,开发连接欧亚大陆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为多边贸易创造机遇,中欧贸易为欧盟创造了巨大外部空间;另一方面,中国通过海外并购使得一些小国形成以债务依赖为基础的国家关系,为自身增强了政治影响力,这一点在东欧、南欧国家尤其突出,它们受益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基础设施投资项目。比如南欧国家意大利与希腊都积极支持“一带一路”项目,希腊还与中国分享比雷埃夫斯港口的使用权。东欧国家如乌克兰、白俄罗斯,甚至高加索国家都视中国为重要贸易伙伴和融资伙伴。德米特里·特兰宁认为,中国政府灵活的多边外交为自身赢得了政治空间,不论对于俄罗斯还是北约国家,中国都是不可或缺的战略伙伴。

二、美欧内讧和战略误判下的迷茫

马克龙质疑特朗普在欧洲安全面对威胁的情况下,是否会作出有效回应,故称北约“脑死亡”。然而其言辞并未挽回这一重要盟友,而是更加削弱了大西洋两岸的美欧同盟。关于欧洲防务,美国若要给盟国更多信任感,最为迫切的并不在于强化与各成员国的防务合作,而应在面对中俄战略伙伴关系的焦虑感中与盟国步调一致地维系共同应对的意志。

马克龙声称,对美信任危机应该促成一个更加自主自治的欧洲防务协调机制。兰德公司研究员詹姆斯·多宾斯认为,美官方其实不应该对此焦虑甚至进行反制。经验表明此类倡议不会走得太远,而且如若倡议实现,对于美国恰恰是好事,美国将迎来一个更加平等、更加协调的欧洲伙伴,既然鞭长莫及,不如放任其自力更生。

在对华立场方面,特朗普一方面指望北约跟随美国在贸易关税、5G通信技术方面一同打压中国,另一方面却同时对中国和欧洲实施贸易战,如此反复无常之举,难以赢得盟友信任。近期美欧多国炒作中国“威胁”,实则由北约内部分裂所致。树立假想敌,倒逼北约凝聚力,斯托尔滕贝格用心良苦。

在中国网络供应商华为是否应参与德国等国家的5G网络建设问题上,美国与几个欧盟国家之间存在很大分歧。与会人士透露美国政府已经威胁在必要时收购华为的竞争对手瑞典爱立信,以便使爱立信能够在与华为类似的水平,例如价格等方面,为未来的数据网络提供技术。[1]如果任由美国主导安全机制,北约将不再是多边主义规则之上的对话平台,而是强权和交易,特朗普思考问题的模式是“赢家—输家”,而不是可靠的联盟。美国力求从冲突策源地脱身,从而使欧洲国家无法在美国保护伞下安身立命。

三、北约重要成员国土耳其向东摇摆

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在北约峰会上扬言,土在打击恐怖主义和阻止难民涌入欧洲等方面,是北约不可或缺的盟友。他还称:“当前安全形势迫使北约调整战略部署。考虑到土面临的军事威胁,我们寻求北约盟友能够给予更大支持。”

马克龙在峰会前称北约已“脑死亡”,埃尔多安则反击,真正“脑死亡”的是马克龙。特朗普选边在埃尔多安一边,称与土耳其总统保持了良好关系。特朗普与斯托尔滕贝格的会晤中也谈及此,并且称美土正式会晤将提上日程,以讨论土在履行盟国义务中的重要角色,并将在今后提升1000亿美元的双边贸易额,加强商贸、区域安全、能源安全领域的合作。当意大利总理问特朗普是否说服埃尔多安放弃向俄购买S-400装备时,他敷衍了事,显然在给土补台。特朗普还称,土将购买美爱国者系统,前因奥巴马政府执意反对。此前美终止向土提供全球最先进的F-35战机装备,皆因此而起。土是美F-35战机装备的最大订单方。这一订单的损失将导致土向东方靠拢,可能选择俄罗斯,也可能选择中国。《2018年美国国防战略》详细阐述了美“全球行动模式”,其初衷在于针对中俄进行的大国博弈形成军事部署。其实,俄一系列敌对措施也让土摇摆于东西方阵营之间,问题在于,土的北约盟友并未抓住时机消除内部紧张氛围,令土回心转意。

随着《中程核武器条约》在2019年被撕毁,美国在未来有可能在欧洲大陆部署500至5500公里射程的弹道导弹。如果成为事实,这将导致自20世纪里根政府以来最为严重的军事升级和导弹危机,大约时隔40年,《中程核武器条约》再一次将欧洲安全体与东亚安全体紧密连接。

四、北约峰会的“假想敌”

北约峰会上,29个成员国领导人签署联合声明,指出中国崛起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并谈及中国“威胁”。峰会还批准了一份内部报告,拟定北约如何应对中国的行动计划。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在峰会召开之前就提到“中国的崛起对所有北约盟国都有安全隐患”。他还指出中国的国防预算额目前位居世界第二位,2019年国防支出约为1776亿美元,同比上一年增加了7.5%,中国现代化的军事实力已经可以将远程导弹覆盖至整个欧洲和美国,中国的军事力量改变了全球的军力平衡。

北约传统的防御线仅及于东欧,使斯托尔滕贝格担忧的是,中国的地缘政治影响力已触及北约边界,这主要是由于“一带一路”倡议下在第三方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对欧洲的传统势力范围如北极、非洲地区形成了挤压,以及在5G网络的建设方面让一些北约国家感受到“安全隐患”。

此次北约峰会上,中资企业的5G项目问题成为重要议题。欧盟和美国,普遍对华为等中资企业在5G通信网络中的建设感到焦虑和不信任。峰会前一周,德国就表示计划收紧对“非欧盟企业”收购其高科技公司的规定。美国也向欧洲国家施压,要求将华为排除在欧洲5G网络开发之外。

东欧、南欧国家毕竟受益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基础设施投资项目。习近平主席访问希腊仅早于北约峰会前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希腊总理米佐塔基斯对于比雷埃夫斯港项目受到的中方援助积极点赞,对比港项目给当地人民带来的1万多个就业岗位心存感激,称之为中希合作的典范。德法两国领导人一直坚持欧盟国家统一网络信息安全标准,秉持客观中立的态度,表示不会恶意抵制中资企业。欧洲国家难以找到对待中国的共同立场。

作为这一论调的积极鼓吹者,美方更是在峰会召开之前就已然开始造势。先是美国驻北约大使哈奇森叫嚣中国对全球具有“威胁性”,并且声称要将中国纳入“以规则为基础的秩序”。随后,美国务卿蓬佩奥又公开演讲称,应对俄中挑战是目前北约的主要任务。当天,蓬佩奥还呼吁欧洲人在5G建设问题上防范中国,“必须让可靠的企业建设21世纪的信息大动脉”。在峰会前一天,他还声称,美国尊重各国的科技政策,但“我们”(即美国和欧洲国家)发现了共同的“威胁”。虽含沙射影,犹锋芒毕露。美国主要媒体也撰文指出,特朗普将把赢得北约支持、对抗中国“威胁”、施压欧盟排挤中资企业建设5G项目,作为参加峰会的首要考量。时局表明,在白宫重提“中国威胁论”,已成为政客捞取政治资本的重要手段。

与美国不同,大部分北约成员国不愿意卷入南海争端,用斯托尔滕贝格的话来说,不愿意创造新的敌人,或者“制造新的对手”。其本人也多次表示不愿成为中国的对立面。其实,也有西方媒体指出,美国国防预算在2020年已经达到7180亿美元,比上年增加330亿美元,约为5%的增幅。美方是北约成员国之中鼓吹“中国威胁论”的最不遗余力者,将中国“挑战”列入北约议程,美国是最大受益者。

美国学者认为,特朗普对中国和欧洲两方面都实行了单边关税行动,还指望作为多边组织的北约跟随美国摇旗呐喊,打压中国,更多的是一厢情愿。欧盟不愿继续当美国附庸的意愿日趋强劲。已有欧洲学者提出“永久结构性合作”的联合防务机制以及强化欧盟防务基金,以此摆脱对美国的依赖。

法国总统马克龙在峰会中公然嘲讽北约正在经历“脑死亡”,作为北约成员国的土耳其一意孤行,购买北约“宿敌”俄罗斯供应的S-400系统,威胁北约安全,导致欧洲内部矛盾重重。土耳其入侵叙利亚和美国退出叙利亚,都未事先知会北约,内部缺乏协调与合作。而对华立场的分歧也加速了北约的“脑死亡”进程,各成员国对此都有认同。在应对中国“威胁”的问题上,北约并非铁板一块。马克龙也在峰会中指出,北约的敌人既不是俄罗斯,也不是中国,而是全球性的恐怖主义。

五、结语:新版“中国威胁论”是

旧思维的延续和民粹主义的变体

北约峰会闹剧正酣,“应对中国崛起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的内部报告也随之在酝酿之中。通过一个专门报告设计对华政策对于北约是史无前例的,超出其既往惯例,将中国视为“威胁”更是北约破天荒地创设的新议题。如果按斯托尔滕贝格的说法,此举在于以“平衡的方式来认知和回应中国带来的挑战”,那么就可以看出这是北约内部两种立场的调和以及为减缓其“脑死亡”进程而酝酿出的政治协调策略。如果欧洲国家自身可以通过相互协调达成一致,那么此次峰会声明甚至北约本身的存在意义都要打上问号。美与西方国家炒作“中国威胁”历史上曾多次重演,此次北约峰会的背景正好扣在其内部严重分裂的历史性节点,旧瓶装新酒,赋予了论调以新的政治意图。用假想来建构“中国威胁”,除非北约内部成员国立场完全一致,而实际上这只是一个循环论证的伪命题。

美国可以通过各种承诺机制来确保延伸威慑的可信度。其中,以本国的国际声望为代价对盟友作出公开口头承诺或签署同盟协议,则是最为基本的承诺方式。[2]从这一视角来看,北约峰会树中国为假想敌,正是美版“中国威胁论”的逻辑延伸。

北约战略行动纲要会随着国际形势不断更新,也随着不同时期面对的安全威胁而调整行动理念。随着苏联解体、“华约”消亡,北约的职能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从应对以往的传统安全到今天更多地应对非传统安全问题,北约的主体性建构需要一个共同的“威胁感知”,即便把中国作为假想敌,也有利于通过重构其话语权来掩饰“政治失语”。西方学者长期把中俄主导的上海合作组织比作“东方北约”,用意就在于此。自从十年前北约制定战略计划,至今没有更新,而此次峰会聚焦中国“威胁”,或可以填充新的政治议题和战略清单。北约这份新的战略计划有望于2020年出台。然而,此举未必就能促进成员国的内部凝聚力。有美国学者认为,制定统一的北约对华政策需要较长时间,相对于北约传统对手俄罗斯而言,中国是一个更强大的对手,北约将会面对一个更为长期的问题。

即便甩开北约这个平台,美国依然另立一个“北约”来遏制中国并擅自行动。美国太平洋司令部前司令、退役上将布莱尔近日在参加美国国会下属的“美中经济与安全审查委员会”听证会时提出,中国在地区的军力发展和动向可能导致“东亚北约”的出现,暗示美国可以联合东亚地区国家形成类似北约的军事同盟来“防范中国”。北约峰会中各国不愿跟随美国将中国列为最大威胁、慕尼黑安全会议中欧洲方面提出“西方缺失”,都为傲慢的美国敲响了警钟。[3]

北约内部对中国的认知存在较大分歧。对于美国来说,中国或许是对立面,但德、法态度较为暧昧。中国作为贸易大国为欧洲提供机遇,参与到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中来,令欧洲国家受益匪浅。由认知分歧而引发的内部争论已经在峰会前持续了数月。认为中国崛起加剧了欧洲分歧的观点,实则是倒因为果的混乱逻辑。北约能否实现团结,问题来源于自身,而不能靠制造外来假想敌,這无异于缘木求鱼。

德国社会学家西美尔的理论可以很好地解释:倘若业已存在的敌对促使每一方都在寻求第三方的好意,那么这种竞争的胜负决定,即第三方加入一方,才意味着斗争的开始。其次,第三方得到好处,获益者本身不必采取主动。[4]在西美尔的理论框架中,美、欧的角色可以清楚地对号入座。

中国是国际体系与国际和平的维护者,中国的发展给国际社会带来的是机遇而非“威胁”。此次北约峰会的“成果”既不符合全球治理这一大格局下的多边合作精神,也违背和平、发展、合作的时代主题,不符合各成员国的根本利益,是不明智的庸人自扰之举。

参考文献:

[1]德媒分析慕尼黑安全会议四大警示[N].参考消息,2020-02-19.

[2]江天骄.同盟安全与防扩散——美国延伸威慑的可信度及其确保机制[J].外交评论,2020(1).

[3]孙成昊.“东亚北约”只是美国冷战遗梦[N].环球时报,2020-02-22.

[4][德]乔治·西美尔.社会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76.

(作者系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亚太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责任编辑:彭安玉

猜你喜欢
北约威胁峰会
走向北约?
欧洲远征军联合部队峰会
人类的威胁
美借北约峰会煽动对抗中国
特朗普邀巴西进北约秀“特殊”
搞笑图片
北约就焚烧《古兰经》道歉
G20匹兹堡峰会总结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