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爱春
摘 要:有研究表明,学生多写作文未必能提高写作水平,只有针对性强,灵动而有精准训练目标的习作训练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写作水平,无疑,微写作是一大探索与实践的板块。作家叶文玲说:“作文,首先构思要别出心裁。”好的作文需要别样的素材和独特的构思,教师既要关注学生的写作内容,更要关注学生是怎么写的,对写作形式的探究则应成为微习作的价值取向。
关键词:微习作;训练目标;价值取向
除了非常优秀的学生,大多数孩子对四五百字的作文可能会存在些许畏惧感,怕写作文,更有甚者,拿起笔半小时,却觉得无从下手,抓不住中心,抓不住素材。笔者针对这一现象,在教学中实践了“微习作”的教学与实践。微习作,是相对于“大作文”的小型作文练习,可以消除学生对作文的畏难情绪,学习一个写作方法进行短小而精炼的小习作,让学生明确习作目标、激发表达欲望、提升习作能力。
一、微习作的意义导向
语文课程标准第三学段习作目标中表述:“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学写常见应用文。”可见第三学段的习作教学更多关注段落结构、篇章布局等方面。
所以,我们在高段教学中关注学生的段落教学,关注段落结构、素材选择,如何凸显中心,怎样围绕中心用一段话说清楚,说具体,微习作是注重对这方面能力训练和提高的第一“捷径”,不给学生增加负担,又能习得某一方面的写作技能,习得大家的表达之道,长期进行不同题材,不同写作目标的微习作训练,定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微习作的教学导向
(一)挖掘单元的训练目标进行微习作
《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统编本教材的经典课文不仅是学生阅读的好材料,也是学生习得名家名作写法的重要例子。首先我们可以从单元目标入手,进行微习作训练。
如统编本五上教材中的第七单元,单元目标是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及学习描写景物的变化。笔者在执教《鸟的天堂》一课时,在学生学习了巴金爷爷对繁茂的充满生机的大榕树的静态描写之后,结合第一单元的借物喻人的手法,让学生写了腊梅、樟树等自然景物的静态描写,学生笔下生花,对景物的静态描写灵动而精彩。这一片段描写花费时间不多,却让学生很好地习得了作者静态描写的方法。
之后研读了巴金爷爷笔下的百鸟纷飞的动态描写之后,又让学生提笔写了动静结合的近日的大街,美丽的校园……学生的片段作品异彩纷呈,很好地习得了名家巴金爷爷的动静结合的方法,微习作在课堂上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挖掘名家名篇的寫作特色进行微习作
所谓“名家名篇”,在语言的表达或素材的选择等方面肯定具有独到之处,我们要善于解读名家的表达之道,从而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和训练。如果能够做到“一课一得”,这种借鉴的价值就体现得淋漓尽致,真正使教材成为孩子们学习的载体!
如,梁晓声的《慈母情深》一文,作者运用了对话和词语的反复对情感表达的效果。文中描述:“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态……”
作者运用词语反复塑造了一位勤劳能吃苦的母亲形象,让人为之动容。为了让学生加深对文本的感悟,引领学生学习作者词语反复的表达效果,从而构建属于自己的语言,笔者尝试了以下的做法:
文中描述:“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失魂落魄的“我”拿到钱买书了,为什么会“鼻子一酸”?让学生进行微习作训练:
( ),会鼻子一酸;( )会鼻子一酸;( )会鼻子一酸。鼻子一酸的“我”攥着钱跑出去,心里肯定有千言万语想对母亲说:“我的母亲,( );我的母亲,( );我的母亲,( )。”
反复,是根据表达需要,有意让一个句子或词语重复出现的方法,作者梁晓声用反复的手法增强了语势,突出了他对母亲无限的心疼与敬爱之情。在课中,让学生学习这样的写法,进行微习作训练,让学生明白了反复,可以使诗文的格式整齐有序,而又回环起伏,充满语言美,更能表达作者内心强烈的情感,使课到达了高潮,有的学生甚至热泪盈眶……
三、微习作的训练导向
习作完成以后,认真修改,是非常重要的,和同桌一起修改,和小组里的同学互相修改,和全班同学一起修改。这时老师的评析成为一个导向,因为优秀的评析不但是一种指导,更是一种引领,一次次递增性的指导,使学生的习作进入一次次有方向的修改,逐渐进入佳境。
如,疫情时期,笔者布置了一篇微习作:
百字作文(百字作文不要求孩子写得多,而是要有真情实感,重在练习人物五要素,即动作、心理、语言、神态、外貌的细腻描摹,也并不是刚好一百字,而是小片段练习。):你一定对现在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有所了解,今年也过了一个特殊的年,宅家里也许有恐惧、担心、无聊、疑惑、烦恼等五味杂陈的心情,把这种真实的心理描写下来吧。
有的学生写的都是疫情的情况,而不是重在针对提示要求写的心理描写。评析作文时,也采取指正与激励相结合,能否按照这个要求习作,是此次微习作的第一颗星。第一次修改以后,把目光聚焦到有没有对心理活动进行细腻且生动的描写。好多孩子写得非常精彩,如有孩子写到每天收看疫情的情况数字在增长,心惊肉跳,担心支援武汉的白衣天使是否能平安归来……孩子的那份紧张与担忧描述得淋漓尽致;有的孩子表达了自己一直宅家非常无聊,写得特别富有童趣,太阳默默地在天上俯视着我们,一片片云朵飘过,也没作太多地停留,因为他们也无法告诉我们答案……
把这些优秀的作品展示给大家看,让孩子们继续进行二次修改,结果,孩子们修改好后的作文五彩纷呈,异样丰富,心理活动的描写达到了极致,美不胜收!
微习作是一项非常好的作文训练载体,只要老师能在导向、教学和训练中,以生为本,以学定教,以评促写,那么微习作肯定能为孩子们提高作文水平起到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蒋军晶著 《让孩子学会写作》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魏安君著 《特级教师教作文》 华中师大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