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劳作活动中二十四节气知识的融合策略

2020-09-02 06:47陈丽莉
新智慧·中旬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二十四节气幼儿园

【摘 要】幼儿劳作活动是幼儿德育教育的基本组成内容,幼儿劳作活动主要是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劳动态度和劳动习惯,是帮助幼儿树立人生总要习惯、态度和倾向的重要方法之一。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千百年来智慧的结晶,作为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应当得到传承和发扬。因此,将幼儿劳作活动和二十四节气有效的融合,能让幼儿在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培养幼儿的正确的劳动观和劳动习惯,有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劳作活动;二十四节气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人生所需要之重要习惯、倾向、态度,多半可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换句话说,六岁以前是人格陶冶重要的时期。”因此,在幼儿阶段增强对幼儿的习惯、倾向和态度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而幼儿劳作活动作为德育教育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在培养幼儿对劳动的观念有重要的作用。二十四节气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千百年来为我国农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为了传承和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在幼儿阶段就开展二十四节气相关的教学,有利于幼儿正确认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并将其发扬光大。将幼儿劳作活动和二十四节气进行有效的融合,能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增加幼儿的知识,有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

一、对课题内容的理解

(一)对幼儿劳作活动的相关理解

幼儿劳作活动,就是让幼儿通过劳作活动,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并让幼儿在劳作的过程中,养成独立自主、不依赖他人的习惯,有利于幼儿的发展。幼儿劳作活动一般通过以下三个环节来实现:为幼儿创设劳动情境,对其进行基本的理论教育;给幼儿提供劳动机会,培养幼儿的劳动兴趣;让幼儿品尝劳动成果,增强幼儿的劳动体验。幼儿在这三个环节中,能有效的学习劳作的相关知识,帮助幼儿培养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并养成劳动的习惯。

(二)对在幼儿阶段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理解

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在这漫长历史中产生了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这些文化对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当前阶段,传统文化教育已经在各个教育阶段严重缺失,因此加强对幼儿的传统文化教育非常有必要。在幼儿阶段对幼儿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能让幼儿对传统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有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教师在对幼儿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应将优秀传统文化纳入教学体系中,让传统文化教学从娃娃抓起。

三、幼儿园劳作活动中二十四节气知识的融合策略

(一)二十四节气在幼儿阶段教学的形式

二十四节气分别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在這二十四个节气中,能与幼儿的劳作活动相结合的节气只有几个和农村田地劳动相关的,因此,在幼儿劳作活动教学的过程中,应尽可能利用每个节气相对应的劳动状态来进行教学。对于其他的节气,教师可以通过播放视频的形式向幼儿进行介绍。

(二)选择适合幼儿的劳作活动形式

在选择合适的劳作活动形式之前,教师应对幼儿的心理状态和身体状态进行全面的把握,幼儿因为其年龄较小,身体能力较弱,因此不宜选择活动量较大的劳作活动;又因为幼儿的生活经验不足,应选择幼儿能够理解和快速上手的劳作活动;另外,考虑到幼儿的安全性问题,应尽可能的选择对幼儿的安全没有威胁的活动。例如,教师可以开展亲子劳作活动,让幼儿在家长的帮助下一起完成劳作活动,我园就在立冬时节,组织幼儿和家长一起做糍粑活动,温馨有趣,效果很好。最后,考虑到幼儿的心理承受能力,教师应选择具有一定趣味性,能给予幼儿劳动回报的劳作活动。综合以上的特点,笔者认为在结合二十四节气进行教学的背景下,适合幼儿的劳动形式应当是在花盆中播下种子,在长期的培育过程中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并让幼儿参与到松土、捉虫等劳动的全过程。例如,在幼儿园中都会有种植区,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去进行相关的劳动,让幼儿参与到浇水、施肥的过程中,这样能更好的让幼儿了解劳动的过程,感受劳动的喜悦。

(三)进行持续的融合教育

经过以上分析和实践,笔者认为,要想在教学过程中实施该教学策略,首先,要选择适合幼儿种植的作物,一般来说水稻相对适合幼儿种植,因为该作物不需要过多的人为干预。其次,教师要选择正确的节气去带领幼儿种植下种子,其中芒种时节适合种植水稻。经过了长时间的生长,在小满时期水稻籽粒开始饱满,在芒种和夏至时期,水稻逐渐成熟。最后,教师可以将收获的大米做成米饭与幼儿一起分享,让幼儿体会收获劳动果实的快乐。

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利用这样的相关谚语展开教学,带领幼儿开展劳作活动。还有一些二十四节气中和劳作关系不大的节气,则可以通过其他的形式向幼儿介绍,并使用恰当的劳动形式让幼儿感受到节气对我国农业的影响。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将二十四节气和幼儿劳作活动相结合的过程中,教师要能正确地理解二十四节气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作用,并选择正确的劳作形式带领幼儿进行劳动,从而促进幼儿对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并且培养幼儿劳作的习惯。

参考文献:

[1]尚超,周红.浅谈二十四节气的文化内涵及文化传承[J].大众文艺,2015(7).

作者简介:陈丽莉(1976-),女,汉族,福建龙岩漳平人,本科,二级职称,研究方向:学前教育。

猜你喜欢
二十四节气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二十四节气”被列入非遗名录
中国“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
“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非遗名录
中国“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非遗名录
想念幼儿园
幼儿园私家菜
幼儿园私家菜
幼儿园来了男老师,你欢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