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辉 吕红
[摘 要] 本文运用扎根理论,对文献整理和面对面访谈获得的资料进行深度分析和凝练,并从地方、基层政府公务人员、农民等角度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影响因素进行总结,从地方发展、基层公务人员工作素养、农民文化素养等方面构建影响农村公共产品的三因素模型,对相关因素进行具体分析并提出建议,对于提高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农村公共产品;访谈;供给效率;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 F3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7909(2020)21-53-3
1 研究背景
长久以来,城市与乡村经济发展的二元结构,使得农村与城市经济发展差距明显,大量农村地区经济发展落后,给实现全面小康增加了困难。同时,由于城市地区良好的公共产品供给吸引了许多农村人口(特别是年轻人群)移居城市,农村地区缺少发展所需的人才和劳动力,这将影响农村地区长久发展。围绕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所进行的研究虽然较多,但是大多是理论假设到实证的过程,本文运用扎根理论基于原始资料构建理论框架来进行影响因素分析。
2 研究方法与数据采集
2.1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是扎根理论和深度访谈法。扎根理论的特点在于,研究者在进行研究之前是没有理论假设的,通过对于原始资料和访谈资料的比较和概括总结,归纳并进一步提炼出相关理论。深度访谈法是一种直接的、无结构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要求访问者必须具有高级的访问能力,这样才能对受访者进行深入的调查和了解。本文利用深度访谈法来获取资料,利用扎根理论方法进行分析提炼,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理论。
2.2 数据采集
数据资料是运用扎根理论进行研究的基础,为了提高研究的可靠性,本文在阅读整理大量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相关的论文、期刊、书籍等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深度访谈法来获取数据资料。具体的样本情况见表1。本次研究采用的访谈方式是结构化访谈,能对被访者的情况做到逐级了解,因此可以了解得更加全面。考虑到文化层次的不同,访谈采用的都是平实的语句,从而有利于资料的获取。
本文选取了来自不同地区的若干名政府基层公务人员及农民,采用一对一的访谈方式,访问时间为15 min左右。访问的问题大意如下:①您知道哪些属于农村公共产品?②您认为现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情况怎么样?③您认为农村公共产品应该由谁来提供?④您认为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⑤您是否愿意供给农村公共产品?
3 扎根理论的研究过程
3.1 开放式编码
开放式编码阶段是扎根理论研究的首要步骤,此阶段是对所拥有的资料的概念凝练阶段,之后对于相似概念进行比较总结,从而进一步概括更加细致精炼的概念范畴。本研究中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是开放式编码所依据的核心,为保证对访谈资料即被访谈者语句的高度还原,本次编码尽量以受访者原始语句为数据信息,将相似概念提取总结,获得开放式编码范畴化结论[1]。在完成初始概念的提取工作后,对重叠的概念进行合并,无效的语句剔除后,最终获得8个范畴,具体编码结果见表2。
3.2 主轴编码
通过第一步的开放式编码获得了8个范畴。主轴编码就是对这些范畴进行分类,厘清各范畴之间的关系,提取出更高层次的主范畴。开放式编码得出的范畴通过分类归属后得出3个主范畴即地方发展、基层公务员工作素养、农民文化素养。具体编码结果见表3。
3.3 选择性编码
对开放式编码得到的3个主范畴进行选择性编码的过程需要分析得到各个主范畴之间的关系,通过主范畴及构建的相互关系来进一步得出影响因素的框架模型。选择性编码过后,为了保障研究的可信程度,还需要通过预留原始资料的三级编码过程检验其理论是否饱和,经检验未总结出新的范畴则可以说明理论饱和,研究结果成立[2]。选择性编码的具体过程见表4。
4 研究结论
本次研究将影响公共产品供给的因素归纳为3个范畴,即地方发展、基层公务员工作素养、农民文化素养。3个范畴对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影响如下。
4.1 地方发展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影响
首先,绝大部分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是通过政府购买来实现的,所以当地政府的财政资金是否充足直接决定了供给的数量及质量。其次,当地发展情况直接影响企业对于当地的投资额度,这对于带动当地发展又起到作用。最后,社会组织在引导社会各方参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起到桥梁和纽带作用,而社会组织的生存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社会各方的捐助,当地经济发展程度将直接影响社会组织的发展[3]。
4.2 基层公务员工作素养对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影响
首先,基层公务员对于农村公共产品相关知识是否了解。基层公务员是服务于民众的,其所提供的服务应当是要被社会公众认知和了解的,那么基层公务员必须自身对所提供的产品及服务比较了解,这样才能让农民容易接受。其次,基层公务员在讲解提供农村公共产品时是否能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是否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这对于塑造良好政府形象、提高政府公信力至关重要。最后,基层公务员必须重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其态度直接影响公众对于公共产品的态度,乃至对于政府部门的态度[4]。
4.3 农民文化素养对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影响
要想实现农民高效参与公共产品供给,农民要尽可能多地了解农村公共产品的相关知识,对公共产品的供给方式、供给渠道、供给过程等做到知情并尽可能深入了解,而且公共产品的非排他性、“搭便车”、从众心理等直接对农民参与提供公共产品的积极性产生影响,基层政府在这一层面上的引导十分重要[5]。
参考文献
[1]王火根,梁弋雯.基于扎根理论农村清洁能源推广影响因素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8(11):234-239.
[2]李麗莉,张忠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影响因素与经济效应:国内研究进展与深化[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96-103.
[3]申明锐,张京祥.政府主导型乡村建设中的公共产品供给问题与可持续乡村治理[J].国际城市规划,2019(1):1-7.
[4]曲延春.供给侧改革视域下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J].行政论坛,2017(3):114-118.
[5]周晓燕.农村公共品供给效率问题及提升策略研究[J].公共治理,2016(12):86-87.
作者简介:赵辉(1995—),男,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公共经济与公共政策;吕红(1980—),女,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劳动与社会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