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玉艺
摘 要:如今,高校办学规模日益扩大,在校生人数越来越多,考生生源呈现出多样性特点,高校收入、支出不断增加。在高校体制改革日益深入的背景下,高校应建立完善的财务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引进规范性的绩效评价方法,严格按照绩效管理要求、标准,对比、衡量、考评高校财务预算执行过程及结果。本文主要针对高校财务预算和绩效管理的相关内容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高校;财务预算;绩效管理
0 引言
在高校的运营、发展中,经济基础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提供了物质基础和保障,高校管理部门需要引进科学、合理的方式,分配、利用高校财务资源。在高校财务预算管理过程中,管理部门需要注重自身预算执行效力的提升,针对现有的财务预算绩效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和优化。基于此,文章介绍了高校财务预算绩效管理的相关内容,阐述了高校财务预算绩效管理的作用及新要求,提出了高校财务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1 高校财务预算绩效管理
1.1 财务预算要求
在财务预算编制过程中,管理部门需要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高校教育方针要求进行,在教学基础上根据高校的发展规划、资金需求,估算高校开展教学工作所需资金,并针对高校的发展做出资金预算,随后方可执行。
1.2 财务预算内容
财务预算的主要内容是资金来源、资金支出。其中,资金来源主要有:高校申请的上级拨款,教育部门、财务部门下拨的建设资金;高校学费、住宿费、函授等办班、技能培训所收获的非税收入;学校向银行贷款投入的资金;社会公益机构向学校捐款。财务支出应确保高校办公、人员经费的充足,确保资金支出的科学性、合理性,一般资金需要应用到科研、教学活动中。
2 高校财务预算绩效管理的作用
2.1 确保资源的合理配置
在高校财务预算过程中,相关部门可以将高校目标、行动方法、策略进行细化处理,严格按照预算轨迹进行,以实现预期的预算管理工作。高校财务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实施,有助于各职能部门对预算绩效目标进行考核,可以理顺预算的分配关系,规范高校各项资源预算开支,避免随意开支現象的发生。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对项目各阶段的绩效控制可以保证资金的规范使用,改变资金支出不合理的缺陷,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确保资源的合理配置。
2.2 有效掌握各部门活动
高校管理部门建立绩效管理体系,做好动态控制工作,从预算编制、执行到结果做好事前、事中、事后控制工作,根据评估反馈结果强化评估主体、被评估主体之间的交流、协作,并针对预算偏差、预算方法进行调整,在沟通、调整过程中有效执行各个部门的活动。
2.3 提高财务风险防控能力
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高校为了获取更多资源,减少成本投入,提高自身的竞争实力,往往会面临着更多的风险,尤其是财务风险。例如,很多高校为了建设基建项目,需要向银行贷款,通过进行贷款能够合理地应用各项资源,反之则会面临债务危机。为了有效改善这一现状,高校需要制定完善的财务评价指标,针对高校负债能力、发展潜力进行评估,减少财务风险问题。并且,绩效管理可以激励、促使高校内部各个部门做好资金计划,通过财务预算和绩效管理的融合,有效地防控高校财务风险问题。
2.4 促进各部门间的沟通协作
在高校的运营、发展过程中,高校财务部门、院系、职能部门需要协作,认识到高校财务预算的重要性。通常情况下,各个部门的岗位职责、权力存在很大差异。在高校财务预算绩效管理过程中,为了减少责任不清、扯皮推诿问题的出现,管理人员需要分析价值链之间的关系,积极开展绩效管理工作,引导员工明确自身的责任目标,开展绩效奖励工作,提高绩效管理的预期目标。
3 新时期高校预算编制管理要求
3.1 预算编制严密要求
在现代高校财务预算管理工作中,为了节省更多的资金,管理人员需要做好严密化的预算编制工作,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编制预算,并注重以下内容:第一,根据预算相关的法律法规,严格遵循“统一管理与分级负责”“统筹兼顾与收支平衡”“勤俭节约与突出绩效”原则,合理地开展预算编制工作;第二,高校预算编制部门应强化与相关职能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明确高校工作重点,实事求是、统筹兼顾地编制预算。
3.2 预算编制科学化要求
在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大背景下,核算方法、会计要素、跨期摊配费用、资产核算、债券价值、报表结构体系等项目在不断完善,高校预算编制需要科学化,才能适应新时期的发展。因此,高校财务管理人员必须与时俱进,采用科学化预算编制方法,针对现有的预算编制模式进行创新和优化,将“弹性预算”“零基预算”“滚动预算”等方式进行融合,还要明确高校预算主体的工作内容、目标、绩效。另外,高校财务管理人员还需要创新并优化现有的预算编制模式,构建高校预算编制体系、责任预算体系,为高校财务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提供支持。
3.3 预算编制精细化要求
在现代化社会的发展中,新政府会计制度对高校提出了精细化要求,高校财务管理部门需要明确具体的绩效目标。首先,针对预算制度、责任、费用、指标进行精细化处理,如预算编制、审批程序、修改预算办法、预算执行情况分析、预算评价和考核等内容;其次,明确高校发展规划,并建立3到5年的专项建设项目库,针对项目立项、审核、实施全过程进行项目化管理;最后,将高校各个部门预算、年度工作计划结合起来,采用“成本效益”分析方法进行测算,并细化各个预算项目,提高高校预算绩效管理的整体水平。
4 高校财务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4.1 未树立正确的预算管理观念
在计划经济时代,高校经费普遍由财政部门负责,很多高校财务管理人员的管理理念还有待更新,缺乏对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视。在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中,高校财务改革日益深化,预算管理逐渐成为高校财务管理中的关键内容,但在社会的长期发展中,很多高校预算编制制度有待完善,预算申报程序不够规范,未将财务预算工作作为财务重点管理工作,无法激发高校各个部门的工作积极性,缺乏有效的协调、监督机制进行约束。另外,高校财务管理人员的预算管理意识比较薄弱,往往将高校预算作为向上级部门争取拨款的重要工具,无法充分发挥出预算管理的作用,还有很多高校内部员工未树立正确的预算管理观,只有在领导重视、员工服从的基础上,做好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工作,才能够实现高校各个部门的有效配合,实现高校财务预算和绩效管理的预期目标。
4.2 预算编制的准确性有待提高
现阶段,很多高校在编制支出预算的过程中,获取的基础数据还有待完善,尤其是二级部门预算数据缺乏一定的准确性、真实性,导致预算方案制定比较随意。上下级部门还需要按照“由上到下”“由下到上”的原则,将预算目标作为考核标准。这种方法具有一定的不足,如下级在制定预算目标的过程中,普遍关注目标的可行性,以及获取更多占有资源的方式,导致预算目标不合理,且不注重经济效益的提升,极易出现设备闲置、年末突击申报经费等问题,导致高校资源浪费问题比较严重,无法确保预算在高校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作用,严重影响着高校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同時,很多高校都会实行后勤社会化管理、网络教学管理等模式,后勤社会化管理的很多收入是由学校代收后,返还到物业管理部门。网络教学收入的很大一部分会返还给教学站点,但按照“大收大支”预算方法,这些收入都属于高校预算,但高校只是代收,只能作为虚增收入,无法确保预算编制的准确性。例如,通过分析广州某高校的预算情况,对108位受访者进行调查发现,25%的受访者认为预算编制缺乏一定的准确性,与实际执行情况存在很大差距,主要体现在收入与支出的预算、实际差额方面,50%的受访者认为有结余课题在总课题中所占比例比较大,导致预算执行过程中出现支出有结余的问题(见表1)。
4.3 预算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为了更好地开展高校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管理部门需要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如日常经费管理制度、专项经费管理制度、支出审批程序等,在高校校长的领导下,由财务人员构建完善的预算管理机构,明确专业化、科学化的预算管理指标,确保预算编制的合理性,还要强化预算执行监督力度,有效地开展高校预算工作。但是,在实际的高校财务预算管理过程中,预算管理制度有待完善,预算管理机构设置不合理,如由于缺少管理制度作为支持,导致预算编制缺乏一定的论证;由于预算管理机构不完善,很多预算编制人员不是专业人员,无法正确地认识高校运行、未来发展规划,不能全面整理、分析预算编制活动收集的资料,影响着预算编制的准确性,阻碍了预算收支的稳定运行。例如,广州高校中很多受访者所在学校的预算上报给上级审批部门时,一般由预算管理委员会等相关机构进行审批,还有很多受访者认为全员参与高校预算编制程度相对较低。因此,广州高校的财务规章制度仍需完善,预算管理机构设置需要进一步优化。
4.4 绩效目标管理不到位
目前,在高校预算绩效管理过程中,很多高校目标管理不到位,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绩效目标设定不合理。在社会的长期发展中,政府部门对教育事业投入了大量资金,高校需要合理地利用这些资金,有效地设立预算绩效目标。但是,在设定绩效目标的过程中,很多高校未严格按照自身发展定位及长期规划进行,导致定性目标描述不够详细、定量目标不够细化,严重影响着预算的合理性,不能有效衡量财务预算的实现程度,导致预算绩效管理无法满足战略性、可行性要求。第二,在执行绩效目标的过程中,高校需要全面落实绩效目标,发挥出绩效目标的约束、指导作用。
5 高校财务预算和绩效管理的优化措施
5.1 树立现代化财务绩效管理理念
为了有效地开展高校财务预算和绩效管理工作,高校必须树立现代化财务绩效管理理念,并做好以下工作:首先,高校管理部门必须认识到财务绩效管理的重要性,改善高校事业发展、办学资源两方面的矛盾,还要认识到提高财务绩效工作不仅是财务部门的事情,要发挥全员力量,提高财务预算绩效管理水平。其次,树立办学成本效益理念。高校应树立经营意识,充分利用高校内部的教育教学资源,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优秀人才。最后,高校管理部门应需要树立现代管理会计、成本会计理念,建立完善的教育成本核算制度,针对办学成本进行控制和评价。
5.2 加强支出源头控制和支出精细化管理
在高校财务管理过程中,管理部门需要明确自身的财务支出管理职责,针对支出源头、支出精细化进行管控,确保高校内部各项支出的规范性、安全性,还要强化预算刚性约束,严格按照先有预算、后有支出的原则进行,避免出现无预算、超预算支出、改变预算资金支出的问题。高校管理部门还需要严格按照预算编制用款计划,合理地使用各项资金,建立完善的预算执行进度考核制度,将其落实到各项工作中,确保预算资金使用的均衡性。并且,高校管理部门需要规范费用报销审核制度,不能虚列事项套取现金,严禁报销不属于本单位业务范围的票据及发票抬头名称不全的发票,不能使用虚假发票。
5.3 建立完善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
现阶段,高校需要加强对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视,明确高校内部各个部门的职责划分,从组织、业务、人力资源的角度,大力推进财务预算绩效管理体系,明确预算评价体系的对象、内容、方式和环境。为了明确预算绩效目标,管理部门需要确保绩效目标的经济性、效率性、公平性,构建注重时效、可比可测的指标库,根据资金规模、管理水平、年度情况执行,确保绩效目标满足高校发展、教学科研水平等要求。
5.4 针对预算执行全过程进行精细化管理
在高校预算管理工作中,管理部门需要实行审计监督管理方式,针对预算管理的执行情况进行分析,还需要审计有安排的预算支出,一般从公用经费、人员经费两方面进行。在审计公用费用的过程中,高校管理部门需要审计大比例公费,其主要原因是公费合理开支可以确保学校内部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审计人员在审计使用经费的过程中,必须确保经费安排的合理性,合理地配备更多经费,全面落实绩效工作,尤其要注重重点学科、新学科经费审计工作,审查这项工作能否满足学科建设发展需求。同时,高校管理部门还需要关注基本建设专项经费,如实验经费、改革基础设施经费、修缮房屋经费、设备购置经费、图书资料经费等,这些都是国有资产,从招投标采购、付款到资产领用全过程都是审计重点内容。另外,管理部门需要针对采购全过程进行审计,尤其要注重采购决策控制,减少因个别人员收取回扣、获取不正当利益的问题,不仅要规范责任制度、决策制度,还需要全面了解项目基金的拨付规模、频率和速度,遵循“先审计再开工、先设计再付款、先审计再结算”的原则,强化工程建设、采购行为的监管力度,利用制度规范管理方式,提高资金的利用率。
5.5 强化高校内部预算监督
在预算执行过程中,高校管理部门需要建立完善的预算绩效考评制度,改变传统的绩效考评管理模式,强化预算执行考评工作。预算执行者需要树立理财意识,针对预算执行效果进行绩效考评,还应配合人事部门、审计部门制定完善的考评制度和细则,将其作为年度考核范围的内容,全面落实预算执行工作。并且,在预算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还需要关注各项指标,如预算调整率、完成率、预算执行赤字率等内容,以此为基础进行绩效考评,确保与预算编制的一致性,在不一致的情况下应分析预算编制的偏离原因,确保预算编制的合理性、预算执行的有效性。除此之外,在高校财务预算、绩效管理过程中,专项经费管理人员需要严格按照相关办法,考评预算支出效益,将其与年度经费安排、工作目标、任务等业务指标联系起来,对考核优秀的部门进行奖励,对考核不合格的部门给予处罚。通过开展绩效管理工作,提高高校财务预算管理的整体水平。
6 结束语
在当今社会发展中,高校预算管理模式呈现出多样化、现代化特点。为了做好财务预算管理改革工作,高校管理部门需要明确新时期的发展需求,借鉴绩效管理模式,利用绩效管理推进预算管理工作。在确保预算细化的基础上,全面控制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评价等工作,保证高校预算管理的科学性、高效性。
参考文献:
[1]蒋小鹏,张凤英,王秀兰,等.高校改进财务预算绩效管理的对策[J].会计师,2020(05):65-66.
[2]李志良.地方高校财务预算管理体系构建研究——基于校院两级财务管理视角[J].教育财会研究,2017,28(06):29-35.
[3]李传霞.高校财务预算绩效管理[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1(04):7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