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斯婷 庄字琦 徐天娇
摘要:泉州,别名鲤城、刺桐城,这座位于祖国东南沿海的城市素有“宗教胜地”之称。诸多宗教的共存融合,使这座城市拥有一种特别的包容度,吸引无数后人探寻千百年来的前尘往事。
关键词:宗教建筑;一带一路
一、山水迢迢,东南温陵——宗教在泉州
早在秦汉之际,泉州就已出现隐者和方士巫术,道教开始在泉州萌芽。得益于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发达交通,西晋太康九年(288年),佛教开始在泉州传播。同时期,白云庙在泉州府治南建置,这是泉州最早的道教宫观。
宋代,由于泉州地处东南,受北方战乱影响较小,各种宗教得以和谐发展。理学的发展以及佛、道、儒的不断交流,使泉州进入儒道释合一的新时期。
北宋元祐二年(1087年),市舶司在泉州设立,这条“海上丝绸之路”让伊斯兰教、景教、摩尼教等多种宗教在泉州相互碰撞,在此前传教所形成的宗教积淀之上丰富了内涵,使泉州成为各种宗教和谐共存之地。
群山巍峨,碧海壮阔。千百年前,“海上丝绸之路”带来各方宗教思想,似甘霖滋润泉州这片宗教沃土。千百年后,“一带一路”唤起泉州昔日的记忆,历经千载光阴,其形态与内涵也日渐中国化,成为泉州一道别致的风景。
二、灿若星辰,相和一统——宗教建筑的和谐共存
泉州平原狭小,山地和丘陵占80%以上,众多宗教在有限空間的汇集使得它们必须面对如何相处的问题。因泉州包容开放的文化氛围,各个宗教之间没有发生激烈的冲突,而是走出一条和谐共处的道路,建筑是其直观的体现。
宗教在建筑本身的体现可以粗略地分为建筑的整体制式和风格及建筑上具有的象征意味的符号两种,本节主要探讨前者。
儒释道的建筑大部分属于中式传统建筑,形式上佛教有塔式建筑,道教和儒教较少;风格上佛教建筑较华丽,道教更注重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儒教则不拘于简朴或华丽。景教与伊斯兰教建筑主要为不同形式的教堂,景教教堂较高耸笔直,屋顶饰以十字架,整体给人庄重之感;传入泉州的伊斯兰教建筑以灰白棕的典雅色调为主,形式多变,通常建有庭院。这两者与中式宗教建筑相比,风格刻画上更多地运用纹饰与雕刻,而中式宗教建筑更强调色彩与图案的铺陈和叙述。
宗教建筑在泉州的融汇以两种形式体现,一是不同宗教院落群的聚集。以泉州市鲤城区为例,鲤城区面积约53平方公里,主要分布有佛、道、儒、景教及其他民间信仰等227处宗教建筑,分布密度高、种类丰富。
二是不同宗教建筑单体的共生。以泉州南台岩与灵山圣墓为例,南台岩主要建筑有魁星阁、三清殿、大雄宝殿。魁星阁为儒教楼阁式建筑,装饰用色朴素;三清殿内供奉道教三清,殿前有一堵墙,墙一面刻有道教太极图案,另一面刻有“道”字;三清殿旁为佛教大雄宝殿。儒释道三个宗教在南台岩并行不悖,和谐相处,形成独特的宗教现象。
灵山圣墓同时存有伊斯兰教、景教、佛教三种宗教元素,与南台岩不同的是其三个宗教比重不同,以伊斯兰教为主体。穆罕默德两位门徒及回族丁氏族人埋葬于此,有大量石墓,皆为封顶三层,呈塔式,是典型的伊斯兰教坟墓形制。从存放两位门徒石墓的中式石亭建筑也可看出伊斯兰教在此的同化与融合。景教体现在丁氏族人石墓碑上刻有的景教天使装饰和墓葬群旁的景教天使雕刻等上。除此之外,墓葬旁还建有佛塔,饰以莲花、祥云等佛教图案。以伊斯兰教为主,同时包容景教和佛教的灵山圣墓呈现了宗教的融合共生。
三、鳞次栉比,润泽交融——宗教元素在建筑间的融合共生
宗教在建筑上有着别样的心思,会添置一些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在建筑上。而某一宗教的象征元素出现在另一宗教的建筑单体上,则更显建筑圆融之美。此处以开元寺为例。
坐落于泉州鲤城区的开元寺是福建省内规模最大的佛教寺院,始建于唐垂拱二年(686年)。它开阔明亮,规制宏大,有着佛教建筑的雄伟华丽之美,但又容纳了其他宗教的建筑元素,更凸显其有容乃大的气质。
开元寺主体建筑为大雄宝殿,始建于唐朝垂拱二年(686年),先后经过唐、南宋、元、明几次受灾与重建,现存建筑物是明代崇祯十年(1637年)遗物。
大雄宝殿中共有86根大石柱,承托抬梁式木构架,号称“百柱殿”。殿内斗拱共76朵,斗栱上雕有“飞天乐伎”二十四尊,集佛教妙音鸟、基督教天使和中国飞天造型于一身。
在开元寺的后回廊中央,有两根雕刻精美、造型别致的十六角形石柱,它们是古印度教石柱,曾被明末泉州名僧木庵称为“石柱牡丹”。石柱的每个圆盘内分别雕刻有印度教古代神话故事图案,配以中国古代传统吉祥图案及花草图案。这些故事大都出自公元前10世纪的印度教著名史诗《摩诃婆罗多》和公元前5世纪的印度著名史诗《罗摩衍那》,涉及毗湿奴骑坐金翅鸟、甘尼巴与基斯那角力、象鳄争斗等。
在大雄宝殿前的月台须弥座束腰处,有73尊印度教的狮身人面像青石浮雕,这在全国的寺庙里也颇为罕见。这些狮身人面像形状各异,有的毛发蓬松,四足立地;有的头盘三层螺髻双耳垂肩,右脚持莲花;有的人狮项挂璎珞,手持莲花状器物……
佛教、基督教、印度教,多种宗教元素在建筑上呈现,让建筑不仅仅是属于特定宗教的遗产,更是多方融合的珍品。
四、神州华胄,融会贯通——宗教建筑的中国化
华夏这片土地,物华天宝、钟灵毓秀。外来的宗教经过历史长河的沉淀,经过地方文化不经意的雕琢,也逐渐地方化、中国化。
在泉州的清净寺,有一小幢漆红墙的不同于伊斯兰教风格的建筑,唤为明善堂。明隆庆元年,穆斯林在寺内的西北角增建一间小礼拜殿,泉州太守万灵湖题匾曰“明善堂”,这幢砖木结构的闽南古民居特色的小三间建筑,在众多的伊斯兰风格的建筑中更显风韵。
不仅如此,泉州许多古老街道的建筑上,也刻着宗教纹饰,使得泉州原本古朴渊源的街道添上了异域色彩,也让宗教纹饰在中式建筑上尽显风华,让宗教的中国化道路愈行愈远。
在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中,泉州这座世界第二大港不仅搭建了世界经济贸易平台,也打开了一扇了解世界各地精神文化的大门,让东西方文明在此汇聚、繁衍、共生,在建筑上一笔一划雕琢下历史的印记,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遗产以及宗教中国化的重要借鉴。
项目名称: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一带一路”背景下宗教建筑的多元化呈现——以福建泉州为例(项目编号:201910445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