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宇初
一、食品检测技术的重要性
食品是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的必需品,食品安全问题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问题。我国出台了相关政策,对食品市场进行严格的规范化管理,避免不合格的食品流入市场并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所以,为了实现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必须提升食品检测技术的水平,为食品安全提供保障。
在食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中,食品质量、食品安全、市场评价、市场监管、食品贸易等方面工作的开展,都是以食品检测技术作为支撑的。所以,食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必须强化责任意识,以端正严谨的态度对待这项工作,把控好各个检测环节,确保能够在精密仪器和专业操作下,得出准确、科学的检测报告,确保食品符合国家标准。
二、食品检测技术的应用
1.生物芯片技术。该技术主要用于检测食品安全卫生、营养成分、原料等方面的质量,在运用该技术检测食品时,需要结合光导原位合成技术、微量点样技术等先进技术,将生物分子样品按照序列标准进行固化,形成二维分子序列。在完成此环节检测工作后,还需要将已经完成标记的待检测靶分子进行杂交,并依据杂交信号的轻度,来判断靶分子的数量。该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生物技术,虽然发展时间不长,但并不复杂,且应用范围广阔,主要被应用在基因诊断、个体化医疗等方面。
2.核酸探针技术。作为一种新型检测技术,核酸探针技术具有较强的敏感性,能够实现对不同的基因链进行鉴别。在应用该技术的过程中,检测人员能够依据该技术的特异性,对来源不同的两条核酸链上所含有的互补碱基序列进行改变,形成分子杂交链,然后在已知的DNA或RNA片段上标记探针,检测样品中是否含有相同的序列。该技术主要用于检测进出口动植物是否含有致病菌、毒素等常见的病菌。
3.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该技术被用于检测食品在生产、收集、加工、运输、存储、销售等环节产生的污染,对食品中的化学物质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有效的整理。在食品检测技术中,PCR是检测技术的重要原理,主要体现在对检测设备的運用和温度的控制上,该技术可以在不同温度下检测样品的变性、延伸、复性。通常在高温条件下,DNA会变化成单链的形式;在低温条件下,引物和单链会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进行结合;在最佳温度下,DNA聚合酶就会变化成互补链的形式。
三、改良基层食品检测技术
在食品质量监督检测的过程中,检测任务具有繁琐、周期长、成本高的特点,这对于检测工作的开展具有一定的影响。因此,食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要对检测资源进行合理的整合、规划、布置,既要采取科学有效的食品检测技术,还要对基层的食品检测技术进行改良,不断提升区域食品质量检测的水平,确保食品的质量安全。
四、构建食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食品质量直接影响人体健康,建立食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迫在眉睫。因此,必须从生产环节进行质量控制,找出薄弱环节,避免食品在生产环节受到物理、化学、微生物等因素的污染,确保食品的质量安全。