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西方音乐史对钢琴演奏的影响

2020-09-02 09:15王鹔歌
时代人物 2020年8期
关键词:演奏钢琴演奏

王鹔歌

关键词:钢琴演奏;西方音乐史;演奏;

西方音乐史是一门学习音乐理论的必修课程,它向我们展现了西方音乐发展的历史进程,阐述了各种音乐现象的产生以及发展,并将一些哲理性思考融入其中,为提高音乐鉴赏能力和演奏水平提供了参考。西方音乐史的学习重点在于学习西方的文化,了解西方社会在不同时期出现的音乐流派、音乐理论、音乐家极其重要作品,但是对于西方音乐史的学习却不能只浮于表面,这些文字理论固然要系统地记忆下来,但是却不能只是死记硬背,仅凭记忆文字理论是无法实现质的飞跃的。在进行西方音乐史的学习时,更应该注意是理论知识的应用,在对作品以及音乐家有所了解的基础之上,融入个人的更深层次的思考和探索,从而融会贯通,形成具有个人特色的表演风格,这样才是对西方音乐史更加系统且全面的学习。

一、钢琴演奏的要求

钢琴作为西洋古典音乐中重要乐器,从被创造的时候就深受听众的喜爱。但是毕竟是大家所认可的“乐器之王”,虽然还算得上是容易上手,但是如果想要向更高程度进阶却不是那么容易的,钢琴演奏往往也会由于演奏者缺乏对于钢琴曲目和演奏方式的深层理解而显得有失水准,这些都与对西方音乐史的不熟悉有关。因此演奏者如果想要精进自身的弹奏技术、掌握更多的演奏技巧的话,西方音乐史绝对是不能绕过的节点。演奏者们只有在学习、了解西方音乐史的过程中,才能对音乐家的精神世界进行更深层次的剖析和探索,实现与音乐家的心与心的沟通,这对于分析音乐作品来说是很大的助力,在此基础上进行演奏,才能真正传达出一部作品的真实情感,才能向听众展示真正的音乐艺术。

二、西方音乐史对钢琴演奏的影响

西方音乐发展史历史久远,期间群星璀璨,优秀作品层出不穷,为了便于研究学习,一些学者将西方音乐史加以划分,正如“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对于西方音乐史的理解不同,划分方式、划分时段自然也是不尽相同,将西方音乐史划分为六个、七个、八个、十个时期的都大有人在,现在本文采取七个时期的分期方法,即古希腊-古罗马时期、中世纪时期、文艺复兴时期、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时期、现代音乐时期。其中各个时期各有各的音乐特色,例如在中世纪时期,西方社会宗教崇拜意识较为高涨,因此当时的西方音乐中常常带有较强的宗教目的,作品也主要分为两大类:复杂的宗教音乐和单音元素的世俗作品。再比如在巴洛克时期,虽然这个时期的作品也有着浓厚的宗教色彩,但是在演奏时更加强调曲子的起伏,注重力度的变化,与此同时,受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乐器演奏更加追求细节上的完美,在这些特定的社会背景和社会文化的多重影响下,音乐家们将自己亢奋的情绪融入了作品中,创造了无数的传世佳作,巴赫就是其中的重要代表人物。

不难看出,七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各自的优秀作品与优秀音乐家,各个阶段特色鲜明却又依次延续继承,西方钢琴史正是和西方音乐的发展历史一脉相承的,得益于音乐家们的融会贯通、取长补短,各种风格得以互相交流,形成了现在异彩纷呈的多元化发展现象。这些的出现都离不开一个大前提:西方音乐史对钢琴演奏的影响。

三、西方音乐史下的钢琴演奏策略

(一)准确把握作品演奏风格

一般来说,在进行具体的演奏技巧的学习之前,对于西方音乐史的学习是必不可少的。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有的人在学习完一些基本的乐理知识后就可以照着乐谱弹奏出前人留下的钢琴曲,却始终没法像那些优秀的音乐家一样形成固定而又富有特色的演奏风格,这正是由于他们缺少对于西方音乐史的系统地学习,导致在学习基本知识的过程中,只知道一味地记忆、练习,却忽视了对前人作品的思考与总结。在进行钢琴演奏之前需要先对音乐家的生平、创作风格、演奏风格及其作品的特色加以分析,当然,借助钢琴进行演奏时,一般不会出现明显的限定,演奏者个人的演奏风格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就是西方音乐史知识派上用场的时候。

在进行演奏之前,最应该做的就是将作品的演奏风格烂熟于心,受音乐家本人影响,作品一定会有音乐家的跟个人风格,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音乐家的演奏风格不一定是固定的,可能受社会环境、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在不同的时间段里,音乐家的作品会呈现出不一样的风格,也可能在一部作品中同时出现几种不同时期的演奏风格,例如巴赫,由于他笃信宗教,于是在他的作品以宗教音乐为主,构思严密,感情内在,富于逻辑性,同时,受到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影响,他的作品也富有大膽的革新精神,融合了德国民间传统音乐,个性十分鲜明,至于他的民间性特点在他的《平均律钢琴曲集》的一部分乐曲以及生活气息浓郁、风格清新自然的古钢琴组曲中可见一斑。

即使现在提倡个性发展,在钢琴演奏中仍然要遵循作品本身的基调,在此基础上自由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融入个人演奏特色。演奏风格能否把握正确决定了演奏能否成功,因此,在学习钢琴演奏的相关知识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对西方音乐史的了解与学习,为改善演奏者的演奏方式提供帮助。

(二)强化情感传递

钢琴演奏是一门表演艺术,是演奏者们通过自身过硬的演奏技术和演奏技巧,将作品中包含的情感、心境、内涵通过旋律传达给广大听众,是演奏者与作品对话,并将对话的结果传播出去的过程,是演奏者理性分析、感性诠释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演奏者是传递者,起着桥梁的作用,他们将作品与听众连接起来,让更多的人能够读懂作品、理解作品。钢琴演奏的本质就是演奏者对作品进行二次阐释,演奏者能否读懂音乐家的内涵、怎样诠释作品、选择何种方式传递情感这些都有可能影响听众对于作品的理解。

因此,认真学习西方音乐史,了解音乐家的生平经历,确保演奏者对于作品的创作时间、创作背景有更进一步的了解,这些都成为了最基本的要求。如果钢琴演奏者能够尽可能地去了解音乐家和他们的作品、生平等基础知识的话,那么对于理解作品中的情感就大有帮助。例如在练习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时,如果能够联系贝多芬的生平经历,那么对作品的理解就会更进一步,例如其中的第三乐章,整个乐章都采用了较为轻快诙谐的曲风,表现了人们抵抗命运、顽强反抗的精神和勇气。若是对西方音乐史有所了解就不难知道,在创作这一乐章时候,贝多芬正处于人生的低谷期,当时,他正面临着耳聋、失恋、社会压力等多重挫折,面对这样的困境,向命运抗争的欲望早已不可阻挡,他要向命运发起挑战,只有奋起反抗、用力一搏,才有可能走出困境,迎接新的人生。有了这样的了解,演奏者才更容易寻找切入点与之共情,在演奏时才能更好地把握情感,将听众引入其中,为听众提供更加完美的听觉体验。对于西方音乐史的学习、分析能够帮助演奏者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传递作品中的情感,利于演奏者与作品、听众与作品、演奏者与听众的多方交流。

(三)强化演奏技能

通常说来,钢琴音乐作品通常都是音乐家内心情感世界的外在体现,一般不会有音乐家会无头无尾、无缘无故地创造出一部音乐作品,例如莫扎特遭遇了母亲离世,看到了人情冷暖,受到了打击,于是在《a小调奏鸣曲》中,他通过高音部分的附点节奏和不断重复的低音和弦表达了自己的郁闷和凄苦。在学习西方音乐史的过程中逐步扩展对钢琴发展史的认识,对音乐作品有了更加全面的分析,就会知道即使是想要渲染悲伤沉重的氛围,也是可以通过在钢琴曲中大量使用快节奏的十六分音符实现的。

只要对西方音乐史足够了解就可以发现,钢琴演奏的方式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狭隘,我们可以借助各种技巧达到我们需要的效果,至于这技巧,自然是隐藏在西方音乐史的各个时段里,等待着演奏者们去发现。所以,如果说想要强化演奏技能的话,那么在学习西方音乐史的时候就要一定要用心。

结语

总的来说,在学习钢琴演奏时,掌握大量的西方音乐史的知识对我们来说无异于雪中送炭,了解音乐家的生活环境、社会背景、创作历程,对创作者的创作意图进行理性分析,并加以诠释,做出个人的感性表达,使学习过程变得更加立体、更加多元。更好地了解西方音乐史,在向优秀音乐家学习、欣赏优秀作品、把握演奏风格的同时,努力去寻找情感共鸣,并努力将其内化成个人体悟,在进行钢琴演奏的时候将其展现出来,实现演奏技能的强化,这是绝对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借助西方音乐史知识,走近作品,聆听深处的声音并将其传播出来,是学习西方音乐史的意义所在,也是它对钢琴演奏的重要影响。

参考文献:

[1]轩一丹.试论西方音乐史对钢琴演奏的影响.[J].当代音乐,2020(7)

[2]曾娇琳.西方音乐史架构下的钢琴演奏研究.[J].艺术教育,2019(5)

[3]汪炜婧.学习西方音乐史对音乐理解的影响——以钢琴学习为例.[J].文教资料,2014(3)

猜你喜欢
演奏钢琴演奏
视唱练耳在钢琴演奏中的实践应用探讨
网络技术对钢琴演奏的影响
钢琴演奏中心理控制的作用
浅述情感与技巧在钢琴演奏中的结合
培养钢琴演奏中音乐表现力的途径分析
钢琴教学与演奏的唯物辩证法思考
钢琴教学中的作品分析
提升小提琴音准能力的重要性及方法探讨
高校钢琴课教学如何让学生学会用心演奏
略谈钢琴演奏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