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影
摘 要:黄自是我国著名爱国作曲家,一生创作了大量作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为《玫瑰三愿》。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艺术歌曲,为音乐界的经典之作,成为许多歌唱家学习必选。在黄自的艺术生涯中它的地位显而易见,其作用不可替代。本文选取黄自具有代表性的《玫瑰三愿》进行研究,通过对黄自艺术歌曲《玫瑰三愿》的音乐特征与演唱分析进行研究,希望为以后的研究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玫瑰三愿》 音乐特征 演唱技巧
黄自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活跃于20世纪上半叶,为人们贡献出大量优秀作品,其创作的艺术歌曲风格雅致,融入了精湛的技法,为众多演唱家所青睐,往往是音乐会的保留曲目。学者们热衷于其演唱风格的研究,在声乐表演领域有着崇高的地位,同时也是教学领域的重要课题。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处于动荡时期,许多爱国人士忧心忡忡,他们的爱国民主情怀难以展现出来。黄自作为作曲家,以艺术创作为武器,通过艺术歌曲展现忧国忧思的情怀。他的作品在那一个时代产生重要作用,影响至今存在,成为音乐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对中国首歌曲未来发展功不可没,对于其作品的研究者也相对较多,都是希望在分析其作品时,让其思想更好的得到诠释。在他的作品中《玫瑰三愿》最具代表性,被许多歌唱家所喜爱,成为演唱会的必然选择,也受到很多人观众的喜爱,从而对其的研究者逐渐增多,都是希望对于艺术歌曲《玫瑰三愿》思想以及技巧得到更好的诠释。本文就这一作品进行探析。《玫瑰三愿》中引入了多种表现手法,贯穿于整个创作历程当中,融入到旋律结构之内,增加了演唱难度。演唱者要想很好地表现出作品内涵,就需要多方考虑,将各种因素纳入其中,巧妙处理情感,充分运用声音技巧,否则将难以达到理想效果。
一、黄自生平简介及作品
黄自生于1904年,卒于1938年,生于江苏川沙,活跃于20世纪上半叶,是我国著名的音乐理论家及作曲家,同时也是早期音乐教育的奠基人,一生创作了大量作品,至今被人们所传唱。
黄自家境优越,父母重视子女教育,为其提供良好条件,良好的教育是未来创作的基础。他喜爱音乐和文学,自小就常背诵古诗词,对之有深刻认识,唱歌是他的爱好,有着较高的音乐天赋,很早就熟悉了数十首歌曲。
1916年黄自就学于北京清华学校,在此度过了8年时间,他的音乐天赋充分显示出来。在此期间他曾当众演奏单簧管,甚至加入了合唱队,成为其中的男高音。1921年黄自开始学习钢琴,1923年开始涉猎和声。随着知识和技能的不断提高,其涉及的范围逐渐广泛,对西方音乐的喜爱程度日益增加,反过来又提高了其专业知识和能力。就学期间他开始接触社会,对音乐专业有了更深入认识,开始了解到中国音乐教育事业存在诸多问题,目前存在诸多不足之处。黄自开始关注这一方面,并且产生了自己的想法,认为应该为之努力,将音乐作为终身事业。
1924年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依靠自身能力获取公费赴美留学机会,来到俄亥俄州欧柏林学院攻读心理学,与此同时辅修音乐。历经两年的学习顺利毕业,黄自来到了耶鲁大学,在此继续学习,主修作曲理论专业。在此期间他学习了作品课程,在高级和声方面有所进步,除此之外还包括许多先进音乐课程,如管弦作品分析、配器法等。3年的学习很快结束,他成功获取了耶鲁大学音乐学士学位,成为了获此殊荣的第一位中国留学生。上述学习经历为其后期的创作奠定基础,许多制作品至今为人们所传唱。1938年,年仅34岁的黄自因伤寒导致肠出血抢救,最终于上海红十字会医院离世。
黄自一生创作了大量艺术作品,普遍艺术价值较高,有着自己的风格,存在偏西方感觉,在和声和曲式结构上皆十分独特。他重视和声效果,讲究与主题呼应,讲究与主题呼应,伴奏注重和谐,与人声有效配合,歌词的彰显中國特色,曲调则渗透着民族风格,中西因素并非绝对对立,而是相互融合,形成完美的音乐作品,整体风格独特。
《玫瑰三愿》创作于1932年,当时的中国社会风起云涌,日寇铁骑践踏着古老的国土,淞沪战争使得国内形势更为复杂,人民出于动荡当中,各种矛盾激化。当时龙七任职于国立音专,面对这种情况忧心忡忡,忧国之情迸发。《玫瑰三愿》在此背景中被创作出来了,以拟人玫瑰为主角,通过歌词对其形象刻画,既表现出柔弱无力的外表,同时映射出坚强的内心,命运的摧残终将过去,美好的未来必然到来。玫瑰的内心仿佛就是当时知识分子的内心,他们面对国破家亡,内心充满忧愤,希望人们能够站起来,为民族解放事业奋斗。黄自为歌曲谱曲,钢琴伴奏,小提琴协奏,女生独唱。这首抒情歌曲已经出现便产生强大的吸引力,被人们所喜爱和传唱。
二、黄自《玫瑰三愿》的音乐特点分析
我国艺术歌曲起步较晚,但得到了较好发展,其中不乏优秀作品,至今仍产生深远影响。《玫瑰三愿》创作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作为近代艺术歌曲有着独特魅力,成为早期作品的典型,受到很多观众的追捧,尤其是其具有独特的音乐特点,通过对于其音乐特点的分析,可以使作品得到更好地诠释,本文通过对曲子的结构、旋律以及音乐形象进行分析,从而希望分析这部作品可以了解黄自的音乐特点。
1.结构特点
由于黄自所创作的《玫瑰三愿》时,是根据《玫瑰三愿》的词,在做的曲,因此在演奏时,曲更加贴近与词,曲式结构对应歌词。以A段中的唱词为例,“玫瑰花,玫瑰花,烂开在碧栏杆下”,同样的句子重复两次,前一句为a 句,后一句为a句。而B段同样有b 句和 b句,彼此呼应,从而达到自然融合的一种状态,从而引人入胜,让听众可以隔空感受作曲者所传达的思想。
《玫瑰三愿》为并列单二部曲式,第一部结构上采用的是6/8拍和9/8拍交替,在演唱时的时候才用“p”的轻声演唱,采用小提琴进行弹奏,利用小提琴具有的独特音色,从而塑造出一种伤感的气氛,从而更好地展示其悲伤的情绪,此结构的设计让听众更容易受到曲调的感染。在第二部分设定演唱力度相对较强,从而来表示女人对于未来的强烈希望,由于现实的实际情况,仿佛者一切都是一种奢求,在曲调的结尾用低音区进行设计,给人一种无限的遐想。黄自的作品中注重钢琴伴奏,在艺术歌曲中地位较高。歌曲演唱前弹奏出前奏部分,直接点明作品音乐主题,整体结构清晰。最后的钢琴旋律十分重要,达到有益补充的效果,延续歌者的演唱,使整个音乐结构完整,同时形成良好氛围,营造音乐背景环境,增加其感染力。
2.旋律特点
第一句歌词就能够很好的奠定全曲的基调,即为A段的a 句。a句与之歌词相同,但旋律有所不同,行进阻力较大,能够更好地表达出情感,形成厚重的慨叹语气。B段则直入主题,表达其中的情思,旋律也发生变化,呈现舒展而不张扬状态,相对于A段更为细腻,但绝无矫揉之态。在旋律的映衬下歌词的内涵被很好地表达出来,情感喷发而出,展现得淋漓尽致。b句中蕴含着深深的感情,深沉而厚重,在歌唱中不断积累酝酿,逐渐达到高峰。b句时情绪已达到顶峰状态,歌者将其一泻而出,听众随之产生一舒胸中积郁之情的快感。此时的情感又有所不同,b句最后一句发生变化,原有的旋律不断延伸,强烈的情绪已然发泄,逐渐变弱,进而陷入追思当中。B 段旋律不断延伸,尤其体现在“妒”,“爱”,“红”之上,使得歌曲更为舒展,线条富有张力,情感逐渐加深,变得日益深沉。这种旋律变化与歌词相配合,诗人的语言特征逐渐显现,作品的意境突出出来。
3.音乐形象特点
这部作品创作于淞沪会战之后,因此歌词有着时代特征,面对国家危在旦夕,想到很多家庭支离破碎,很多人在战火中去世,这与诗人龙七望着满园凋零的玫瑰,想着国破家亡,感慨美好事物遭受暴力破坏,所处的环境极为相似,黄自在读诗人龙七所做曲目,忧思之情油然而生。
在此处引入借物喻人的手法,借景抒情,感慨社会动荡,同时在艰苦的环境中仍然充满憧憬,希望和平美好的未来到来。歌曲描写的是凋零的玫瑰,同时也以此喻人喻事,借玫瑰抒发作者之愿。身处动荡的时代,国家破碎,民众处于水深火热当中,同样希望和平的到来。
三、黄自艺术歌曲《玫瑰三愿》的演唱分析
1.准确的咬字、吐字
演唱过程中咬字、吐字至关重要,也是歌曲的关键所在,歌词必须表达清晰准确。
纵观黄自所创作的艺术歌曲,歌词大多来自于诗词,无论是古代还是近代的作品都成为了创作题材,因此对演唱中的咬字吐字十分重视。中国诗词注重练字发音,必须符合创作原理,达到合辙押韵的要求。此土字同样以此为核心,根据作品调节快慢,保证明确流利。
《玫瑰三愿》是一部脍炙人口的作品,被许多歌唱家所青睐,成为音乐会中的必选曲目,本人也有幸演唱这部歌曲。它有着独特旋律,能够与听众形成共鸣,打动他们的内心,因此对演唱者要求较高,必须有着深厚功底,能够将其更好地表现出来。演唱者必须准确把握歌词,否则难以做深入演绎。谱1中《玫瑰三愿》第一个字,发字头利落精准,字腹鸣唱圆润,口腔打开,“i"上归韵。第一部分第三句第二个字在演唱时需重点把握,描述出盛开的牡丹,彰显富丽之态,因此要头音分明,应用少许气声烘托气氛,字辅舒缓有魅力。歌词演唱符合作品主题,轻重缓急变化适当,重音表现到位。如14小节的“妒”字为重音点,音符时值延长,“爱”与“红颜”表达明确,相辅相成。重音的运用往往能增加歌曲韵味,调节节奏,起到修饰作用,打破原有单调,更好的体现歌曲意境。
曲谱1
咬字是歌唱中重要一部分,必须准确把握,否则影响歌曲表达。中国作品中许多取材于诗词,对韵律的要求较高,必须符合作品要求,《玫瑰三愿》即是如此。演唱宜大声,确保朗诵字正腔圆,歌曲中引入多种重音,收尾声要断气不断,这样才能更好地表现出作品韵味。演唱者需对此有充分把握,小心处理。
2.优美的音色、音量
音色和音量在作品表达中同样至关重要,决定着情绪变化。音色有不同之分,或明亮或暗淡,或简单或华彩。当人物情感发生变化时声音也会发生变化,而不同的声音所抒发出的情感也有所差别。
音色改变来自于多种因素,共鸣通道的长短不同所产生的效果不同。当共鸣变长,音色发生变化,显得更为宽厚,此时喉头位置放低,发生位置靠后。此种音色所表现出的情感深沉,充满难过和离别之情。共鸣变短时音色较为明亮,气息无需较长流动,发生位置较高,音色单薄,表现得更加明朗。该种音色多体现喜悦之情,展现激昂的感情。演唱者的面部表情要与音色相当,音色明朗时要面带微笑,放低喉头,打开口腔,保证充足的呼吸。
《玫瑰三愿》对于演唱者要求较高,作品表现的力度较大。歌唱者需对此有充分认识,培养情绪,调整气息,做好充足准备。情感表现时不宜夸张,适当把控,避免干扰声音走向。表达需与主题相契合,更好地塑造玫瑰形象,达到淋漓尽致的目的。演唱时需要控制音量,防止影响作品表达,适当采用强而有力的声音,达到振奋人心的目的,同时配合弱音,带动听众的情绪,使其随之进入不同状态。
3.合理的速度、节奏
《玫瑰三愿》是以三拍子为基础的歌曲,在抒情歌曲中较为少见,演唱时需把握节奏,否则将难以达到理想效果。歌曲前半部要细心处理,做到低沉内敛,仿佛呓语一般,为之后的感情疏泄奠定基础。歌者要逐渐加强语气,循序渐进。后半部歌曲以表达情感为主,核心是玫瑰的“三愿”, 演唱语气应与之相配合,呈现逐渐递进之态,直到到达顶点。语气虽然不断增强,逐渐强烈起来,但仍需掌握表达方式,不可过于直白,而是呈现压抑之态,有欲说还休之感。结尾时情感虽然经过强烈发泄,但仍有所延伸,语气应与之相配合,如烟云般向远处飘散,使听者陷入遐思当中。
演唱者要熟练掌握曲子中出现的标记,它们是重要的提示记号,帮助演唱者和伴奏者掌握作品,能够更好的演绎艺术歌曲。他们需要认真谨记,有助于其了解作品内容。演唱时的速度不同则效果存在差异,节拍直接影响着表达风格,这些都在标记中有所提示,必须准确把握,充分应用在歌唱过程中,否则将很难达到理想效果。
《玫瑰三愿》的演唱速度为Andante Andante,全曲基本速度为行板,rit示速度渐慢。演唱者要了解这些表情标记符号,在此基础上进行二次创作。
《玫瑰三愿》中玫瑰愿望为高潮,音乐速度须与之相契合,展现出情绪变化,逐渐加速起來。到达曲谱2中最后“红颜”时达到高峰,随之速度逐渐减慢,归于贫困。最慢处在结束句,在“好教我留住”后可加入换气点,调节情绪变化,在“芳华”结束。“芳华”为重要点,在结尾处起了重要作用,演唱时需要准确把握,轻柔和缓,产生慢慢散去之感,玫瑰芳香随之流出。
4.从容的呼吸、共鸣
演唱者需呼吸从容,确保气息连贯。表演过程中要保证呼吸,维持其稳定,落实在每一句当中,确保其顺利完成。如果演唱者随意调整呼吸,将会对作品的完整性产生影响。歌唱时要使呼吸维持在喉咙位置,咬字准确,确保音色音量达到要求,合理的呼吸必不可少。遇到句子换气时,需要以作品感情为核心,不可破坏其完整性。换气时要保证平稳,不能急躁,确保情感连贯。根据歌词确定换气点,确保语气一致,演唱者需对此有充分认识,有效掌控。
合理控制共鸣。演唱者使用共鸣腔时要把控声音和声区。如头腔共鸣时,发的位置至关重要,确保声音明亮华美。口腔胸腔位置的感觉是是中声区的重要共鸣。演唱者如果能够有效使用胸腔共鸣,声音将变得结实饱满,具有厚重感,为低音区的重要共鸣。歌者要对歌曲有充分认识,了解其中的感情与内容,在此基础上调整声音,确保各腔体协调。
三个美好期盼的表达是《玫瑰三愿》的高潮所在,此时情感大量宣泄,最终得以回归,结束句流向低音。此时节奏发生变化,相对较为缓慢,充满悲伤之情,使听众产生联想。结尾部分为轻声诉说,呼吸时需准确把握,体现真实情绪。在长句的演唱中呼吸至关重要,必须做好调整,合理换气,否则将影响情感疏泄,破坏作品的完整性,后果较为严重。
结语
黄自是20世纪上半叶的重要作曲家,同时在音乐教育方面做出巨大贡献,一直受到很多研究者的追捧,尤其是其创作《玫瑰三愿》,让听众了解到处于战火中人民的无奈与无助。本文对其进行详细介绍,分析创作背景,探寻其艺术歌曲风格,做深入的演唱研究,从中领会到艺术歌曲的魅力与色彩。希望本论文能够给演唱者以启示,使之认识到艺术歌曲的气质所在,了解其在中国的地位。通过研究分析歌曲寓意和要求,让演唱者认识到其重点所在,有效地把握歌曲情感,使其更好地展现给观众。演唱者需要提升自身能力,注重艺术追求,为传统音乐的延续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文秋丹.《玫瑰三愿》的音乐特征与演唱技巧分析[J].北方音乐,2019,39(18).
[2]朱昱龙,胡萍.浅析艺术歌曲的声部特点——以《玫瑰三愿》为例[J].中国民族博览,2019(10).
[3]马甦.艺术歌曲《玫瑰三愿》演唱魅力之研究[J].戏剧之家,2019(29).
[4]廖婕.以“玫瑰花”为题材的艺术歌曲演唱研究[J].四川戏剧,2019(8).
[5]王慧漪. 黄自艺术歌曲演唱技法的比较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9.
[6]夏傲.黄自艺术歌曲《玫瑰三愿》的艺术特点分析[J].北极光,2019(6).
[7]武婧.淺析黄自艺术歌曲——以《玫瑰三愿》为例[J].黄河之声,20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