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锋,江苏省特级教师郭学萍工作室核心成员,新疆陶行知研究会理事,现任乌鲁木齐市第十五小学教研室主任,获全国第八届“七彩语文杯”教师素养大赛特等奖,参与编撰《慢读古诗文》《小学创意写作》等作品十四部。
原 文
鷸①蚌相争
蚌方出曝②,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③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④,渔者得而并禽⑤之。
——选自《战国策》
朗 读
鹬蚌相争
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注 释
①鹬(yù):一种水鸟,羽毛呈褐色,嘴和腿都细长,常在浅水边或水田中捕食小鱼、昆虫、河蚌等。
②曝(pù):晒。
③箝(qián):通“钳”,把东西夹住。
④舍:放弃。
⑤禽:通“擒”,捕捉,抓住。
译 文
一只河蚌刚刚从水里出来晒太阳,一只鹬就来啄它的肉,河蚌马上把壳合上,夹住了鹬的嘴。鹬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就会有死掉的河蚌。”蚌也对鹬说:“今天你的嘴出不来,明天你的嘴出不来,就会有死掉的鹬。”两者谁也不肯放过对方。后来,一个渔夫把它们俩一起捉走了。
学 习 指 导
学习小古文,要注意词类活用。例如名词活用为动词,就是一个名词在特定的情况下作动词使用,活用后的意义仍和这个名词的意义密切相关,只是动作化而已。如这则寓言中“今日不雨,明日不雨”一句中的“雨”,本是名词,在这里活用作动词,解释为“下雨”。
知 识 拓 展
《战国策》是汇编而成的历史著作,作者不明,非一时一人之作。共三十三卷,约十二万字。因书所记载的多是战国时纵横家为其所辅之国的政治主张和外交策略,西汉刘向考订整理后,定名为《战国策》。
故 事 背 景
赵国预备征伐燕国,苏代为燕国去劝说赵王,他为赵王讲了鹬蚌相争的故事,并说:“现在赵国即将攻击燕国,燕赵假如长期对峙,两国都会疲惫不堪,强大的秦国就要成为那坐享其成的渔翁了。”最终,赵国停止出动军队攻击燕国。
课 后 小 擂 台
1.“渔者得而并禽之”的原因是(用自己的话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这则故事后来演化成一个八字成语,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