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益的思考

2020-09-01 13:48:10吴超男陈光明
物理之友 2020年7期
关键词:欧姆定律钢瓶瓶内

吴超男 陈光明

(1.福建省诏安县教师进修学校,福建 漳州 363500;2.福建教育学院《中学理科园地》编辑部,福建 福州 350025)

陈光明,男,福建教育学院教授,主要研究高中物理教学及物理名师培养。

1 教师备课充分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前提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备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教师只有在课前用心用力充分准备,才能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启迪学生思维,实现师生双方的和谐互动,在活泼愉悦的氛围中流畅地完成课堂教学。

备课时既要备教材内容、备学生情况,也要备教师自己。备好教材才能做到“心中有书”、备好学生才能做到“心中有人”、备好自己才能做到“心中有术”。教师心中有书、有人、有术,就能很好地将教材内容特点与学生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发挥自身教学所长,设计出重点显得突出、难点获得突破的合理课堂教学流程,达成既定的教学目标。所以,教师的备课过程也是教师自身教学水平和能力不断提升的过程,以最经济的授课时间获取最高效的教学效果,这是一个教师必备的专业素养和核心能力,是教师教学水平和能力高低的最重要标志,也应是教师实现自身专业发展的终身追求。

首先,备课时要“心中有书”,就是要整体熟悉和深度理解相关教学内容。比如,高中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面向全电路,而初中欧姆定律只针对部分电路,高中物理教学要考虑电源内阻、内电压和内损耗问题;初中物理教学中涉及的电源是理想电源,其内阻视为零,电源电压认为是不变的。其次,备课时要“心中有人”,就是要特别留意初中生所学欧姆定律的局限,防止先入为主的片面理解成为以后学习的障碍。第三,教师要真正做到“心中有术”,设法引导学生明白:初中物理所讲欧姆定律的应用是有前提条件的。耐心有序、循循善诱,从而让学生的视野开阔、思维活络,实现从部分电路欧姆定律到全电路欧姆定律的认知跨越。

2 教师授课语言简明扼要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方法

物理教师应该锤炼自己的教学语言,争取做到语言表达科学规范、准确清晰,授课时能够切中要害、精练流畅、逻辑分明、生动严谨且不作无谓重复。

比如,设计恰到好处的新课引入,可激发学生自觉探索新知的热情和欲望。新课引入的表述一定要扣紧教学主题,言简意赅,避免喧宾夺主,影响主要教学活动的正常推进。在“汽化”一课中,教师可先用手指蘸水在黑板上写上“大家好”几个字,此时可及时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在众目睽睽之下大家可以看到字迹水斑很快变淡了。噢,那些水跑哪儿去了呢?要想弄清楚、搞明白,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本节课的内容吧!”节奏明快、水到渠成地引入本节授课内容:汽化。花费的时间不多,产生的效果大好,学生们思维活跃、兴趣盎然。

3 教师教学基本技能过硬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条件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与时俱进,已成为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集文字、图形、声音、动画、视频等于一身。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使得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不受时空限制,变得更加直观、鲜明、生动,使得课堂教学效率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广大物理教师也已成为这方面先行先知的领跑者,为物理课堂教学拓展了空间并注入了活力。

另外,教师课前要特别注意准备好演示实验,熟悉操作流程和技巧,尤其是要留意演示实验在课堂上的可视度、可信度和实验稳定性等细节问题,以保证授课时从容不迫,动作麻利迅捷、不拖泥带水;同时,在教学中语言表述要精当、富有启发性,令人信服。所以,教师平时一定要苦练实验操作能力、板书板画功夫、信息技术使用技能等教学基本硬功。

4 教师课堂节奏的科学调控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保障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时刻关注学生的现场听课反应,及时捕捉学生的一举一动,适时应对,有的放矢地调控教学进度。切不可由着自己性子来,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甚至不着边际,浪费了课堂教学的宝贵时间。请学生上台板演的安排不能也不必过于频繁,能口头解决的问题就尽量用口头问答方式。在学生做练习时,教师除了进行巡视辅导和与学生交流互动外,还可灵活利用这一时间段,比如,做好在多媒体投放设备或黑板上的例题练习或实验图形的呈现等教学准备工作。须知,只有教师和学生保持教与学在节奏上的动态平衡与默契,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课堂教学中,如果学生身心轻松、豁然开朗,反映出他们思维较为顺畅,教师就可以加快教学进度且适当加深、加密教学内容;若是学生凝神倾听、似有所悟,可能是他们思维稍微受阻,此时就需要放慢教学进度、减缓教学坡度,尽心启发引导;如果学生表情茫然、陷入沉思,或许是他们思维严重受阻,这样教师就应发挥教学智慧、尽量放慢节奏、详细讲解。有时,讲到关键点和易错处,就应该说得慢一点、声音大一点,甚至要适当反复。教师这种语言快慢、声音大小的变化本身,就是对学生的友情提醒和着重强调,往往可以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比如,“惯性”概念的学习是个难点,有些学生对此是似懂非懂。上课伊始,学生知道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对同一物体来说惯性大小是一定的,但认识并不深刻。随着教学过程的不断深入,学生的疑问就出现了:物体速度越大是不是惯性就越大?如果不是,为什么物体速度越大就越不容易停下来呢?物体惯性大小是由什么物理量决定的?当学生听不明白时,教师必须及时引导,因此教师科学调控课堂节奏的能力至关重要。

5 教师课堂教学艺术高超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根本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因此,教师不仅要把教学当作一种技能来掌握,更应视为一门艺术来研究。若教师拥有根据不同情况灵活选择不同教学方法的高超能力,教学方法自然会常教常新、丰富多彩。正如物理学家严济慈所说:“教好书是教师的天职,上了讲台就要像演员一样,不管是唱京剧、演话剧,上了台就要摆出老子天下第一那个样子。要目中无人,要用自己的话把书本上的东西讲出来,要发挥,要绘声绘色。这时你才能手舞足蹈,眉飞色舞……”唯有深入浅出的讲述、通俗易懂的博引、无可辩驳的逻辑和幽默风趣的语言,才可创造出宽松、愉快、和谐、高效的课堂教学环境,才能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和学习方面的成功。下面举几个例子来说明物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高效追求和具体实践。

再比如,在新课巩固环节,通过设计一些题目让学生讨论,引导他们完成对所学课程内容的整理归纳、深化理解和知识拓宽。在“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新课教学结束后,可引导学生回顾、小结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规律,指出人类掌握这些规律后将能够用磁场来控制带电粒子的运动,制造出为人类服务的非凡“工具”。不久前,我国科学家自行设计、研制成功的世界上首个全超导磁约束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就是这方面物理原理的应用。目前,我国“人造太阳”已达到1亿摄氏度,1亿摄氏度以上的等离子体不能用任何材料所构成的容器约束,只能用具有闭合磁感线的环形磁场来约束。

还可用以下例子来引导学生快速锁定题目的关键词和准确挖出题目的隐含条件,分析其准确内涵,寻找答题的切入点。突然打开一装有压缩空气的钢瓶阀门,使瓶中压缩空气跑出,当瓶内气体压强降至与大气压相等时,又立即关紧阀门,钢瓶外部环境气温保持不变,过了一段时间以后,瓶内的气压是等于还是大于或者是小于大气压?此时教师应特别注意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表达来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让学生参与其中并理解教师的思维轨迹,明白教师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题目中的关键词“突然”“立即”意味着打开钢瓶阀门时压缩空气跑出钢瓶,气体对外做功,导致瓶内气体内能减少,又还来不及与外界热交换,瓶内气体温度降低,低于外界大气温度,当时钢瓶内外气体压强相等。关键词“过了一段时间”隐含着钢瓶已发挥导热作用,瓶内气体与外界发生了热交换,瓶内气体就经历了等容过程,瓶内气体从外界吸热、温度升高、压强增大,所以钢瓶内气体压强大于大气压强。

总之,只要教师从教不息、追求不止,就会方法多多,实现智慧教学,达成物理课堂教学的高效益目标。

猜你喜欢
欧姆定律钢瓶瓶内
液化石油气钢瓶爆炸性质分析
解读欧姆定律
细说欧姆定律
解读欧姆定律易错点
玻璃瓶“吃”气球
会“自己剥皮”的香蕉
发明与创新(2018年2期)2018-05-25 08:22:09
吃透欧姆定律
一种特气钢瓶防误拆装置以及特气钢瓶更换方法
低温与特气(2017年4期)2017-04-14 11:33:45
钢瓶为什么涂成不同颜色
如何扑救石油液化气钢瓶火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