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继强
摘 要:将案例教学法应用到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能够有效提高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效果。案例教学法具有导思导学的功能和激发学生积极体验的功能。所选案例要能够体现正确的价值导向,贴近现实生活,并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教师需不断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养和教学水平,充分运用案例促进学生思考,在课堂上积极引导学生讨论。
关键词: 道德与法治;案例教学法;功能;原则;应用;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3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0)08-0028-02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其通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入一些与实践相关的案例,来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教学内容。将案例教学法应用于道德与法治教学,能够有效提高课程教学效果。教师应用案例教学法时,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相结合,有助于提高课堂活跃度,提高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内涵,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修养,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案例教学法的有效应用进行探索。
一、案例教学法的功能
(1)导思导学的功能。教师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能够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对学生更具吸引力。教师选用合适的案例,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能起到导思导学的作用,促使学生对案例主动思考,通过思考明白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明白是与非。这样,就能加深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
(2)激发学生积极体验的功能。教师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引入生活案例,能够将学生带入相应的案例情境中,让学生通过想象和分析还原案例的起因、过程和结果,以及案例当事人的体验等。学生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能够形成自己的体验,进而更好地领会案例及其所蕴含的道德与法治知识。这样,学生就能在获得体验的基础上,更深刻地领会道德与法治知识,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
二、案例教学法中的案例选用原则
教师只有选择恰当合适的案例,才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道德与法治知识。因此,为确保案例教学法的效果,教师选取合适的案例,就显得至关重要。教学案例的选择,可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案例要能够体现正确的价值导向。道德与法治课程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和法制观,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为此,应用案例教学法时,教师需要选择具备正确的道德立场、体现正确的价值导向的案例,这样才能给学生以正确的引导,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只有选择具有正确价值导向的案例进行教学,才能让学生通过案例明确什么行为是正确的,是可以做的,哪些行为是错误的,是禁止的。
(2)案例要能够贴近现实生活。道德与法治课程所涉及的都是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内容,为此,教师要选择与社会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案例,选择那些源于生活并反映现实生活的案例。源于生活的案例能够让学生更多地了解现实生活,而不是仅仅知道书本上的理论知識。学生只有更加了解现实生活,才能更好地将所学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才能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
(3)案例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教师应用案例教学法时,所选取的案例必须能够反映当下的生活,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道德与法治课程本身具有时代性,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有所发展,因此,教师必须根据时代的发展变化来进行教学案例的更新。教师选取案例时,不妨选取一些最新的、具有典型性的热点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道德与法治知识,了解时代的发展与进步。
三、案例教学法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应用
教师在精心挑选合适的案例之后,就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教育作用,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来开展案例教学。为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和效率,让案例教学法最大化地发挥其作用,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内容。
1.教师需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养和教学水平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素质,需要教师道德品质高尚、理想信念坚定,具有睿智的观察力和洞察力,具有明智的分析力和判断力。这是保证案例教学顺利实施的关键。教师只有具备上述素质和能力,才能高质量地开展案例教学。首先,教师需要具备较高的政治修养、理论知识素养。这样,教师才能具备选择合适案例的洞察力与判断力,才能在教学过程中轻松驾驭案例,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其次,教师需要具备坚定的理想信念、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及性格特征。这样,教师才能在复杂的案例教学中引导学生明辨是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通过自己的思想和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给学生做出示范。因此,教师需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和教学水平,致力于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质和明辨是非的正直的人。
2.教师充分运用案例促进学生思考
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引入案例时,教师要通过案例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众所周知,教师的教学主要是看学生能否将所学知识做到灵活应用,而不是看给学生讲解了多少知识。同时,学生往往对自己思考得来的知识印象更加深刻。所以,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去探索。因此,教师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时,要通过案例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调动学生内在的动力,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当然,引导学生思考时,教师需要适当给学生以提示,采用适当的方式启发学生。比如,教师可以通过案例创设特定的、真实的情境,然后通过提问、平等对话的方式促进学生思考,通过师生互动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要角色,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样,学生就能在循序渐进的思考中不断提高思维能力和道德辨别能力。
3.教师在课堂上积极引导学生讨论
当学生们在课堂上对案例进行思考后,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思考结果积极表达出来,与同学和老师进行语言交流及思维上的碰撞。这样,学生就能通过案例讨论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印象,更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更深入地理解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课堂讨论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活跃课堂气氛,还能发散学生的思维,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具体讨论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在小组范围内进行。在小组讨论中,学生先将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表达出来,再倾听同伴的观点,然后进行分析和判断,最终得出结论。这一过程不仅可以让学生集思广益,发散学生的思维,而且能提高学生对问题的辨别和分析能力。接着,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在全班范围内进行讨论,让讨论更加深入,这样学生就能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将学生的讨论结果加以提炼和概括,形成明确的知识点和深刻的道理。这样,学生就能准确而深刻地掌握道德与法治知识,逐渐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案例教学法应用于道德与法治教学,具有导思导学的功能和激发学生积极体验的功能,能够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实际效果。教师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时,要严格遵循案例选择的原则,让其最大程度地发挥教育功能。教师需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和教学水平,充分运用案例促进学生思考,在课堂上积极引导学生讨论,从而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明辨是非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雷瑾.“一案到底”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运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9.
[2]于宏宇.精心设计案例,促进道德与法治知识的构建[J].教书育人,2019(04).
[3]陈茜.“案例教学法”在初中法律知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8.
[4]孙燕,贾桂霞.道德与法治趣味教学案例两则[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