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版小学语文教材的汉字教育研究

2020-09-02 07:08王玲玲
小学生作文辅导·中旬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

王玲玲

【摘 要】 汉字教育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有重要地位,部编版教材在汉字知识上的编写,放眼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现历史文化意蕴,教师也在此起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阐述了基于部编版教材,高效开展汉字教育的研究,如使用信息技术、借助教科书文本、借力优秀传统文化与多接触生字,科学指导教学,旨在为汉字教育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 新版教材;小学语文;汉字教育

小学语文部编版教材的使用,为汉字教学指明了方向,但同时也带来挑战。与其他版本教材相比,新版教材在编写理念与内容上有很大变动,遵循多识少写原则,降低学生学习难度。加上汉字组成多种多样,蕴藏着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所以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顺利完成汉字教育。

一、使用信息技术,加强学生对汉字的理解

小学生年纪不大,很多方面发育不成熟,如对汉字的认知与理解能力较弱,对其进行教育需要教师给予刺激。传统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汉字教育,一般都是在黑板中书写生字并讲解含义,然后学生在理解基础上进行记忆,此方法虽然对学生学习有所帮助,但是对汉字的表达却很难做到深刻理解,学生也不能将学到的汉字运用到生活中。近几年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运用,可大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主动学习汉字知识,教学效果良好。特别是小学语文具有范围广和抽象性强的特点,信息技术的运用,通过直观、立体的感受,帮助学生加深对汉字的理解,提升对汉字的运用能力。例如新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小壁虎借尾巴》课文中生字“咬”的教学,教师可以在备课环节中制作教学课件,并在课堂中为学生播放图片,第一张是蛇咬住壁虎的尾巴,第二张是蛇利用身体压住壁虎的尾巴,先让学生找出那幅图表示“咬”,可以通过图片理解“咬”字的含义,然后教师为其播放视频动画,让学生深刻感悟咬的过程,获取立体感受,并利用“口”和“交”分别从屏幕两边向中间飞入,最终相遇变为“咬”字,刺激学生视觉神经。此处通过多媒体开展汉字教学,让学生更深记忆“咬”字并运用。

二、借助教材文本,让学生在朗读中识字

教材文本阅读是学生识字的主要途径,在以往的小学阅读教学中,往往是教师朗读范文后,直接进行知识点的讲解,留给学生朗诵时间少,不能特别记识生字,对生字的理解不深刻,影响汉字教育效果。基于此,教师要适当开展创新,创建以学生为主的阅读课堂,将汉字与阅读教学结合,并在阅读课中巧妙设置问题,以此刺激学生主动思考,令其带着任务开展阅读学习,进而识别汉字,起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部编版教材中《明天要远足》阅读课中,为了让学生理解文章、认知汉字,可利用其中的“睡”字,让学生在朗读后,设置任务“你能模仿睡眠状态吗?”小学生就会兴高采烈地模仿课文中睡眠的样子,然后与教师合作,总结睡眠模样,如眼睛合上后,身体进入无意识状态,就是睡眠。然后教师设置任务,“请你再次阅读,找出文中作者睡不着的原因”。通过层层递进的问题情境,带领学生对生字“睡”有深刻的认知,最终完成教学效果。

三、借力优秀传统文化,深化汉字教育效果

汉字学知识就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其演变也展示着中华文化的进程,古代结绳记事时期使用的汉字比较简化,并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变化,此过程也是具有民族风味的文化传承。因此小学语文汉字教学中,教师要将其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通过情感教育方法,对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汉字教学,为学生鋪设学习汉字的道路,令其体会历史意蕴。例如关于汉字“好”的教学,教师先对其讲述该字演变的进程,如从最开始的甲骨文,到现在的小篆、隶书、草书和楷书等,并且向学生讲解各个时期中好字的由来。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更深刻了解汉字演变过程,并对古代每一个历史时期的汉字都有所掌握,让汉字教育更加深化。

四、增加生字出现次数,加强学生汉字认知

新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古诗词所占比例更多,其中有更多数量的生字产生,教师也要据此适当增加生字教学次数,将生字融入其中,让学生在阅读的时候接触更多的生字,并在反复阅读中熟悉它。此过程教学需要教师结合不同学年段的学生情况,使用不同的教学策略。例如《静夜思》古诗中的汉字教育,考虑此阶段的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喜欢游戏,所以可以设置游戏型教学形式。例如对于古诗中生字“床”的教学,通过对答型游戏,如“你们生活中见到的都是什么床?你记忆最深刻的是什么床”,学生通过回忆,有的回答“病床”,有的回答“上下铺”,进而在师生对话中加深对汉字“床”的印象,可以顺利使用床字。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汉字教育很重要,特别是新教材版本的使用,教科书中汉字字数明显增多,科学的汉字教学可促进学生顺利进行后期学习。教师深入分析教材,探究汉字编排特点与教学思路,将其与学生情况结合,灵活使用多种教学方式,进而增强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推进汉字教学的顺利改革。

【参考文献】

[1]臧学鹏.汉字教育“回归民族本位”的理论探索与尝试[J].理论观察,2018(11):115-118,177.

[2]周睿.从“汉字教学”走向“汉字教育”——校本课程《汉字文化:鱼》教学例谈[J].小学教学参考,2018(10):95-96.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
基于微格教研的语文阅读教学探究
基于情景交融的诗歌品读教学研究
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研究
语文教学中因势利导渗透德育探究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