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编辑部
时序进入盛夏,定位于国家战略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正在西部大地强势而进。这股“双城”极核力量势必历史性地驱动西部、影响中国。7月10日,四川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重点聚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立足总体谋划,对加速将国家战略势能转化为四川发展实效作出系统部署。
一张蓝图绘到底。政贵有恒,行以致远。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并不是一个突兀的新概念,而是对区域协调发展蓝图的適时刷新与提档升级。早在2011年,国务院批复实施《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提出把成渝经济区建设成为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2016年,国家发展改革委、住建部联合印发《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明确指出:到2020年,成渝城市群要基本建成经济充满活力、生活品质优良、生态环境优美的国家级城市群。从“成渝经济区”到“成渝城市群”再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相同的是西部方位、成渝两地、协同合作,不同的是区、群、圈层级分明的“三级跳”后区域“画圈”和圈层效应。一脉相承的城市发展路线图不仅昭示“一张蓝图绘到底”的科学规划和坚定决心,而且凸显出区域发展的高质量取向和定势。
成都向东、重庆向西。成都和重庆两个国家中心城市,既有历史文化的“血脉”因缘,也有兄弟竞争的“互掐”传统,改革开放以来,蓉渝两市一直是引领川渝地区发展的“双核”。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部署和推动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发展战略,明确“一级两中心两地”的目标定位,将最终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之外打造足以托举中国经济的第四极。随着战略布局的落子,基于双圈竞合的成渝“极核”发力靶向已跃然纸上,成渝双中心要实现两个圈层的相向发展,在“抱团”竞合中逐步“填平”双城之间的中部塌陷和洼地,积聚双城“极核”力量。
时下,成都向东的步伐伴随“东进”序曲的高奏,已然拉开帷幕,成都东部新城高调登场;渝西12区融入主城新区,迎来主城格局的重大变化……东进、西拓大戏,愈发精彩纷呈。
“一干多支”强力支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全局战略,与2018年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部署实施的“一干多支”局部发展战略既在战略目标上高度契合,又在发展路径上高度一致。这次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重点指出,要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战略引领,以“一干多支”发展战略为重要支撑,强化川渝互动、极核带动、干支联动,推动重点区域协同发展加快成势。可以预见,融入“国字号”战略后,“一干多支”的“主干”将更“粗壮”,“多支”将更繁茂:支持成都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做强成都这个“主干”才能有效支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西侧极核;打造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板块,推动环成都经济圈、川南经济区、川东北经济区、攀西经济区等“多支”竞相发展。
梦想因奋斗而照进现实。随着成德眉资同城化进程按下“快进键”,圈层推进的扩散效应将进一步提升成都“主干”的极核功能;加快天府新区、成都东部新区和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两区一城”建设以及川南一体化发展、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建设、攀西经济区转型升级等,一个个重点项目以点带面,一步步战略实施落地生根。依托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大背景,一个更强壮、更丰盈的“一干多支”让我们可期可待。
巍巍巴山,滔滔蜀水。从西部大开发中走来,从脱贫奔康中走来,从抗击疫情中走来,新版成渝“双城记”的故事必将演绎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波澜壮阔的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