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少平
【摘要】制粒是中药固体制剂中常用的方法,很多中药片剂、中药颗粒剂、中药散剂等的制作过程中都需要用到制粒工艺。目前常用的制粒工艺有很多种,如湿法制粒、干法制粒等。在本论文中,主要有三七片制备为例,对三七片制粒工艺进行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三七片;制粒工艺;研究
【中图分类号】R28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6-7225(2020)04-0061-01
三七,是中医临床上一种常用药。常见的三七药品,包括三七粉、三七片、熟三七、三七原药材等。三七片的制作过程比较复杂,而制粒是整个三七片制备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道工序,其工艺水平会直接影响三七片的安全性及功效。下面将对三七片的制粒工艺进行探讨。
1 药物制粒工艺说明
药物制粒,指的是制药厂利用相关设备,将各种原材料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混合,然后再用水、乙醇等将其润湿,并制作成一定规格大小的颗粒。在片剂类药品制作中,需要运用制粒工艺将原材料制作成颗粒,再加工制作成片剂。无论是在颗粒类药品的制备,还是在片剂类药品的制备中,制粒都是非常关键的步骤[1]。
在药品制备过程中,采用制粒工艺可以有效改善相关原材料的特性,如流动性、离析性等,以此满足制药的要求。如在颗粒剂类药品的制备中,采用制粒工艺,可以有效改善原材料的流动性、分散性等特性,提高原材料计量的准确性,这样最终形成的每一颗颗粒都能够保持大小、形状一致[2]。在片剂类药品的制备中,采用制粒工艺,可以通过改善原材料的流动性,准确把握每粒颗粒的大小、形状,这样才能确保最终形成的药品片剂规格一致,制粒工艺是最终压缩成片剂的关键因素[1]。
目前,制药厂在制药过程中可以采用的制粒工艺很多,如湿法制粒、干法制粒等。不同的制粒工艺,所得制粒物在形状、大小、崩解性等方面有所不同,同时会直接影响产品的药效。因此,在实际操作中,要根据不同药品的制作需求,选择最佳的制粒方法。
此外,在传统的制粒工艺中,大都依靠人工进行操作,不仅无法有效控制药品的质量,还会对操作人员的健康造成一定影响。随着我国制药工艺水平的提升,当前制药厂在制粒环节主要采用全自动制粒生产线进行操作,这不仅极大提高了药品生产效率及药品质量,还明显减少了制药过程中产生的污染,使我国制药水平得到了进一步地提升。
2 制粒工艺分类
2.1 湿法制粒
湿法制粒,指的是将药物原材料按照处方要求进行称量,制作成粉末,再进行混合。然后再根据混合物的物料性质,加入适量的水、乙醇等润湿剂进行搅拌,通常在达到能够手捏成团的标准即可,表明已经形成了所需软材。然后再利用尼龙丝、不锈钢等器械,对所得软材进行筛网,并制作成湿颗粒。湿颗粒制成后,要立即进行干燥处理,防止其发生结块、变形[3]。在进行干燥处理时,可以根据药物的性质,或制作要求,调整温度,干燥的标准通常为颗粒中含水量达到3%以下。干燥后的颗粒,要再次进行过筛,将结块的颗粒分开,满足颗粒剂、片剂的制作要求。这种制粒方法具有很多的优点,如所得颗粒耐磨性强、压缩成形性好。
2.2 干法制粒
干法制粒,指的是将药物原材料制作成粉末,然后混合在一起拌匀。然后利用重压机或滚压机等设备,将这些混合物直接压制成胚片或片状物后,再将其制作成颗粒。这种制粒方法比较适用于性质比较特殊的药物,如具有热敏性、遇水状态不稳定的药物等,且所这些药物要具备容易压缩成形的特性。这种方法操作简单,可以有效提高制粒效率。但同时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制粒方法有可能会导致药物发生晶型转变,降低药物的活性,从而影响药物的功效,适用范围比较狭窄[2]。
3 三七片制粒工艺研究
3.1 三七成分及功效
三七的化学成分与人参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主要成分是皂苷类及黄酮类。包含洞中皂苷元,如人参二醇、人参三醇等,且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如铝、铁、铷等。在临床上,三七主要用于外伤治疗,如出血、肿痛等,具有消肿、散瘀、止血、消痛等功效。此外,还具有改善微循环、扩张血管、溶解血栓、增强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保肝、降低血脂等功效,可用于预防、治疗高血脂、冠心病、脂肪肝等多种疾病。
3.2 三七片制粒工艺
3.2.1 药材细分湿法制粒
这种方法适用于配方剂量较少的三七片剂制作。首先,要将三七及相关辅助材料磨制成粉状。其次,将所有的粉状物混合在一起,然后再加入一定量的水,将药物制作成软材。第三,对软材进行过筛处理,得到药物湿颗粒。第四,对湿颗粒进行干燥处理,得到干颗粒。第五,对干颗粒进行过筛处理,将结块的颗粒分开,为下一步压片做准备。
3.2.2 药材稠浸膏与药材细粉末混合湿法制粒
首先,选取部分三七药材及其他輔助材料通过煎煮,制作成稠浸膏。其次,将其他的三七药材及辅助材料磨成细粉末。第三,将所得到的稠浸膏与细粉末混合在一起,制作成软材,并对软材进行过筛,得到湿颗粒。第四,对湿颗粒进行干燥处理,得到干颗粒。第五,对干颗粒进行过筛处理,为下一步压片做好准备。这种方法最大的特点,是利用药材稠膏代替润湿剂或粘合剂,可以有效减少药物片剂的体积,也就是说同样剂量的原材料,利用这种方法制粒,比直接将所有原材料粉末与润湿剂混合制粒,所得片剂的体积要小的多,更方便储存和服用[3]。
3.2.3 全浸膏制粒
首先,将配方中的药材及辅助材料通过煎煮制作成稠膏,然后再将稠膏晒干,制作成干浸膏。其次,将干浸膏碾碎,使其成为颗粒,或者将干浸膏碾磨成细粉末,再加入适量的水,制作成软材后,再过筛,制作成湿颗粒,并将湿颗粒过筛,进行干燥处理,形成干颗粒,为下一步压片做好准备。采用全浸膏制粒方法,所得药物颗粒的质量较高,所得片剂不含原材料细分,患者可以服用少量的药物,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但这种制粒工艺制粒效率较低、成本较高。
综上所述,三七是一种很常见的中药药材,在中西医临床上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在三七片制备过程中,制粒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制粒工艺的选择和操作,对于三七片药效及安全性有很直接的影响。因此,制药企业在进行三七片制备时,要在充分考虑三七这种药材的特性、三七片制备要求的基础上,合理选择制粒工艺,确保三七片的药效及安全性。在本论文中,主要对制药行业常用的制粒工艺及三七片制备过程中适用的制粒工艺进行了探讨,希望为制药行业三七片的制备及其他中药片剂的制备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王孟刚.制粒技术的创新性研究[J].黑龙江科学,2018(22):129-130.
[2] 陈静,李定刚,雷思琦,邵谱,张娜.黑龙江畜牧兽医,2016(12):221-222.
[3] 况弯弯,伍振锋,万娜,李远辉,王学成,康超超,刘振峰,杨明.中国中药杂志,2019(15):312-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