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琴
生本教育的特点是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去学。打造“生本课堂”需重视以下要素的开发与设计。
三分钟展示活动。不仅关注内容,更关注过程和学生能力的发展,根据学生年龄特点,不同年级制定不同的内容与要求。以数学为例,一、二年级以数、加减乘除算式或四则算式、乘法口决等数学知识为内容,编一个小故事,配一幅或几幅图画进行展示,学生边演讲边展示,促进对数量关系的认识,培养创新能力。三、四年级以数学家的故事、数学趣事等内容为主,让学生通过网络检索或查阅图书,制作PPT进行展示,促进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运用,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怀。五、六年级以课内的预习、单元知识的整理、数学疑难问题的解答、身边的数学、数学绘本等内容为主,利用信息技术创作,以PPT的形式进行展示,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学生完全根据兴趣进行自主选择,教师只是进行恰当的指导与评价。当然,教师也可以结合课堂教学内容的需要指定内容,如讲《圆的周长》时,可提前让学生准备关于祖冲之的内容,等等。
主动提问。只有质疑问难式的提问、辩论式的提问,才可以促使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教师让学生交流怎样理解二分之一。一名学生说:“把一个图形分成两份,一份就是二分之一。”另一名学生站起来说:“我不同意他的观点。”他边说边拿起一张长方形的纸来,撕掉一个小角,问:“分成两份没有?”“分成了。”“请问,这是它的二分之一吗?”“不是,加个‘平均分。”学生的问题应该是有思考的,辩论是有深度的。
独立思考探究。教师要选择合适的探究问题,以PPT或任务单的形式进行呈现,对探究问题进行说明解释,让学生明确探究的要求。教师还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如可以画图分析、圈画重点信息、动手操作等,对不明白的问题进行记录,探究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小组合作与展示交流。教师要组建合适的小组,4人一组,异质同组,明确小组成员的任务,建立小组活动的规则:轮流发言、倾听、尊重、发言声音大小合适、有理有据、倾听者不打断不插话。培养学生掌握提炼小组成果的方法,如记录或发言“我们的结论是什么”“我们交流中的分歧是什么,我们解决的方法是什么”“我们遇到的困难是什么,解决办法是什么”。
此外,“生本课堂”应潜移默化地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并体现多学科的融合。教师要结合教學内容有选择地进行,如可以呈现飞船上天、航母入海、家乡的变化、身边小事、数学历史等,还可以结合学生课上的表现等进行恰当的教育。而学科的穿越与融合可以从两方面进行设计,一是内容的融合,二是方法的融合。
编辑 _ 李刚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