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智军
【摘 要】 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给予学生作文的点评关系到学生的写作水平,影响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和写作能力的提升。本文结合教学经验,分析小学语文作后点评的策略。
【关键词】 小学语文;作后点评;策略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作后点评存在着点评功利化、评语单一化、点评结果形式化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与主动性。在小学语文作文中,教师要注重优化与改革作文作后点评方式,采用合适的作文作后點评策略。
一、全面点评,发掘作文的优缺点
在进行作后点评的时候,教师要从多个角度思考作文、点评作文,不仅要对作文中的不足、缺点进行点评,也要善于从其他角度发掘作文中的优点进行点评。
例如,对于作文素材不精练的作文,教师在点评的时候,可以指出文中优秀的句子和段落;对于写作思想不够有深度的学生,教师在点评的时候可以分析学生写作选择的素材很有新意;对于作文偏题的学生,教师在点评的时候可以肯定学生的表达和构思;对于文章构造不都完美的学生,教师在点评的时候可以评价作文的思想很好等等。
二、打破传统,构建作后点评多元体系
单一、简单的评语无法有效发挥作后点评的作用,传统的作后点评方式已经不适应现下教育的发展需求,为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打破传统,为学生构建多元化的作后点评体系,对学生展开多元化的作后点评,促使学生全面认识到自身写作存在的不足以及自身的长处。
例如,教师可以拓宽作后点评渠道,让家长加入作后点评,引导学生家长共同欣赏学生作文,并将针对学生的作后点评反馈给学生家长,以及从学生家长方面获知学生的平时表现,以此针对学生实际状况做出全面、合理、公正的作后点评。
三、自我阅读作文,让学生参与到作文讲评
个体需要具备一定的自我作后点评能力,小学语文作文作后点评同样如此。客观外来的作后点评多样化很容易导致学生失去对自我的认知,为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展开自我作后点评,培养学生自我作后点评能力。
例如,在展开作后的讲评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读一遍自己的文章,然后指出自己认为文中较好的段落或者句子,以及自身的写作不足与缺点。然后教师在和学生共同对作文进行讲评,告诉学生作文中错误的地方,并夸赞学生作文中优秀的句子和段落,表扬学生整篇作文的优点。
四、学生互评,发挥作后点评的魅力
在开展作文点评的时候,教师可以将作文发到每位学生手里,然后在课上进行学生之间的互评。可以让同桌互评、小组互评、让学生自己选择信任的人互评等,重点在于要让学生之间互相观察作文的优点和缺点,通过对别人的点评来反思自己的作文。学生互评的点评方式,在通过点评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时候,还能让作后点评更加有创意,更加有趣,从而提高作后点评的效果。
例如,在学生写完作文后,教师可以把作文发给学生,让学生把作文拿到小组中互相作后点评。首先,四人小组,组员搭配合理异质分组。其次,小组作后点评时有流程要求,分以下几个步骤:①成员每人朗读一名学生的作文,其余组员认真倾听,修改文中的错别字、标点、病句等,完善语句通顺的目标。②根据习作的具体要求,组长组织组员讨论作文是否偏题,描写是否具体,详略是否得当。③画出作文中的精彩语句。④针对每篇作文,提出意见,指出优点和不足,写好评语。⑤如果出现争议较大的习作,教师参与作后点评。
五、作文分享,公开作后点评
教师可以把每位学生的习作进行全班共赏,共同进行公开的作后点评,分析作文的优缺点。教师把学生的作文公开点评,让班级的学生都能根据公开的作文反思自己的作文,学习点评的作文中的优点,避免点评的作文中的缺点。
例如,在班级办一次作文展,把每位学生的作文粘贴在作文园地里,让学生赏析并评选。学生拿着作后点评表选出对班级学生的作文进行作后点评,这样的作后点评更加全面、意见更加丰富,更能发掘作文的优点、存在的问题。全班共赏让每次的习作、评改、欣赏浑然一体,让作文的作后点评变得高效。或者教师在作后点评时,对每篇作文打分,将分高的作文在课上公开朗读,和班级学生分析这篇文章的优秀处和改进之处,将教师对本篇作文的作后点评公开,让班级每位学生都能取长补短,从而思考自己的作文应该如何修改、如何写好。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作后点评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与流程。在教学中,教师要创新作后点评思路,构建多元化的作后点评,提高作后点评的有效性,通过有效的作后点评激发学生写作积极性与激情,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另外,还要注重学生自我作后点评、学生互评,培养学生自我作后点评能力,为学生语文的学习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仇茂山.浅谈小学语文作文写作个性化培养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50):82-83.
[2]崔秀.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9(36):95.
[3]姜木仙.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42):90.
[4]张立波.浅议新时期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质量的提升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9(2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