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美国科幻电影的题材设立

2020-09-02 06:47欧阳智英
神州·下旬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外太空科幻电影科学技术

欧阳智英

摘要:科幻电影是以科学幻想为内容的故事片,其基本特点是从已知的科学原理和科学成就出发,对未来的世界或遥远的过去的情景作幻想式的描述。美国科幻电影的取材包罗万象,可以涉及到宇宙间的各个领域,既有地球生物,也有虚拟的外太空生物;既有已知的科学技术,也有幻想的假设技术。

关键词:科幻电影;题材设定

科幻电影(science fiction film)是类型电影的一种,是以科学幻想为内容的故事片,其基本特点是从已知的科学原理和科学成就出发,对未来的世界或遥远的过去的情景作幻想式的描述。谈及科幻电影就不得不提到美国。目前世界上科幻电影产量最高、质量最好的国家应属美国,美国每年科幻电影的产出量超全球科幻电影总量的一半以上。

美国科幻电影的取材包罗万象,可以涉及到宇宙间的各个领域和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角色设立方面既有地球生物,也有虚拟的外太空生物;技术能力设立方面既有已知的科学技术,也有幻想的科学技术;既有现实的时代背景,也有假设的故事背景。

一、以各类生物为角色的题材设立

美国科幻电影的也像其它电影一样,影片的角色大多以人物、动物和植物的形象出现,有时也会有其它生物。这些生物既可以是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动物或植物,也可能是剧作家幻想出来的、虚拟的外太空生物。

1、以已知地球生物为主的题材设立

地球上已知的生物是科幻电影常现的主角。由于当时人们对宇宙自然的知识有限,在早期的科幻电影角色中,角色大多是以观众熟悉的地球人的形象展现,同时辅以地球上已知的动物或植物的形象,构成科幻电影的题材设立。在这些影片中,即便是拥有某些特殊能力的主角们都是人类的形象。而其它出现较多的形象却是比较单一,大部分是观众熟悉的地球生物大猩猩。如:

1930年代开始的以《科学怪人》(Frankenstein)为代表的疯狂科学家系列题材;1940年代开始以《隐身人》(The Invisible Man)为代表的隐身人系列题材;1970年代开始的以《超人》、《蝙蝠侠》、《蜘蛛侠》为代表的侠客系列题材等等,其主要角色都是地球人,而《金刚》、《人猿星球》等都是大猩猩。

2、以虚拟太空生物为主的题材设立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观众对科幻电影的需求,光有地球生物已无法满足科幻电影的题材设立了,于是,剧作家们把目光转向尚未确定的外太空,自上世纪50年代起好莱坞的科幻电影里想象出许多不同于地球生物的其它物种。这些生物有的具有地球人的外貌,有的虽然具有与地球人相类似的智慧或文明,却有着与地球人大不相同的人物形象。如:

1950年代拍摄的《两万英寻下的怪兽》(The Beast from 20,000 Fathoms)、《火星人入侵》(Invaders From Mars)、《外星人大战地球》(The War of the Worlds)、1970年代开始拍摄的《星际旅行(Star Trek)》系列、《异形》(Alien)系列、《星球大战》系列、1980年代拍摄的《E.T.外星人》不断出现一些虚幻的外星生物。

二、以科学技术为依据的题材设立

科幻电影通常尝试以未知事物来满足观众的好奇心,满足人们对未来世界的想像。但它又注重于真实的科学,兼顾推想性科学,并在影片中特定的社会环境下将它们与现实或超现实的情节互相结合起来。

1、以已知科学为依据的题材设立

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科幻电影的产生和壮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现在已有的科学技术是美国科幻电影的基础,也是编写、拍摄科幻影片的最基本的依据。好莱坞依靠已有已知的科学技术,并且紧跟时代的热点事件拍摄了许多脍炙人口、令人记忆犹新的影片。

如:体现人类探索宇宙的《太空登月记》(Countdown)、《2001

太空漫游》(2001:A Space Odyssey)、《太空旅客》(Passengers);体现机器人的《X战警》(X Men)、《机械公敌》(I,Robert);体现人工智能的《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黑客帝国》(Matrix)系列;体现未知生物的《侏罗纪公园》(Jurassic Park)、《克隆人》(replicas);体现环境保护的《后天》(The Day After Tomorrow)、《未来水世界》(Water World)。

2、以幻想科学为依据的题材设立

科幻电影之所以能获得大家的喜爱,就少不了编剧、导演们幻想的、大量的、出乎意料的想象,才能拍出那些气势恢宏、紧扣人心的科幻大片。这些想象大部分是基于科学,却又高于目前人類所掌握的科学。

如:在《刺客联盟》(Wanted)、《生化危机》(Resident Evil)

等科幻电影中,幻想出了一种子弹会追着对手、锁定对手的枪支;在影片《机械公敌》(I,Robert)、《终结者》系列(Terminator)中出现了有智慧、有思维的机器人;《克隆人的进攻》(Attack of Clones)、《异种》(Species)系列中出现了目前尚无法确定的生物;《回到未来》系列(Back to the Future)、《12猴子》(12 Monkeys)中的人类穿越时空。

三、以各种假设为引导的题材设立

科幻电影的各种题材的设立除了给观众带来视觉上的欣赏和享受外,题材中所提及的科学技术和对事件的思考,在某种程度上还能给观众一定的警示和启示,引导人类对自身行为的反省。编剧和导演们那些天马行空的艺术想象力,对公众发生着重大影响,也就很可能对科学发生影响。

1、以环境保护假设为引导的题材设立

科幻电影中展现的环境保护题材主要源于编剧们对未来世界的悲观预测。由于近几十年来人类对自然的无序索取、对已有科学技术的过量运用,地球拥有的资源日益枯竭,人类生存的环境日益恶劣。自1990年代起,好莱坞就不断出现了以环保为题材的科幻影片。

如:讲述地球即将毁灭,人类不得不移民火星的《红色星球》(Red Planet);讲述温室效应造成地球气候变异,全球即将陷入第二次冰河纪的《后天》(The Day After Tomorrow);讲述由于人类掠夺性开发导致地球自身的平衡系统面临崩溃的《2012》(2012),等等。

2、以正邪相斗假设为引导的题材设立

正义与邪恶的斗争是美国影片中常出现的题材,科幻电影也不例外。在几乎所有的出现过正邪两方的较量的科幻电影中,虽然有的正义之方一开始可能处于不利之地,但最终都是以正义一方获胜而结束。

如:《超人》(Super Man)系列、《蝙蝠侠》(Batman)系列、《蜘蛛侠》(Spider Man)系列等为代表的的电影中设立了与主角所代表的正义之方对抗的、同样具有非凡能力的邪恶之方。

科幻电影虽然不具有完全的科学性或逻辑性,但是它们开发了科学的娱乐功能,使深奥的科学也能为公众的娱乐生活作出贡献。同时又激发了人们对科学技术的兴趣,为科学技术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美)玛丽·奥勃莱恩《电影表演》M 北京 中国电影出版社 1993

[2]许南山《电影艺术词典》M 北京 中国电影出版社 1995

[3]张东林《世界科幻电影经典》M 北京 中国电影出版社 1998

[4](英)约翰·克卢特《彩图科幻百科》M  上海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03

[5](法)乔治·萨杜尔《世界电影史》M  北京 北京大学设出版 2014

猜你喜欢
外太空科幻电影科学技术
教育部科学技术司更名为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
科学技术部令第19号 科学技术活动违规行为处理暂行规定
科学技术活动违规行为处理暂行规定
意聊
科幻电影五问
时髦到外太空的鞋包新宠
科幻电影世界的机器人之父—阿西莫夫
历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飞向外太空
点击遥远外太空(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