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纯钩
中国数千年帝制,皇帝上衔天命、下御臣民,身居九五之尊,从来都是一言九鼎,似乎不受任何掣肘。实际上,皇帝并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有时还要看臣子的脸色。
万历登基时才九岁,从小就跟着首辅张居正,他的八个老师和侍讀都是张居正任命的。他的两位母亲受前朝首揆高拱胁迫,张居正献计除了高拱,此后两宫太后和万历都对张居正言听计从。
万历批臣子的奏折,都只会在张居正的“票拟”上批“如拟”或“知道了”。张居正的人事任命名单,万历都依惯例圈定排在第一的那个人。他知道自己贵为天子乃是天意,天意能否长久则在人和,要得人和就要慎选官吏,要慎选官吏只有信任张先生。
万历在张居正死后才真正尝到做皇帝的滋味。他刚做皇帝不久,就有反张派清算张居正,他们揭露张居正结党营私、生活奢靡等。在几个月内,万历的情绪陷于混乱,一方面对张居正尚有旧情,另一方面又想及自己做皇帝甚至被限制到没钱赏赐宫女,不得已将欠账写下以待有钱时清还,他的外祖父因缺钱要变卖公家物品牟利,因此被当众申斥。前后拖延两年,经不起廷臣多番施压,万历才籍没了张居正的家。
清除了张居正的影响,万历发觉自己并没真正掌权,在劝谏的名义之下,廷臣批评他奢侈懒惰、个人享乐至上……他越来越感到做皇帝单调而疲劳,他主持殿试时出的试题居然是“无为而治”。他下了道谕旨,说自己头昏脑涨,需要暂停早朝和出席经筵。一年后这种病症还没有痊愈的迹象,但廷臣听说他在禁城里策马驰骋,于是又劝他保重龙体、铭记职责。万历说自己火气过旺,服用凉药后足部奇痒行走不便,但廷臣又听说他饮酒过多、夜间游乐过度、与嫔妃交往过切。
给事邹元标上疏批评万历不能清心寡欲,万历批“知道了”,算是给了他面子。没想到邹元标又上疏说万历扯谎,有过不改,还说他没有君子风度。邹元标并不是孤胆英雄,敢于犯颜直谏的大有人在,有一本奏章上竞说,如果皇帝不肯接受他的意见,天下臣民必将视他为无道昏君,而列祖列宗也必将痛哭于九泉。万历刚批示此人语无伦次,应降级外调,马上又有人奏,说皇帝的朱批不合适,进谏的人是忠臣,不但不应降级,还应表扬奖励。
这些都算小事,更严重的是万历在立太子的问题上长期和廷臣针锋相对,相持不下。万历的长子是恭妃生的常洛,但他宠幸的郑妃生的却是常恂,按惯例,皇长子应为太子,但万历想让常恂接班。廷臣一再催促,万历却一拖就是十几年,直到死时太子人选也没定下。当然,最后还是常洛接了皇位,因为传统比皇帝长命。
让万历头痛的当然少不了海瑞。早在嘉靖朝,海瑞就向皇帝上过一个著名的奏疏,指责皇帝虚荣、残忍、自私、多疑和愚蠢,举凡官吏贪污、役重税多、宫廷浪费、盗匪滋炽等,他都应负责。奏疏中甚至说,百姓看不惯你已经很久了。
嘉靖龙颜震怒,连说:“抓住这个人,不要让他跑了!”但旁边一个宦官却跪奏:此人本就有痴名,据说他自知必死,在上奏前就买好棺材,召集家人诀别。嘉靖长叹一声,只好把海瑞的奏疏留中不发。后来,他还是找了个借口把海瑞抓起来准备处以绞刑,谁知没等到处死海瑞,自己先死了。到万历朝,海瑞复被起用,但“老毛病”还是不改。
海瑞的刚正不阿让很多同侪不满,他们上疏说海瑞以圣人自许,奚落孔孟,蔑视天子,要求万历严办。万历居然批示:海瑞麻烦多多,不过我还是原谅他了。又批吏部的建议,说:海瑞做官虽然不太行,但他的正直作风还是可以做人表率的。
做皇帝做到唾面白干,说他是涵养好呢,还是不得已委屈自己?
按理,君臣互相制衡有一定的合理性,但皇帝并不都能克制自己,廷臣也不是都敢冒死直谏,好皇帝碰上好廷臣,概率实在太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